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真腊传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多斯那死后,他的儿子伊奢那先继承王位,居住在伊奢那城,城中共有两万多户人家。

城中有一座大殿堂,这是国王听政的地方。

全国有大城三十座,每城有几千户人家,各有官员,官职名称与林邑国的官职名称相同。

国王三天上一次朝,上朝时坐在五香七宝床上,床上悬挂宝帐。

那宝帐用彩木做撑竿,象牙、金钿做壁,形状像小屋一样,摆动时金光闪闪,如同红玉一般。

面前摆有金香炉,两个侍卫分站两侧。

国王身着古贝朝霞衣,腰腹围着彩服,向下垂到小腿,头戴金宝花帽,身上披满珍珠璎珞,脚穿皮靴,耳上挂着金王当。

平常穿白叠服,用象牙做拖鞋。

如果不带帽子,就不披挂珍珠璎珞。

官与民的穿着,大体相似。

真腊国有五个大臣,第一个叫孤落支,第二个叫高相凭,第三个叫婆何多陵,第四个叫舍摩陵,第五个叫髯多娄,还有众多小臣。

朝见国王时,就在台阶下叩三下头。

国王叫进殿,大臣才上台阶,进殿后大臣就跪着,用两手抱着胳膊,在国王周围坐着。

参议政事完毕,跪趴着离开国王。

朝廷台阶门阁,卫士有一千多人,都身披铠甲手拿兵器。

真腊国跟参半、朱江两国结亲和好,而多次跟林邑、陀桓两国发生战争。

就在平时他们也都披铠甲,手持兵器,如果发生征战,就用武器。

真腊国的风俗是:不是国王正妻的儿子,不能作为王位的继承人。

国王初即王位的那一天,所有弟兄同时用刑,使他们残废,有的割去一个手指,有的割掉鼻子,并发放到边远地方,供给他们生活费用,不允许他们做官。

真腊国人的体形矮小,肤色黑,而女人中也有白肤色的。

真腊国人都卷曲着头发,垂到耳下。

行动敏捷,性格刚劲。

家具器物的色彩跟赤玉的色彩很相似。

他们认为右手洁净,左手污秽。

每天早晨洗漱,用杨树枝漱口之后,诵读经文。

再洗漱然后才吃早饭,吃完又用杨树枝净齿,再诵读经文。

多吃苏酪、沙糖、禾亢粟、米饼。

吃的时候,先拿熟杂肉羹跟米饼之类食物相混和,用手捏成团吃。

娶媳妇的人,只送一套衣服作为聘礼,再选择吉日让媒人将新娘接到男家。

迎亲后男女两家八天内家人不准外出,日夜点灯不灭。

男子结婚后,就与父母分家产,另起炉灶生活。

父母死后还有未结婚的小儿子,就将剩余的家产给予他。

如果儿子们全结了婚,剩余财物就归官府所有。

给父母办丧事时,儿女们都七天不吃东西,剃光头发哭丧,僧人尼姑、道士、亲戚朋友都来聚会,并奏乐送葬。

用五香木将尸体火化,把骨灰用金银瓶装着,投入大水之中。

贫穷人家有的用瓦罐装骨灰,并在瓦罐上涂上彩图。

也有不火化的,直接把尸体送到山上,任野兽食用。

真腊国北方有很多山峰,南面是水泽,气温相当高,全年没有霜雪,多有瘴气,经常流行疟疾等传染病,毒蜂蜇人时有发生。

水土适宜种植高粱稻谷,很少种植黍子玉米,水果、蔬菜品种跟日南、九真国大抵相同。

不同的是:种有婆那娑树,不开花,叶子像柿子叶,果实像冬瓜;奄罗树,花和叶像枣树,果实像李子;毗野树,花像木瓜,叶像杏子,果实像楮树的果实;婆田罗树,花、叶、果实都极像枣树而略有不同;歌毕他树,花像林禽,叶子像榆树叶而较肥大,果实像李子,有升那样大。

其余的树种跟九真国大多相同。

海里有一种鱼,名叫建同,有四只脚,没有鳞,它的鼻子似象鼻,吸水后,向上喷水高达五六丈。

还有一种叫浮胡鱼,它的形状像鱼且,嘴像鹦鹉,长有八只脚。

海里有很多很大的鱼,大鱼跃出水面半截身子,看上去像山。

每年的五六月里,当毒气流行时,真腊国人就把白猪、白牛、白羊作为祭品放到城西门外祭祀。

如果不像这样做,那么五谷就不能丰收,六畜大多死亡,很多人就要患病。

都城附近有陵伽钵婆山,山上有神庙,常年用五千卫士守卫着它。

都城的东面,有个名叫婆多利的神,其祭品用的是人肉。

国王年年杀人,在夜晚用人肉祭祀神仙。

有的神庙的守卫有上千人。

真腊国就像这样崇敬鬼神。

他们大多信奉佛法,尤其信奉道士,把佛和道士的像同时立在庙宇里。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真腊国王派使者向隋朝进贡,隋炀帝盛情款待,此后再没有向隋朝进贡。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姚思廉
  列传第六 太武五王·魏收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二·赵尔巽
  第三十四回 累次发兵才平叛酋 借端详梦迭献忠忱·蔡东藩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卷之九百五十一·佚名
  七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请派定张进孝曹尔正等随同出行轮班掌管马匹摺·佚名
  第三十三卷 仕 绩 二 四·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纪昀
  一五三 四库全书处总裁王际华等奏请再领刻字刊书银两并给摆版供事分例饭食折·佚名
  文字修行·胡兰成
  余玠传·脱脱
  王郁传·脱脱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黄鸿寿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九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五名家【上】高适行路难二首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羙人弦管争留连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君不见富家翁旧

  • 卷六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刘邺刘邺字汉藩三复之子咸通中从藩幕召入内庭特赐及第历相位僖宗朝再迁尚书左仆射死黄巢之难甘棠集三卷今存诗二首翰林作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浮生渐老年随水往事曾闻泪满巾巳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怀芳记》·张次溪

    (清)萝摩庵老人 撰●目录《怀芳记》序怀芳记 补遗●《怀芳记》序京师歌伶甲于天下。人原是璧,室尽如兰,一经品题,声价何止十倍。记咸丰丙辰,吾友余不钓徒展觐入都,招胜侣、萃吟朋,选伎征歌,寻花问柳,曾有《明僮小録》之刊。勤

  • 卷六 本纪六·赵尔巽

      ◎圣祖本纪一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讳玄烨,世祖第三子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十一年三月戊申诞上于景仁宫。天表英俊,岳立声洪。六龄,偕兄弟问安。世祖问所欲。皇二子福全言:

  • 恰克图条约之怪诞·佚名

    雍正五年,恰克图条约缔结以后,内地商民,以烟草、茶叶、缎布、杂货往库伦及恰克图贸易者日多。至乾隆二年,又以监督俄罗斯馆御史赫庆之条奏,停止俄人于北京之贸易,统归恰克图。嗣是百货云集其地,市肆喧闹,称为漠北繁富之区。先

  • 五十八 兼两淮盐课曹寅奏销两淮正杂钱粮文册·佚名

    管理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伍级.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曹寅谨奏:为遵旨会议奏销钱粮事。 案照两淮运司每年徵收正杂钱粮完欠数目,题定陆月奏销在案。所有康熙肆拾伍年分盐课钱粮,应臣照例奏销。除各商历年积欠银两,

  •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佚名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大学士 四库馆正总裁 管翰林院事臣英廉谨奏:前经臣遵旨将各省遗书内查出之应行抽毁各片,同原书一并进呈,奉旨将抽出应毁篇页

  • 卷十·佚名

    成吉思再对主儿扯歹说:“你紧要的恩。在合剌合勒只额列惕地面,与王罕厮杀时,正愁间,虽是忽亦勒答儿先说要厮杀,然成就事业其实在你,将他只儿斤等紧要的军马杀退,直冲至中军天门涌门户,将桑昆的腮射中了。此时若射不中桑昆,也不

  • 卷七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四>誓戒周官太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祀大神示享先王亦如

  • 别录·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__四书蒙引别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别录明 庄煦 编大学然其气质之禀【止】而全之也世固亦有能知而不能行者则是气虽清而质不粹亦有力行工夫至而知上少欠者则是质亦粹而气不甚清如中庸言道之

  • 佛教寺僧的经济建设·太虚

    ──三十五年九月作──抗战八年,后方工商业因经济政策的束缚,由困顿而迫近崩溃边缘;胜利以后,收复区的工商业,由于经济政策未能作尽善尽美之调整而濒于破产。这是稍微注意国内工商界情形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上海工商界,几度

  • 卷二·佚名

    △了知诸行相品第一之二尔时尊者满慈子白佛言:世尊,佛令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多。何故於今说大乘法。时尊者须菩提即白佛言:世尊,我所说大乘将无违彼般若波罗蜜多耶。佛言:不也须菩提,如汝所说随顺般若波罗蜜多。是时须菩提承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七·澄观

    第五三道不断。疏。摄过观等者。即唯识论惑苦相摄门疏。过去迷于本际下。约强弱分别。过迷本际建立生死。力强。爱取引果强。二从其本末下。是本末分别。无明是本过去说之。爱取是末现在说之。前则约用此则约体。此亦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四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七世东明旵禅师法嗣湖州东明海舟普慈禅师苏州常熟钱氏子。出家於破山。听讲楞严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有疑。往参万峰。举前话再拜求示。峰便劈头两棒栏背一踏。以脚两踢曰。

  • 文毅集·解缙

    十六卷。明解缙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有司劾以非诏旨入京,谪河州卫史。永

  • 地祇上将温太保传·黄公谨

    宋黄公谨校正。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郭子仪部将温琼修仙,为东岳地祗上将太保事。后有黄公谨纂集《补遗》,述温太保灵验、杀鬼故事。

  • 八贤传·储仁逊

    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共二十回。闲言少叙,话说我国大清康熙皇爷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驾下有八位贤臣匡扶社稷,这八位乃系山东青州府冯阁老、山西汾州府于成龙、山

  • 词苑萃编·冯金伯

    清代词话专集。24卷。冯金伯辑录。此书专辑词家的掌故佚闻,以及后人的辨证品评等言论。作者在自序中曾谈到,前此同类书籍有徐釚的《词苑丛谈》,但“惜其序次错综”,又惜其引用前人著述时不注出处,为了补偏救弊,才又重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