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太宗克唐
太宗天显九年夏四月,唐潞王从珂弑其主从厚而自立。
秋八月壬午,自将南侵。
九月乙卯,次云州。丁巳,拔河阴。
冬十月丁亥,略地灵邱。
十一月辛丑,围武州之阳城,降之。癸卯,进拔斡齐尔城,括所俘丁壮籍于军。
十二月,驻跸于于百湖之西南。明年师还。
十一年秋七月丙申,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为其主所讨,遣赵莹因西南节度使罗卜科求救。帝白太后曰:“李从珂弑君自立,神人共怒,宜行天讨。”时赵德钧亦遣使至,河东复遣桑维翰来告急,遂许兴师。
八月已未,遣萧辖哩。报河东师期。庚午,自将援敬瑭。
九月癸巳,有飞自坠而死,帝曰“此从珂自灭之兆也。”丁酉,入雁门。戊戌,次忻州。己亥,次太原。遣使谕敬瑭曰:“朕兴师远来,即当与卿破敌。”会唐将高行周、符彦卿以兵来拒,遂勒兵陈于太原。与战,佯却,唐步将张敬瑭达、杨光远又陈于西,未成列,以兵薄之。而行周、彦卿为伏兵所断,首尾不相救。敬达、光远大败,弃仗如山,斩首数万级。敬达走保晋安泰。与战,死之。以其子图勒珲嗣为额尔奇木,仍以父字为名,以旌其忠。是夕,敬瑭率官属来见,帝执手抚慰之。癸卯,围晋安。南宰相呼喇台、奚监军伊聂济将军布哈临陈退缩,切责之。
冬十月甲子,封敬瑭为晋王,幸其府。敬瑭与妻李氏率其亲属捧觞上寿。初,围晋安,分遣精兵以绝援兵路,而唐主遣赵延寿以兵二万屯团柏谷,范延广幽州赵德钧以所部兵万余由上党趋延寿军,合势进击。至此,知有备,皆逗留不进。唐主自将轻骑三万出,次河阳亲督诸军。然知其不救,但日酣饮悲歌而已。丁卯,诏敬瑭至行在,赐坐,从容谓之曰:“吾三千里举兵而来,一战遂胜,殆天意也。观汝雄伟宏大,宜受兹南土,为藩辅。”遂命有司设坛晋阳,备礼册命。
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自戊戌至戊申,候骑两奏南有兵至,复奏西有兵至,命特哩衮迪辇斡拒之。
闰月甲子,克晋安泰,唐将张敬达死之。敬达在围八十余日,内外隔绝,军储殆尽,至濯马粪木屑以饲马,马饥至自相啖其毛,死则以充食,光远等劝敬达出降,敬达曰:“吾有死而已,尔欲降,甯斩吾首以降。”光远与安审琦遂杀之,以其首出降。帝嘉其忠,命以礼收葬。谓左右曰:“凡为人臣,当如此也。”所降军士及马五千匹以赐晋帝。丙寅,祀天地以告成功。庚午,仆射萧库克克齐奏赵德钧等诸援兵将遁,诏夜发兵追击。德钧等军皆投戈弃甲,自相蹂践,挤于山谷者不可胜纪。仍命皇太子驰轻骑据险要,追及步兵万余,悉降之。辛未,良团柏谷,德钧父子率众降。次潞州,召诸将议,皆请班师,从之。命南宰相吉林、呼喇台等先还。壬申,特哩衮斡、林牙德勒宾来献俘。晋帝辞归,帝与饮宴。酒酣,执手约为父子。以白貂裘一、厩马二十、战马千二百赐之。命德勒宾将五千骑送入洛。临别,谓之曰:“朕留此,候乱定乃还耳。”辛巳,晋帝至河阳,唐主穷蹙,召人皇王贝同死,不从,遣人杀之,遂举族自焚。诏收其士卒战没者痤之汾水上,以为京观。
十二月乙酉朔,遣近侍塔鲁存问晋帝。丙戌,以晋安所获分赐将校。戊子,遣使驰报皇太后及诸道师还。庚寅,发太原。壬辰,次细河,阅降将赵德钧父子兵马。戊戌,次雁门,以沙太保所部兵分未诸将。庚戌,幸应州。癸丑,唐大同、彰德、振武三节度使迎见,留之不遣。
十二年春正月丙辰,次堆子口。唐大同军节度判官吴峦闭城拒守,命崔廷勋围其城,帝至城下亲谕之,乃降。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十一·张自勋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三)·陈寅恪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朱子年谱原序·王懋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六百·佚名 卷之七十二·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七·吕祖谦 周汉卿传·张廷玉 杨嗣昌传·张廷玉 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钱穆 职官五三·徐松 卷十一·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