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

随机推荐

  • 嘉禾百咏·张尧同

    宋 张尧同 撰胥山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庙貌何以劝忠臣附考山在郡东二十五里接嘉善县境一名张山乃硖石之余支也吾郡诸山自天目发源尽于海盐北一支由硖石蜿蜒而来发为胥山平田突兀广寻数亩旧经云子胥伐越驻兵于

  •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吴之振

    惠洪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崇胜寺后有竹千馀竿独一根秀出人

  •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五张建封张建封字本立南阳人少喜文章尚气节历官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使有诗文二百三十篇今存诗二首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凖马

  • 第八十一回 守孤城审配全忠 嫁二夫甄氏失节·蔡东藩

      却说袁谭出屯黎阳,才阅数日,即闻曹军杀到。谭手下不过数千人马,如何抵得住大队曹军?只好向袁尚处告急。尚本不欲救谭,只因黎阳一失,关系非轻,乃自率兵往援,与谭共战曹军;连败数次,没奈何闭城固守。另遣河东太守郭援,会同并

  • ●同异录卷下论述下·陆深

    臣深释曰:道无精粗,法有伦要,故析为下篇,并皆奇文奥义,可以考见古今之物情习俗,盖有神明之道焉。各仍旧篇,故曰论述。 ○杨时《求仁齐记略》 吾邑距中州数千里之远,舟车不通,缙绅先生与一时怀德秉义之士,足以表世范俗者,皆无自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万历十二年十月癸卯朔 上亲享 太庙○钦天监奏进明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颁赐文武群臣○甲辰 孝洁肃皇后忌辰祀于 奉先殿遣伯刘应元祭 永陵○大学士申时行等请修 玉牒报可○复除浙江提学副使王世懋为福建提学

  • 金佗稡编卷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二宋 岳珂 撰家集三奏议上乞本军进讨刘豫劄子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劄子奏贼豫逋诛尚穴中土陵寝乏祀皇图偏安陛下六飞时廵越在海际天下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

  • 杨名传·张廷玉

    杨名,字实卿,遂宁人。在他少年的时候,督学王廷相对他的话语感到惊奇,将他补作弟子生员。嘉靖七年(1528),乡试第一。第二年以第三名考中进士,授官编修。听说大母死去,请求紧急回家乡。再回朝廷后,任展书官。十一年(1532)十月,彗

  • 弇山堂别集卷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盛事述叙不佞生晩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氏而已东京尚行谊薄华腴玄

  • 卷四十三、开矿之弛禁·黄鸿寿

    宣宗道光二十四年,夏四月,诏云贵、四川、广西等省驰矿禁,任民自为开采。上世无坑冶封闭之禁,周官有卝人之职,卝即矿也,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这厉禁以守之。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巡其禁令,此即后代厂税之始。历汉、唐、宋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九年五月,尽七月五月庚戌朔, 上御乾元殿受朝贺。辛亥, 车驾出南薫门,观稼,召从官列坐于田中,令民刈麦,咸赐以钱帛。回,幸玉津园,观鱼、张乐、习射。久之,宴饮,极欢而罢。壬子,西州回鹘与波斯外道来朝贡。西州婆罗门僧

  • 目录·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书仪目录      礼类六【杂礼书之属】卷一表奏公文私书家书卷二冠仪卷三防仪上卷四防仪下卷五丧仪一卷六丧仪二卷七丧仪三卷八丧仪四卷九丧仪五卷十丧仪六

  • 宗镜录卷第四十八·延寿

    夫三性法门。该通万法。于第八识。何性所摄。约有几位。答。论云。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为善。释云。此有漏种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澄观

    世界成就品第四初来意者。前说缘既具。此下正陈所说。总明果相别答法界安立海问。故此品来。二释名者。世谓三世。堕去来今故。界谓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谓隐覆界亦分齐。谓诸有为可破坏。世即隐覆无为不可坏。法从真性

  •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窥基

    大乘窥基撰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释本文。初中有二。一明经因起即谓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世后九百年。上请慈尊为开中道说。瑜伽十七地中边分别论等并弥勒所谈。并如广章说。有少差异如别纸。二明论因起者。摄大乘云

  • 卷第十五·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等法事卷第十五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二十二上 叹佛 如来成正觉时。以方便入善觉智三昧。入己於一成正觉广大身。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如是

  •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上·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笺记将释此典。先依贤首般若略疏。开为五门。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今於题文之前。亦悬叙三义门也。初。教兴因缘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

  • 无上处经·佚名

    一卷,失译。指三宝为三无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