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末扮松神持笏上,云)吾乃庐山松神是也。今有佛印禅师密遣花间四友,前去玉春堂魔障东坡学士。恐上帝知道,必然责罪小圣。须索追赶那四个鬼头去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晚风轻,霜华重,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转瑶阶月 
-   曾丰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松筠邀我梵王宫,耳目俱醒骨肉融。
    风雨收声禅入寂,烟云敛色法归空。
    出浮沤外不生灭,从浩劫来无异同。
    问数比丘皆卷舌,舌虽不卷亦无功。
曾丰 欲入修门未果且留妙山逆 
- 万历九年十二月辛卯朔以原任贵州总兵郭成为镇守四川总兵官○壬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兵部奏裁过大小文武京职一百六十五员应减柴薪直堂五百八十九名岁省银六千九百七十四两行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直照例免派从之○癸巳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俾各呈 
- 王世充字行满,祖先是西域胡人。祖父支颓褥,迁居新丰。支颓褥死后,其妻年轻守寡,和仪同王粲私通,生子名曰琼,王粲就把她娶作小妾。王世充的父亲收自幼丧父,随母嫁到王粲家,王粲喜爱他而收养了他。因而随姓王。官至怀、汴二州长 
-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在武则天当太后时,接连升官为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爵为王。契丹攻陷营州,武三思任榆关道安抚大使屯守边陲。回京师后,授官同凤阁鸾台三品,一个月后免官。又检校内史,罢为太子少保,后改任太子宾客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一兵部武选清吏司守卫凡宿卫宫门领侍卫内大臣率侍卫分班入直紫禁城门前锋护军统领率前锋护军参领前锋护军分班入直皇城门前锋护军参领率所属官兵及步军尉步军分班入直三旗司钥长一人於 
-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索隐】:女脩,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後,而嬴姓盖其族 
- (丙申)四十二年清康熙五十五年	春正月1月25日○丙辰,大司憲權尙夏上疏,論《源流》事云云,〈原疏見上。〉批旨云云。〈見上。〉《家禮源流》委折,詳於前冬柳奎疏,其爲兪棨、尹宣擧之交手共編,明矣。況其草本,藏於尹拯家,兩人筆蹟 
- 到了中国的游历家,尤其是那些任性深入的游历家,他们闯进了外人踪迹罕至的内地,无不大吃一惊。那里的农民群众生活程度如此之低,却人人埋头苦干,他们盖兴奋而知足。就像在大饥荒的省份,如陕西,此种知足精神,普遍地广播遐迩,除了 
-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二吴江陈启源撰鸿雁之什【变小雅】鸿雁二雅皆士大夫作也朱传谓鸿雁是流民作训之子为流民自相谓恐非是之子侯伯卿士为王廵行劳来者也【欧阳以为使臣义亦同】爰及于人 
- 成都统率办事处刘邓田处长荃鉴:锦水莪峰,久萦寤寐,重以电招,弥切遐想。溯江西上,当待春深,先此驰报,无任钦迟!太虚。(见海刊八卷一期)
 
- ──二十一年秋在重庆反省院讲──世界的一般普通人的行动,大多数是如此:其一、没有经过考究一番,就随顺习俗,以为生来即是如此的。心理既如此,影响到生理行为上也是如此,这种是随顺习俗而动的。其次、直接感觉到如此如彼的 
- 释信解品有人以信解相对为四句。钝根正见信而不解。利根邪见解而不信。利根正见有信有解。钝根邪见无信无解。初二二句依何得名。若第三句当此品者。若约小乘得作此说。不合释此。若法执中见等。声闻领时合入七地。云 
- 吳興道場山萬壽禪寺住持比丘道忞撰文李白之送友入蜀也,則曰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其早發夔城也,則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盍蜀地山川險阻,自古記之矣!惟山峻水湍,故其人類性剛而果決堅忍耐苦勞,以之向道,則勇往易於入 
- 唐魏徵作。见《全唐文》。系作者于唐贞观十一年(637)进谏的一篇奏章。时天下安宁,生产发展,但唐太宗渐生骄奢之意。作者犯颜直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此系第二疏,故又题《论时政第二疏》。作 
- 简称《宝积经》。唐菩提流志等译。一百二十卷。分四十九会。魏晋至唐诸译家以不同经名陆续译出二十三会,八十一卷,称“旧译”;菩提流志新译出二十六会,三十九卷,称“新译”。此经为新旧译合编本。为一部大乘经丛书,以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