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开矿之弛禁

宣宗道光二十四年,夏四月,诏云贵、四川、广西等省驰矿禁,任民自为开采。上世无坑冶封闭之禁,周官有卝人之职,卝即矿也,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这厉禁以守之。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巡其禁令,此即后代厂税之始。历汉、唐、宋、金,皆踵而行之,无害,至明代始变民采为官开,遂致利不胜弊。中叶以后,事属诸珰,貂贵四出,迫胁搜拈,诸道骚然。不独非宋、金民采之制,亦且洪永、宣德宫开之意。后之人不归咎于珰采,反援为封禁民采之口实,曰:‘矿税病民也,矿徙扰民也。’乃率行封闭,悬为厉禁。溯康、雍、干、嘉四朝,虽屡有天地自然之利,当与民共之,不当弃之之论。然议开议禁,张驰不一致,盖时值升平奕叶,仓库丰储,仅以岁赋所入已足供左藏之轮转。惟乾隆一朝,征讨频仍,巡游不息,昔日取之如泥沙者,时则用之尽锱铢。耗全国之财,以逞一己之欲。而帑藏乃天下大绌矣,至嘉、道间,内乱外患,纷至踏来,军事浩繁,国用日削,始不得不从事于坑冶,固亦知非浚源,无以治标也。至是,谕军机曰:开矿一事,前朝屡行。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除见在开矿外,尚多可采之处。著宝兴、桂良、吴其浚、贺长龄、周之琦体察地方情形,相度山场。民间情愿开采者,准照见开各厂,一律办理,断不可假手吏胥,致有侵蚀、滋扰、阻挠各弊。 五月,广西开采北流铁矿。时广西银矿,有蕉木、南丹桂红三厂;贵州铅矿有威宁等属之柞子、朱硔塘,猓布戛三厂,福集、妈姑等十一厂;清平县属之永兴寨厂,水银矿有贵筑县属之红岩、白岩厂,兴义府属之回龙厂,八寨厅属之羊五加河厂;云南银矿有角麟、太和、悉宜、白羊、东升、硔山、白达母、石羊、上革镇、饷银坡、金牛、三道满等十一原;金厂有开化府、鹤庆州、永北厅之四厂,又奏请开采之金矿有他。郎通

判所辖坤勇箐三股墙小凹子三厂银矿有镇沅厅属之兴隆山文山县属之白得牛寨广通县属之象山三厂湖南奏请开采之金厂有辰州府属大油溪之烟包峒陕老峒二厂

二十八年冬十一月诏各省督抚查勘矿厂酌量开采自道光二十四年四月诏弛矿禁以后闲有一二省分遵旨招商开采者然以经理不得其人藉名渔利而并无其实疆臣每因噎而废食吁恳停办帝深知其故因下诏曰开矿之举以天地自然之利还之天下仍是藏富于民如果地方官办理得宜何至借口于人众易聚难散著四川云贵两广江西各督抚于所属境内确切查勘广为晓谕其馀各省督抚亦著留心访查如有苗旺之区酌量开采断不准畏难苟安托词观望倘游移不办朕不难派人前往履勘也

文宗咸丰三年春三月通谕各省督抚履勘矿苗奏明试办时各省奉旨开采矿厂甫经试办旋复借口于硐老苗稀辄请停止或以聚众生事为词畏难苟安因循不办至是帝以军饷浩繁左藏支绌通饬各疆吏务宜权衡缓急于矿苗丰旺之区派员履勘开采毋得狃于积习饰词欺隐一奏了事 是月江西采高安县属之古楼冈邓姓荒山五岭金矿 秋七月直隶开采宛平县属之珠窝山承德府属之遍山线及热河平泉州属之锡蜡片牛圈子沟等处银矿铅铜沟铜矿

五年春正月新疆开采乌鲁木齐所属之罗布淖尔三个山等处铜铅两矿 三月以办理新疆伊犁雅玛图铜矿出力予回子商伯克阿布都苏尔等升叙有差 夏六月甘肃开采宁夏道迤西之哈勒津库察山银矿喀尔喀开采达拉图噶顺二处金矿 冬十一月热河开采蒙古地界之红花沟等五处金矿

六年春三月以办理热河矿务出力予主事庞际云等升叙有差 夏四月新疆开采迪化州属之福寿山铅矿

七年春三月以办理乌鲁木齐铜矿出力予游击廉禄等升叙有差 夏四月诏开云贵各属矿禁

八年冬十月热河开采热水塘金矿 十一月谕都统倭什珲布查察都兰哈喇铅矿能否开采穆宗同治七年春三月谕湖北施宜等处铜矿能否开采著郭柏荫何璟迅饬妥议奏明办理德宗光绪元年夏五月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奏请开采台湾基隆煤矿如议行

六年春二月直隶开采滦州所属之开平镇煤铁矿

十一年春正月福建开采福建省城附近西洋岛城北之石竹山十排山二处铅矿

十二年秋九月台湾开采樟脑硫磺两矿

十三年夏五月督办云南矿务巡抚衔唐炯奏请招集商股延聘东洋矿师以期久远报可

十四年冬十二月黑龙江开采漭河山金矿漭河金矿出产甚旺前有俄人越境开采光绪十一年秋闲中国派兵驱逐十二年冬开将军恭镗迭接驻俄公使刘瑞芬函称俄国官商仍思集股采取若不及早筹办久必为人占据恭镗以闻十二年冬闲令直督李鸿章派员勘办鸿章覆奏请仿照西国公司之法招股开采至是命道员李金镛前往总办厂务督饬开工 两广总督张之洞奏陈粤省矿务拟招集商股置办机器并仿照洋铁铸成各种合用材料以期推行尽利报可

十六年夏六月云南开采宣威会泽交界之煤山巧家小水井威宁鲁甸永善平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 司马褧 到溉 刘显 刘之遴弟之亨 许懋·姚思廉
  西南纪事卷六·邵廷采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五·佚名
  ◎袁世凯帝制运动之开始·刘以芬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佚名
  卷三十五·傅恒
  钦定执中成宪卷六·佚名
  何偃传·沈约
  周济传·张廷玉
  职官五二·徐松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二集丙集目录·顾嗣立

    鲜于太常枢(困学斋集) 陈治中孚(观光稿 交州稿 玉堂稿) 侍读学士小云石海涯(酸斋集) 邓祭酒文原(素履斋稿) 高尚书克恭(房山集) 元学士明善(清河集) 张侍讲伯淳(养蒙先生集) 陈佥事思济(秋冈先生集) 卢待制亘(彦威集) 李宣慰京(鸠巢漫

  •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八许浑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後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

  • 后蜀世家第四·欧阳修

    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人也。其叔父迁,当唐之末,据邢、洺、磁三州,为晋所虏。晋王以迁守泽潞,梁兵攻晋,迁以泽潞降梁。知祥父道,独留事晋而不显。及知祥壮,晋王以其弟克让女妻之,以为左教练使。庄宗为晋王,以知祥为中门使。前此

  • 卷八十七 晉紀九·司马光

      起屠維大荒落(己巳),盡重光協洽(辛未),凡三年。   孝懷皇帝永嘉三年(己巳、三O九年)   春,正月,辛丑朔,熒惑犯紫微。漢太史令宣于脩之,言於漢主淵曰:「不出三年,必克洛陽。蒲子崎嶇,難以久安;平陽氣象方昌,請徙都之。」淵從之。

  • 卷第一百七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隋纪一〔起屠维作噩(己酉),尽重光大渊献(辛亥),凡

  •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百九十九·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一月己巳谕前据宜昌镇总兵吴宗宁参奏守备王大有经管马价银两先侵后吐咆哮潜走一摺朕以总兵参一备弁事属寻常且该督当必即行奏到是以但批该部知道。今据李侍尧奏称吴宗宁任内差办营伍公事及自买什

  • 卷之六百四十三·佚名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立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六百四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 刘黻传·脱脱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好名声,在雁荡山的僧寺中读书。三十四岁时,参加淳..十年(1250)的考试进入太学,同辈已很赞赏他。当时丁大全正为御史,劾奏丞相董槐,迫使他退职,将夺取他的相位。刘黻率同舍生拜伏在宫殿下上书,大概说朝

  • 卷八十九工艺·冯煦

    皖省原有习艺善堂一区,系光绪二十三年按察使赵尔巽创办。二十九年遵照刑部新章,于省城及南北道驻所各设习艺所一区,并奉上谕,饬令各州县一律分设。三十一年商部咨开:中国地大物博,生产最为富饶,而比年以来,财力不充,商情益困,推

  • 积善之方·袁黄

    一、积善之家有馀庆 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孔子也称赞舜之大孝说:&ldquo;舜必能流芳千古,子孙兴旺&rdquo;

  • 卷第四·马永卿

      章圣皇帝东封,礼成,幸曲阜县,谒先圣庙,时丁晋公扈从。前一日,与同辈两三人先驰至庙,省视馔具,因入后殿,乃孔子妃也。问于孔氏族,孔氏之妃何姓,延祐、延渥同对曰:&ldquo;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其官氏女,而生伯鱼,伯鱼年五十而卒,时

  • 卷十六·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六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小雅大雅 郑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始祖后稷由神气而生有播种之功於民公刘至於太王王季历及千载越异代而别世载其功业为天下所归文王受命武王遂定天

  • 卷三十四·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四性理六道程子曰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 天之自然谓之天道 天以生为道天命犹天道也以其用言也则谓之命观生理可以知道 系

  •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佚名

      我依金刚顶经略述大轮持念次第。先当持一净室。严饰道场起曼荼罗。华幡幢盖烧香散华。先应从师得受灌顶竟。然后亲受持念教法乃可修习。每日三时时别一千八十遍。更不移易遍数满三洛叉即获成就。每欲入道场时。先

  • 续传灯录序·居顶

    (载于灵各寺居顶文集及圆庵集)洪武辛巳冬。朝廷刊大藏经律论将毕。 敕僧录司。凡宗乘诸书。其切要者。各依宗系编入。(臣)某谨按。吴僧道原。於宋景德间。修传灯录三十卷。真宗特命翰林学士杨亿等。裁正而序之。目

  • 洛阳伽蓝记·杨衒之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

  • 绎史·马骕

    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六十卷。马骕撰。成书于清初。马骕,字宛斯,又字聪御。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山东邹平人。顺治进士。任淮安推官,改灵璧知县。平生研究先秦历史,有“马三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