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撰。此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一篇家训。作者在文中教导儿子,要“以俭为美”,决不可奢靡腐化。作者训诫儿子,是以维护封建家族出发的,但处于奢侈腐化的时风中,作者能够超出流俗,提倡俭素,反对奢侈,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作为家训,此文避免了板着面孔的枯燥说教,在亲切的说理中,援引了许多正反两面的实例,把讲道理和摆事实结合起来,文章显得充实而有说服力。这是此文写作上的突出之处。全文5个自然段,首段现身说法,叙述自身力排众议,“独以俭素为美”的情形,第二段称赞宋朝初年尚俭的世风,批评后来侈靡的陋习。第三段列举了为政清廉的“大贤”,借他们的口,说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第四段阐明俭的好处和侈的恶果。末段再列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事例,让事实说话,使人由衷地信服。

《训俭示康》全部章节目录

(1)训俭示康原文
(2)训俭示康注释
(3)训俭示康译文

猜你喜欢
  商君书·商鞅
  论语全解·陈祥道
  仪礼·佚名
  懒真子·马永卿
  焚书·李贽
  一贯问答·方以智
  太极图西铭通书解·曹端
  迩言·刘炎
  绪言·戴震
  传家宝·石成金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朱子抄释·吕柟
  大学本旨·黎立武
  四书纂疏·赵顺孙
  书义矜式·王充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就缚·李渔

    〖水底鱼儿〗(净引众,急走上)昼夜兼行,沿途折了兵。只求逃脱,乞丐也谢神明!我魔劫天王起兵以来,敌过多少大将,从不曾有败阵的日子。谁想倒被个小小书生,杀得我抱头鼠窜。如今没奈何了,难道杀便杀他不过,走也走他不过不成?分付众将

  • 第三折·郑廷玉

    (外扮首座上,诗云)出言解长神天福,见性能传祖佛灯。自从一挂袈裟后,万结人缘不断僧。贫僧乃汴梁岳林寺首座定慧和尚是也。想我佛门中,自一气才分,三界始立。缘有四生之品类,遂成万种之轮回。浪死虚生,如蚁旋磨,犹鸟投笼,累劫不

  • 七言巻五十·洪迈

      七言  咏灯           韩偓  高在酒楼明锦幕逺随渔艇泊烟江古来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  逺廊  浓烟隔帘玉漏泄斜灯照烛光参差绕廊倚槛更惆怅微雨轻寒花落时  屐子  六寸肤圆光致致白罗

  • 襄阳集补钞·吴之振

    米芾除书学博士初朝谒呈时宰半生湖海看青山,惯佩笭箵揽辔艰。晓起初驰朱雀路,霜华惭缀紫宸班。百寮卑处瞻丹陛,五色光中望玉颜。浪说书名落人世,非公那解彻天关。怀南唐砚山砚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唯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

  • 后集卷六·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六    元 孙存吾 编危太朴【临川人】暮冬种稲南谷口凶嵗囷仓虚晚值老农语出口三嘻吁幸有高亢田种麦给群需有麦且勿忧无麦将焉如昔谓厓谷底其俗异黄农浪迹城府归却受淳朴风猎夫不射雁云

  • 卷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五高适适字达夫沧州蓚人少濩落不事生产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骑兵曹掌书记禄山乱拜监察御史及翰兵败奔赴行在迁侍御史歴迁至劒南西川

  •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四·张廷玉

        马录 程启充 张逵郑一鹏 唐枢 杜鸾 叶应聪 解一贯陆粲 邵经邦 刘世扬 魏良弼   马录,字君卿,信阳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固安知县。居官廉明,征为御史,按江南诸府。世宗即位,疏言:“江南之民最苦粮长。白粮

  • ●自序·周密

      余世为齐人,居历山下,或居华不注之阳。五世祖同州府君而上,种学绩文,代有闻人。曾大父扈跸南来,受高皇帝特知,遍历三院,径跻中司。泰、禧之间,大父从属车,外大父掌帝制。朝野之故,耳闻目接,岁编日纪,可信不诬。我先君博极群书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佚名

    寜宗开禧三年【丁邜】春正月丁丑朔邱崈罢【案是年凡侂胄事本传俱作四年误】以张岩代之初小使既为金人所却还崈复乞朝廷移书金帐以续前议又谓金人指太师平章为元谋若移书乞暂免系衔韩侂胄大怒故崈

  • 前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二宋 朱子 纂集吕端 正惠公字易直幽州人以?补官相太宗公使高丽遇风涛樯折舟人大恐公恬然读书若在斋阁【玉壶清话】太宗欲相正惠公左右或曰端为人糊涂鹘突帝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卷四·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周本纪第四 周后稷名弃【正义因太王所居

  • 孝宗纪·脱脱

    (一)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名矺,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原来,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的儿子是英国公赵惟宪,赵惟宪的儿子是新兴侯赵从郁,赵从郁的儿子是华阴侯赵世将,赵世将的儿子是庆国公赵令讠会,赵令讠会的

  • 景公登路寝台望国而叹晏子谏第十九·晏婴

    景公与晏子登寝而望国,公愀然而叹曰:“使后嗣世世有此,岂不可哉!”晏子曰:“臣闻明君必务正其治,以事利民,然后子孙享之。《诗》云:‘武王岂不事,贻厥孙谋,以燕翼子。’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公曰:“然则

  • 第二十八章·王夫之

    一&ldquo;考文&rdquo;,只是辨其点画形似,若汉狱史以&ldquo;止句&rdquo;为&ldquo;苛&rdquo;,马援所论将军印篆错谬,宋人陕、失冉切,从夹。陕侯夹切,从夹。二州印文相乱之类,须与考定。然此又以建国之初,定一代之文者为言。如博

  • 前言·佚名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

  • 卷第五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二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彼一切诸佛剎中於一佛剎一方一处一毛端量有

  • 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

    台湾地方志。清余文仪、王瑛曾修纂。十二卷。文仪另有《(乾隆续修)台湾府志》已著录。瑛曾字玉裁,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屡官知县。旧志为时已久,为增新内容,乾隆二十八年(1763)王氏邀台籍乡贤、儒学重修此志。计有舆地、

  • 白话明史·张廷玉

    《明史》,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清朝顺治二年(1645)曾敕修《明史》,未成而罢。康熙十八年(1679)再开史馆,徐元文、徐乾学、王鸿绪先后任总纂,聘万斯同审定。成书三百十卷,即今署名王鸿绪之《明史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