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随机推荐

  • 何安中·唐圭璋

      安中字得之。见墨庄漫录卷七。南宋初人。据词中“中兴”云云。   天香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风池荣簉。   年年桂

  • 邵伯雍·唐圭璋

      伯雍,绍兴时人。自号道山公子。   虞美人   赏梅月夜有怀   玉壶满插梅梢瘦。帘幕轻寒透。从今春恨满天涯。月下几枝疏影、透窗纱。   锦城咫尺如千里。乍别难成寐。孤眠半晌断人肠。夜静分明全似、那人香

  • 四集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巷八古今体一百四首【壬辰八】雨【七月初四日】秋月逾三日均晴恊农占昨宵塞雨霏侵晓犹亷纎织空幻烟罗度林疑朝岚早植及晩种一例优泽沾既沾晴斯佳望岁心难恬西北眺远宇云敛青山尖宛转词宛宛转转

  • ●碧莲绣符·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钱江君珊张佩玉评淇生叶澳、懋昭陈新阅) 正名仲夫人妒害佳人,秦公子契合嘉宾。 章解元佣书寄迹,陈碧莲出阁成亲。 △第一折 【破阵子】〔生上〕客路行行随马,熏风处处看花。景序清和逢令节,地界江都玩物华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九月。甲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壬申皆如之。内记注○谕军机大臣等。福锟奏、感冒未能入直。致误召见。自请议处一摺。福锟着交部议处。现月  ○以江

  • 卷六十九下·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九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六下 高士 魏 范粲【子乔】 皇甫谧 王衰 吴 石伟 范平 范粲字承明陈留外黄人汉莱芜长丹之孙也粲

  • 刘黑闼传·刘昫

    刘黑闼,贝州漳南县人。他狡诈蛮横,爱喝酒,喜欢走六博下围棋,不干事,长辈为他伤脑筋。年轻时跟窦建德相友好,家境贫困缺吃少穿,窦建德往往资助他。隋朝末年逃亡在外,跟随郝孝德聚众抢劫,后来归附李密当裨将。李密失败后,被王世充

  • 命禄篇第三·王充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圣贤及下愚,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富位自危。故

  • 詩經卷之八  朱熹集傳·朱熹

      頌四。頌者、宗廟之樂歌。大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蓋頌與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周頌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而亦或有康王以後之詩。魯頌四篇、商頌五篇、因亦以類附焉。凡五巻。

  • 卷三十二·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正嫡庻上 易序卦传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臣若水通曰器谓鼎也鼎之用亨之以享上帝宗庙社稷大亨以养圣贤铸之以

  • 律吕阐微卷一·江永

    婺源 江永 撰律尺造律以定尺为先前汉律厯志度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是谓黄钟之长九寸外加一寸为尺明何瑭辨之曰度量权衡所以取法于黄钟者贵其与天地之气相

  • 卷六·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六   明 冯复京 撰国风召南二采苹篇苹尔雅云苹萍其大者苹郭曰水中浮萍江东谓之薸○陆疏云水上浮萍麄大者谓之苹小者曰蓱季春始生可糁蒸为茹又可苦酒淹以就酒○本草唐本注水萍有三种大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九问身语业何等随心转。何等不随心转耶。答色界戒及无漏戒随心转。欲界戒及余身语业不随心转。问何故欲界戒不随心转耶。答欲

  • 竹间续话·郭白阳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 栎社沿革志略·傅锡祺

    近代文学史料。傅锡祺著。1931年秋初版。1963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再次印行。卷首有林资修《序》。栎社系近现代台湾的一个诗社。该书为栎社的大事记。它以时间为经,记述了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1931年的30年间,栎社

  • 六壬神将释·杨惟德

    十二支神有阴阳之分,各司其事,以十二宫论之。凡五行五方之次序,四时四季之循环,三垣二十八宿之次度,七政四余之星辰,九州岛万国之分野,阴阳生克之体用,莫不包罗于其内,经纬于其间,斯天神之大概也。故以天上斗罡旋转而言,则天罡为

  • 质疑录·张景岳

    医论。明张介宾撰。一卷。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为张氏晚年之作。认为医以寄生死,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探其义蕴。故取先圣之经,正前贤之误,对其谬误,必加质疑,而予以辨论,故名。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约二万字

  •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澄观

    亦称《华严经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