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质初分,声形立矣。圣者因天然之有,为入用之物;缘喜怒之心,设哀乐之器。蒉桴苇龠,其来自久。伏羲弦琴,农皇制瑟,垂钟和磬,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轩辕桴阮瑜之管,定小一之律,以成《咸池》之美,次以《六茎》、《五英》、《大 
- 						 			  高宗五   五年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帝在平江府。金人去濠州。丁未,戒诸军战陈毋杀中原民籍充金兵者。命鬻官田宅输钱专充军费。戊申,进庐、泰二州守御官属各一官。己酉,诏前宰执吕颐浩等十九人及行在 
-   在昔三坟、五典、春秋、梼杌,即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其余外传,则神农尝药,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实著《山经》;《世本》辨姓,著自周室;《家语》载言,传诸孔氏。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 
-    却说护军司马傅燮,系北地灵州人氏,本字幼起,嗣慕南容三复白圭,南容春秋时鲁人,事见《鲁论》。乃改字南容。身长八尺,仪表过人,郡将举燮为孝廉,因得出仕;后闻郡将丁忧,也弃官行服,借报知遇;及为护军司马,独谓国家大患,不在贼寇, 
- 太宗四初帝谓监修国史房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帝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代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譔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防谏帝不从龄乃 
-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十二列传唐道袭徐瑶 韩昭潘在迎徐延琼安重霸唐道袭【案欧阳五代史作唐袭而北夣琐言亦云唐峯二子道袭官皆至节将是道与袭为二人也然通鉴为复名王象之碑目载阆州有唐道袭碑似又非单名已今从之】阆州人 
-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十二陈觉 李徴古魏岑 冯延已冯延鲁查文徽【子元方】陈觉海陵人也后海陵升泰州遂为泰州人烈祖辅吴作礼贤院聚圗书万卷及琴弈游戏之具以延四方贤士政事之暇多与讲评古今觉亦预焉烈祖居金陵以次子景迁 
- 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堂密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将服必青,其牲以鸡。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高七尺,堂密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长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必赤,其牲以 
-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七>廛廬周禮遂人上地中地下地皆夫一廛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又曰宅不毛者有里布詩曰中田有廬疆場有瓜又曰亟其乘屋孟子曰 
-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辜讲孔子说:“在古代帝王大禹 身上,我还未能发现什么品德上的缺陷。他生活极为简朴,总是粗茶淡饭,但在祭祀时所提供的祭 
-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觧卷十一宋 钱时 撰旅獒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西旅西方之国也夫武王圣人也年且八袠矣獒微物顾何足道而召公反覆开陈不啻严师之训予弟盖作狂作圣在一念间一隙之投百邪之路也孟子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 
-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一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诸大众围绕说法。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大水盈满犹如大海。又如劫尽水灾起时。然诸世界国邑村落。城郭舍宅山林树木。上至色界无所尧害悉皆如故。而诸大众皆见 
- 始予出自南闽。远归江表。分甘与艹木俱腐。诛茅城山。以尚书孙公仲益所书云卧庵字而揭焉。公又以诗见寄。有身世两相违。云闲卧不飞之句。盖其知予者也。山顶高寒。非老者所宜。八见青黄。病随日生。繇是徙居曲江之感 
-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二侍者深极编五言古登老祖双峰巅复同诸禅者游水口瀑布泉奇胜不减匡庐诗以志之双峰赤骨立苍气欲摩天夜汗成川泽灌溉万山田潜寻间道出余石苦相煎水怒攻其腋格关成嚣 
- 一名《存斋诗话》、 《吟堂诗话》。明代论诗著作。3卷。瞿佑著。作者于明成祖永乐中以诗祸入狱,谪戍保安,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得免。返归故里后,即仿欧阳修《归田录》而作此书,主要辑其早年论诗之语。3卷之中,上卷 
- 《三国史辨误》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苏州府志》载,陈景云,字少章,吴江县学生,长洲人,少从何焯逰,博通经史,淹贯羣籍,长扵考订,凡譌谬处,能剖析毫芒,所著书凡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然考《义门读书记》中有 
- 论述中国隋唐两朝制度的历史著作。陈寅恪(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著。1945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三联书店再版,此后,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重印。共10万余字,文言文写成。分叙论、礼仪、职官、刑律、音乐 
- 一卷,吴支谦译。梵志自谓日三浴,啖果,饮水,行胜沙门。佛为说二十一恶行,不得受好衣食,及说洗心垢法。彼即出家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