首页 / 正文

九经误字

昆山顾炎武撰

今天下九经之本以国子监所刻者为据而其中譌脱寔多又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二传既不列于学官其学殆废而仪礼则更无他本可雠其譌脱尤甚于诸经若士子各专一经而下邑穷儒不能皆得监本止习书肆流传之本则又往往异于监本无怪乎经术之不通人材之日下也已余至关中见唐石壁九经复得旧时摹本读之虽不无踳駮而有足以正今监本之误者列之以告后学亦庻乎离经之一助云东吴顾炎武

匪其彭旡咎明辨晢也【石经晢字从折从日与诗明星晢晢之晢同音折又音制监本误从析作曾晳之晳非】

东迆北会于汇【石经及监本注疏皆同按史记夏本纪亦作于汇今本作为汇非】 视乃厥祖【石经监本同今本作烈祖】 厥德匪常【石经监本同按唐栁泽上书引此作匪常今本作靡常非】 则惟汝众自作弗靖【石经监本同今本汝作尔】 师逾孟津【石经监本同释文逾亦作逾今本作渡非】 明作晢 曰晢时燠若【石经监本同书传会选晢之列反字与晰同下当从日从口非】 无偏无陂【本作无颇唐明皇改颇为陂宋宣和六年复为颇今尚仍唐作陂然吕氏春秋引此正作颇而下文有人用侧颇僻之语况以古音求之作颇为协】 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石经监本同今本作其日】 度作刑以诘四方【石经监本同释文诘起一反今本作诰误】

【刘三吾书传会选大抵与石经文同惟大全多同今本】

何彼襛矣【襛如容反石经及监本注疏皆从衣今本作禾者非】 羊牛下括【与上章同义石经监本同今本多作牛羊非】 不能辰夜【石经监本同传云辰时也今本作晨非】求尔新特【石经监本同笺云求汝新外防特来之女今本作求我非】 成不以富【石经监本同笺云室家成事不足以得富也宋苏氏曰成当依论语作诚今本竟改作诚非】 家伯维宰【石经监本同郑康成周礼注引此亦作维宰今本作冢宰非】 如彼泉流【石经监本同今本作流泉小旻抑并同】 秪自疧兮【石经作疷从氏宋刘彛以为当作□音民病也唐人避太宗讳凡字从民者皆省而为氏今人书昬为昏犹其遗法也唐张参五经文字愍字下云縁庙讳偏旁准式省从氏凡汦昏之类皆从氏又□字下云莫中反礼记作琘是其例也后人不解或乃于氏下又添一画而读为氐则误之甚矣】 不皇朝矣【石经监本同二章不皇出三章不皇他并同今本作遑】 以笃于周祐【石经监本同今本或无于字】 既右飨之【石经监本同今本作享】降予卿士【石经监本同笺云下予之卿士今本作防于非】

【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并与石经文同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古本并作爰左氏宣十二年传引此亦作爰杜注爰于也言祸乱忧病于何所归乎朱子依家语改作奚今本皆作奚 维此二国其正不获郑笺作正云正长也石经同朱子依毛传作政但古本之异学者亦不可不知也】

礼记

檀弓下使子贡问之【监本注疏作子路】 王制用地小大【监本作大小】 曾子问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监本弗作不】 礼运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监本人下脱之字】玉藻入太庙说笏非古也【监本古作礼】 参分带下绅居

二焉【监本二作一】 丧服小记麻同【下有】麻同皆兼服之【六字监本脱】 襍记下视君之母与妻【监本妻上复出君之二字】 雍人拭羊宗人视之【监本视作祝】 祭法禘郊宗祖【监本作祖宗】 孔子闲居敢问何如斯可谓参天地矣【监本参下多一于字】

【已上并当依石经】

周礼

考工记弓人非弓之利也【监本脱也字】角不胜干干不胜筋谓之不参均【监本脱不字】 其次角有灂而疏【监本脱角字已上并当依石经】

仪礼

士昬礼妇说服于室御受【监本受作授】视诸衿鞶【下有】壻之绥姆辞曰未教不足与为礼也【十四字监本脱】乡饮酒礼司正升立于序端【监本序作席】 则使人授爼如宾礼【监本授作受】介俎脊胁肫胳肺【监本脱肫字】 乡射礼改取一个挟之

【监本取作作】 大夫虽众皆与士为耦【下有以耦二字监本】与进者相左相揖退反位【脱监本脱退】 宾与大夫反坐奠于其所兴【字监本脱坐】 各以其物获【字下】士鹿中翿旌以获【有七字监本】燕礼太师告于乐正曰【脱监本脱于】主人拜送觯【字监本送】

【作】 亨于门外东方【受下】其牲狗也【有四字监本】大射仪第七【监本脱仪字】 主人洗觚升【监本觚作酧】 上射降三等【监本三作二】 上射于左【监本于作与】 司射东面于大夫之西比耦【监本比作北】 司射作射如初【监本作射作作揖】 北面告于公【监本脱告字】 司射遂袒【监本脱遂字】 仆人师洗升实觯【监本实作宾】司马师受虚爵【监本脱师字】 公答拜宾反位【监本脱宾字】聘礼宾避不答拜【监本宾作客】 尚擸坐啐醴【监本醴作酒】

觐礼坐奠圭【监本圭作主】 天子乗龙载大旂【监本旂作斾】 丧服异居则服齐衰三月也【监本脱也字】 不满八嵗以下皆为无服之殇【监本脱皆字】 壻传曰何以缌报之也【监本缌下多一也字】 士丧礼即位于西阶下东面【监本于作如】 哀子某来日某卜葬其父某父【监本来日下脱某字】 若不从卜宅如初仪【监本宅作择】 既夕礼众主人东即位【监本脱主字】 士虞礼箪巾在其东【监本巾作布】 卒彻祝佐食降复位【监本脱复字】 尸即席坐唯主人不哭【监本唯作惟】 尸受振祭【监本受作授】 特牲馈食礼立于门外东方南面【监本方作房】 佐食启会却于敦南出立于户西南面【监本脱户字】 洗献众兄弟如众宾仪【监本脱上众字】 众宾长自左受旅如初【监本脱自字】长皆答拜【下有】举觯者祭卒觯拜长皆答拜【十一字监本脱】 举觯者洗各酌于其尊【监本尊作奠】 主人出立于户外西面【监本外作内】少牢馈食礼用荐嵗事于皇祖伯某【监本荐作为】 振之

三【下有】以授尸坐取箪兴【七字监本脱】 尸受同祭于豆祭【监本同祭作同受】 宾戸西北面拜送爵【监本戸作尸】有司彻匕皆加于鼎东枋【监本枋作祊下西枋同】 宾亦覆手以受【监本受作授】 立于主人席北西面【监本作面西】 遂饮卒爵执爵以兴【监本脱下爵字】 宰夫执荐以从【监本荐作爵】 受三献爵酌以醋之【监本脱爵字】 宾戸西北面答拜爵上【监本戸作尸】

【已上并当依石经】

左传

宣十五年尔用而先人之治命【监本脱而字】 昭二十年古若无死【监本作古者】 二十二年辛丑伐京毁其西南【下有】子朝奔郊【四字监本脱】 哀十六年沈诸梁兼二事【监本脱沈字已上并当依石经】

公羊传

桓十五年祭仲存则存祭仲亡则亡矣【监本则存下多一矣字】庄七年列星不见则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监本脱则字】九年其言取之何【监本脱言字】 二十七年通季子之私行也【监本通下多一乎字】 二十八年曷为先言筑防而后言无麦禾【监本作后书】 僖元年贬必于其重者【监本脱其字】 二十年西宫灾何以书记灾也【监本灾作异】 二十一年吾不从子之言以至乎此【监本作以至此乎】 文十三年周公用白牡【监本牡作牲】 十四年淫乎子叔姬【监本乎作于】 成十六年成公将会晋厉公【监本脱晋字】 襄二十七年子苟欲纳我【监本脱欲字】 二十九年僚恶得为君乎【监本恶作焉】 昭二十一年春王三月【监本作二月】 二十五年终弑之而败焉【监本脱之字】定二年主灾者两观【监本主作时】

【已上并当依石经】

谷梁传

隐元年珠玉曰含【监本珠作贝】 四年与于弑公故贬之也【监本脱之字】 八年日入恶入者也【监本恶下脱入字】 而祭泰山之邑也【监本脱也字】 桓九年则是放命也【监本放作故】 庄二年为之主者卒之也【监本脱主字】 六年春王三月【监本作二月】十四年单伯防齐侯宋公衞侯郑伯于鄄【监本脱宋公卫侯四】

【字】 十九年其逺之何也【监本脱之字】 僖十年吾若此而入自明则骊姬必死【监本明下更多一明字】 文五年赗以早而含以晚【监本作已晚】 八年不至复【监本复上多一而字】 宣七年来盟者前定也【监本脱者字】 九年楚子伐郑【监本子作人】 公孙宁仪行父亦通于其家【监本脱于字】 成十三年遂会晋侯齐侯宋公【监本脱齐侯二字】 十六年存意公亦存焉【监本焉作也】襄二年六月庚辰【监本辰作寅】 十八年非大而足同与

【监本与作焉】 昭元年三月取郓【监本作二月】 四年为齐讨也【监本讨作封】 五年以地来也【监本地上多一其字】 八年弟兄不得以属通【监本作兄弟】 不与楚灭闵之也【监本作闵公】 十一年一事注乎志【监本注作注】 定元年此大夫【监本此下多一其字】 四年一事而再会【监本作后而再防】 哀元年子不志三月卜郊【监本志作忘】

【已上并当依石经】

【凡监本有笔误显然易见者不録其与石经异文而两通者亦不録】

猜你喜欢
  变动篇第四十三·王充
  和性第三十八·佚名
  阴阳·胡宏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八章 水·林语堂
  卷一·李明复
  卷五十二·秦蕙田
  十七  非攻上·墨子
  第28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2)·孔子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一·虚舟普度
  碧鸡山居随笔(三则)·太虚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佚名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佚名
  不可舍持名而修观法·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访翠·孔尚任

    ◎癸未三月〖缑山月〗(生丽服上)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昨日会着杨龙友,盛夸李香君

  • 卷七·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七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一首 春山行 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术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人期 送谏官南迁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瘴杂

  • 卷一百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一百一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八 虞羲【按本集序曰字子阳会稽人七岁能属文齐始安王引爲侍郎寻兼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又兼记室参军事天监中卒南史云羲字士光余姚人有才藻卒於晋安王侍

  • 梅花字字香原序·郭豫亨

    余爱梅花自号梅岩野人凡见古今诗人梅花杰作必随手钞録而歌咏之积以歳月遂成巨编熟之既久若有所得暇日輙集其句得百篇目为字字香其间句煆意炼璧合珠聨亦有天然之巧者吾不知其为古作也一日有客过我曰闻君梅诗甚佳愿借一

  • 列传第七十四 刘第五班王李·欧阳修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名震一时。天宝中,累调夏令,未尝督赋,而输无逋期。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

  • ●卷十·刘一清

    ○赴省登科五荣须知 两观天颜,一荣也;胪传天陛,二荣也;御宴赐花,都人叹美,三荣也;布 衣而入,绿袍而出,四荣也;亲老有喜,足慰倚门之望,五荣也。 ○省试 正月二十五日,午间锁院。 至晚,宣押省试官入院。

  • 第二十三卷 仕绩 一 四·缪荃孙

    常 州 府 一 汉王 关王关,字选公,无锡人。明易及天文。郡举为主簿。更始中,守山阴令,补侍御史,迁冀州,后拜谒者仆射,终陈留太守。不交豪强,人号为王独坐。(无锡金匮县志)彭 循彭循,字子阳。毗陵人。建国二年,海贼丁

  • 附录一 关于阿Q正传·周作人

    一 引言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北京《晨报》开始增加“副刊”,将原来的第五版改为单张,由孙伏园担任编辑。到了星期日那一天,又由蒲伯英主张,编得特别好玩一点,添设“开心话”一栏,请鲁迅帮忙来写稿。因为如他自己所说,“阿Q的影

  • 卷十二 晋语六·左丘明

    赵文子冠〔原文〕赵文子冠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②,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③,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

  • 卷四十·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天子之孝恤征戍【臣】按古之用师者以逾时为留顿以千里为永久无有期戍不至长征不返也然而还归之日闵其劳叙其情代其父母室家致其相望之意者备至也古之节制持重之师北而不逺败而不亡然而

  • 卷五十四·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一复次佛子。我或为众生说闻慧法。或为众生说思慧法。或为众生说修慧法。或说一有。或说一切有海。或说一佛海。或说一切佛名号海。或说一世界。或说一切世界海。或说授一记。或说授一切记海。

  • 诸法集要经卷第九·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寂静品第二十八  若尽诸烦恼  则得最上乐  此为寂静通  智者如实说  又彼诸如来  常赞寂静法  得至不灭处  

  • 黄庭外景玉经注·白履忠

    梁丘子注。《外景经》盖成书于魏晋,亦主述存思诸神,梁丘子注,不分章。

  • 古文龙虎经注疏·王道

    三卷。南宋王道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其书上卷十三章,中卷六章、下卷十四章,计三十三章。书中尽驳外丹诸术,强调真铅真汞非五金八石、硝霜浆露等不同种类的物质之可炼,也非阴道一九、六欲七情、灰心兀坐、存想三一之能修;

  • 十剂表·包诚

    本草类著作。清包诚撰。一卷。诚有《伤寒审证表》已著录。本书据《本草述录》整理编成。包氏认为《本草经》、《名医别录》诸书,言其治而不言其理;《千金方》、《外台秘要》之方,详所主而不审其因,致后人学习难得其中

  •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失译。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出

  • 看破不说破·胡适

    在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出的不妥之事,有时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但是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合适说破,否则,既容易让人下不了台,又可能伤了情。在胡适逝世五十多年的今天,依然兴起“民国热”“胡适热”,这表明那一段不曾走远

  • 手杖论·佚名

    一卷,尊者释迦称造,唐义净译。破言世有异执所生之有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