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374_1 【乱离】孟郊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 
-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饮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 
-    却说李艺自受封燕王,从征窦建德刘黑闼二寇,积有战功,入朝授左翊卫大将军,甚邀宠眷。见第十一回。艺渐渐骄倨,把朝廷上面的王公大臣,统已看不上眼,凡秦府中的僚佐,与他相遇,他更冷嘲热讽,窘辱多端。高祖恐他在京滋事,且因突 
- 列传辽 【二】○辽二耶律乌哲【唐古】  耶律厚【和勒博】耶律安图  萧塔喇噶耶律塔喇  耶律伊勒哈萧和斯 高勋耶律萨哈  耶律贤适室昉  纽哩刘景  郭袭耶律苏色  耶律阿穆尔邢抱 朴马得臣耶律和克【穆尔古】耶律乌哲 
- (臣)等谨案谠论集五巻宋陈次升撰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熙宁二年第进士知安邱县以荐为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入为殿中侍御史进左司谏贬南安军监酒税徽宗立召还为右谏议大夫复除名编管循州政和中复旧职卒事迹具宋史本传 
- 二十世纪初年,我国译界负盛名的有两人:曰严复,曰林纾。鲁迅受过这两人的影响,后来却都不大佩服了。有一天,我们谈到《天演论》,鲁迅有好几篇能够背诵,我呢,老实说,也有几篇能背的,于是二人忽然把第一篇《察变》背诵起来了&mdash 
- 章句于舜用中,说个“行之至”,“至”字微有病,似只在身上说,未及于天下。则是舜行道而道因以行矣。至颜子,却作三节说,又于 “择乎中庸”上,加“真知”一层。愚意中庸引夫子说,既只 
-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陈氏礼记集说补正  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案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国朝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性德有删补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已着録是编因陈澔礼记集说舛陋太甚乃为条析而辨之凡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辜讲孔子说:“学习的时候不思考只是枉费精力,思考的时候不学习只会越来越危险,陷入到迷途当中。”	 
-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九治道四王伯程子曰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伯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复囬曲伯者﨑岖反侧于曲径之中而卒 
-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证 
-                     教外别传卷二西天祖师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国人也。姓婆罗门。父饮泽。母香志。昔为锻金师。善明金性。使其柔伏。付法传云。尝于久远劫中。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四众起塔。塔 
- 朱光潜弘一法师是我国当代我最景仰的一位高士。一九三二年,我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当教员时,有一次弘一法师曾到白马湖访问在春晖中学里的一些他的好友,如经子渊、夏丏尊和丰子恺。我是丰子恺的好友,因而和弘一法师有 
- 复次以下第三广上立义分中生灭之相。于中有二。先明生灭粗细之相。后显粗细生灭之义。初中亦二。一者正明粗细。二者对人分别。初中亦二。总标。别解。别解中言一者粗与心相应故者。六种染中。前之三染。是心相应。其 
-       大乘中观释论 第六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有为品第七之二◎又复有言。我宗有别道理。令彼生法离无穷过。故彼宗颂言如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他彼生法亦然 
- 宋代诗文别集。吕颐浩撰。吕颐浩谥忠穆,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吕忠穆集》15卷,其中“后三卷为《燕魏录》,杂记古今事”。《宋史·艺文志》也著录《忠穆文集》15卷。但旧本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 
- 地理杂志。东晋喻归撰,清张澍(1781—1847)辑。二卷,一作三卷。 喻归原姓谕,后改今姓,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侍御史;张澍有《蜀典》已著录。原书久佚,今存七条乃张氏辑自《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 全一卷。宋代僧觉范惠洪(1071~1128)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惠洪援引古德、尊宿之提唱,阐论三玄三要、十智同真、四宾主等法要,以导引学人悟得临济宗之特殊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