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禅法要解经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乐府歌行五王弼古意二首莫作河中水愿为水上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回流蜘蛛结网疎春蚕成密织密织不上身网疎常得食古词二首妾泪如长江不洒陌上尘留取双辙迹得认君车轮君行辙不返妾泪长在眼试将眼

  •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程信】 〔字彦实。世居徽之休宁,敏政学士之父,刘俨榜进士,号晴洲钓者。〕 程襄毅公参赞南都日,左安宁时为守备,燕公设席,中为己坐而以公位其下,公心不平。盖中官虽为主,亦居首席,六卿而下,皆列坐焉。

  • 卷九·王明清

    ●卷九○王廷秀《阅世录》载明受之变甚备王廷秀,字颖彦,四明人。靖康初,以李泰荐为台属。高宗即位,擢登言路。著书号《阅世录》,其中一条载明受之变甚备。盖其所目击。是时宰辅,如朱、吕、二张,俱有记录

  • 萧辅道、李居寿传·宋濂

    太一教,金朝天眷年间道士萧抱珍所创立,传授太一三元法..之术,故称其教派为太一。传四代而至萧辅道。世祖在即位前便闻其名,命史天泽请萧至和林,谈吐合世祖意,乃留萧居宫内。后因萧年老,乃请世祖同意让他徒弟李居寿掌太一教事

  • 卷十 太宗克唐·李有棠

    太宗天显九年夏四月,唐潞王从珂弑其主从厚而自立。秋八月壬午,自将南侵。九月乙卯,次云州。丁巳,拔河阴。冬十月丁亥,略地灵邱。十一月辛丑,围武州之阳城,降之。癸卯,进拔斡齐尔城,括所俘丁壮籍于军。十二月,驻跸于于百湖之西南

  • 卷三百十三·佚名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

  • 卷三十·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官师三仪制朝贺班次国子监官为左班其立位总理大臣各视其本品为班而正从同班【一品为第一班一品为第二班】祭酒为第四班司业第六班监丞博士助教第七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高晋

    目录海塘【四】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海塘乾隆二十八年正月十三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查海寜县境内自老盐仓至石塘头观音堂迤西钦奉谕防估建柴塘及篓坦各九百四十五丈久经完竣嗣縁该地旧塘停修年久底柴呈露堰沟廻溜渐

  • 纲鉴易知录卷八六·吴楚材

    南宋纪理宗皇帝纲 乙酉,理宗皇帝宝庆元年,春正月,湖州潘壬起兵,谋立济王竑;竑讨平之。史弥远矫诏杀竑,追贬为巴陵郡公。纲 湖州人潘壬,与其从兄甫、弟丙,以史弥远废立,不平,乃遣甫密告谋立济王意于李全。全欲坐致成败,阳与之期

  • 卷九·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九      元 吴澄 撰明堂位【按大戴记明堂篇云明堂者天子之路寝也又云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按诸家论明堂纷纭不一更无定说虽大戴所记一篇之内自为异同而惟此两节近是故特取之大凡寝庙

  • 卷三十一·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十一  宋 李樗黄櫄 撰旱麓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李曰旱麓受祖云受祖者言文王能受其先祖之业也周之先世自大王以来能世修后稷公

  • 第三卦:《屯卦》·佚名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白话】《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谐,贞正。不要急于发展,首先要立君建国。《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白话】《象辞》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

  • 深叹心不胜习·梁漱溟

    深叹心不胜习,只有悲悯自己以及众生,无可高慢。凡高慢者皆在习中,正可怜悯耳。又悟心不胜习者,正由于心之未得认识,故珍之好之无由,颠来倒去乃无非习矣!可叹!自念我有悲愿是真的。首先对自己习深障重业力缠缚之苦与夫眼见众生

  • 俱舍论记 第七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七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五广说因已缘复云何者。此下大文第二辨缘。就中。一总明四缘义。二别解等无间。就初门中。一明四缘体。二明缘作用。三明法缘生。此下明四缘体。结前问起颂曰至增上即

  • 菲利贝·司汤达

    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菲利贝》成于何时,专家们尚未得出定论。有人认为是在1827年至1830年间。也有人认为是在1839年。但法国文学史家克鲁才分析了菲利贝与《红与白》中的主人公吕西安的性格特征,觉得两者相

  • 唯室集·陈长方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 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 (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因而长方之学以程氏为

  • 耳新·郑仲夔

    笔记。明郑仲夔著。八卷。作者自序云为生平经历之所述,“耳涉之而成新,殊不忍其流湮而遁没也,随闻而随笔之。”书中有不少明末史事,如魏忠贤之成败,周顺昌、黄尊素、杨琏之死难等记述,褒贬爱憎亦寓其间,可供治史者参考。还有

  • 摩诃僧祇律·佚名

    梵名Maha^san%=ghavinaya 。凡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略称僧祇律。意译大众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为部派佛教大众部所传之律藏。全书分为比丘戒法(初三十五卷)及比丘尼戒法(后五卷),前者详列二百一十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