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

又名《菩提道次第论》,藏传佛教论书。中国宗喀巴著。宗喀巴,青海湟中人,16岁时赴西藏学习佛法,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本论完成于明朝建文四年(1402),共24卷,作者以《菩提道灯论》的内容为基础,以下士、中士、上士的“三士道”为修行实践的渐进次第,以出离心、菩提心、中观正见为解脱的要道,详细地论述了解脱及修行次第的问题。作者认为“下士道”是修行佛法的开始,可使人弃恶扬善,修行世间善法,对“下士”说明三界轮回生死之理,可引发其“出离心”,使之入“中士道”。“中士道”太厌离三界生死,追求个人解脱,对“中士”说明救度他人利乐众生之理,可引发“中士”的“菩提心”,使之入“上士道”。“上士”则要不断研习,寻求“中观正见”,由此而斩断烦恼,道济众生,涅槃成佛。此外,作者强调了恪守戒律的重要性。本论标志着宗喀巴佛学思想的成熟,在西藏地区流传极广,先后有多种注本问世,对藏传佛教影响重大。明永乐十三年(1415)宗喀巴曾将此论括其精要,撰成《菩提道次第略论》。汉译本由法曾译,1936年重庆汉藏教理院出版。

《菩提道次第广论》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宗喀巴大师简介
(3)序
(4)科判
(5)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
(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
(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
(8)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
(9)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
(10)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
(11)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七
(12)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
(13)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
(14)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
(15)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一
(1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二
(1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三
(18)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
(19)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
(20)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
(21)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七
(22)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八
(23)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九
(24)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
(25)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一
(2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二
(2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三
(28)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法句譬喻经·佚名
  五家正宗赞·希叟绍昙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佚名
  莲华面经·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佚名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佚名
  菩萨戒本宗要·太贤
  人天眼目·智昭
  正恭敬经·佚名
  禅门章·智顗
  维摩经疏·佚名
  山晖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若

  • 卷六·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六       宋 许纶 撰五言律诗 次韵潘德久借居西湖张氏园诗 竹居元为竹闻借箒湖阴齐物千言就巢枝一径深岚光开句眼虚籁试禅心赓得西湖咏何须更姓林 木瓜园【并序】 木瓜园创寄乐亭之外

  • 卷二百三 表四十三·赵尔巽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表略

  • 卷之九十五·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十一月。辛巳朔。升福建提学道佥事宋徵舆、为尚宝司卿。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马尔汉、为吏部理事官阿达哈哈番鄂莫会为户部理事官。  ○以阵亡拖沙喇哈番喀代子马塞、袭职。  ○二等阿

  •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真腊传·魏徵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

  • 魏了翁传·脱脱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数岁即从诸兄入学,俨然像成年人。稍微大一点,聪明颖悟特出,日读千余言,过目不忘,乡里称他为神童。十五岁,撰写《韩愈论》,文章抑扬顿挫,有韩愈的遗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魏了翁登进士第。这时国家

  • 卷六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四职官略【一】官制【臣】等谨按稽古帝王建国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自云龙水火五雉五鸠其风尚矣唐虞惟百夏商官倍至於成周三百六十之名班班可考秦汉以後迄於

  • 论语集编卷十·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葢孔门自顔子以下頴悟莫若子贡自曽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恃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

  • 读书劄记卷六·徐问

    明 徐问 撰皋陶谟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圣帝明王只知其责为代天理物其经纶裁辅以奉若天道合如此故有天下而不与焉若视为己私分命徳为恩讨罪为威则于

  • 卷五·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五    宋 袁燮 撰商书汤誓【案袁氏汤誓篇觧永乐大典原阙】仲虺之诰【案袁氏仲虺之诰篇解永乐大典原阙】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谓之黜夏命则既革夏命而为

  • 卷一百八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九观象授时书尧典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传咨嗟暨与也匝四时曰期 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日日行一度则

  • 春秋説卷六·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庄公二九年春齐人杀无知君弑而贼讨也连称管至父弑襄公而书无知弑主弑谋者也无知以虐于雍廪见杀而书齐人杀夫人得而杀之也所以伸齐臣子之心也州吁无知弑立逾年不成乎为君而以贼讨乱臣贼子何所利而动于恶

  • 卷二十五·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五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一【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周【简王十四年○鲁襄公元年简王崩子灵王立襄二十八年灵王崩子景王立】郑【成公十三年○鲁襄公

  • (二十五)朱子论读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学。主博文,主格物穷理,主多方以求,自然要教人读书。但在理学家中,正式明白主张教人读书,却只有朱子一人。后人汇集其语,名为朱子读书法者,不止一家。本章当再摘要撮述为朱子论读书。当时理学家风气,务于创新说

  • 卷第五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平等施,不拣众生故;随意施,满其所愿故;不乱施,令得利益故;随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报故;开舍施,心不恋著故;一切施,究竟清净故;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

  • 灵峰达变禅师语录叙·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灵峰达变禅师语录叙大道虽曰现成然非苦心精研者莫克证入至理繇来平坦然非铁骨负荷者未易传持是以少室安心必待立雪断臂之子而黄梅大众惟腰石负舂者入室禀受为六传冢嫡后世以轻慢心妄窥籓

  • 血盆经·佚名

    全一卷。全称大藏正教血盆经。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本经叙述目连尊者至羽州追阳县时,见许多女子在血盆池地狱中受苦。目连问狱卒原委,狱卒即道彼等受苦系由于女子月经、生产时所流污血污秽了地神;加之用水洗其不洁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