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虚

比因西藏学者法尊译出黄衣士宗喀巴祖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世苑汉藏院学僧,将梓行而问世。余为参订其译文,阅至「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能速满二资粮故。设逾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种性功能虚劣,不乐趣密咒者,则惟应将此之次第加以推广。」其为特尚密宗之理论,甚为显然。例之贤首以别教一乘特尚《华严》,天台以纯圆独妙特尚《法华》,固将无别。然中国尚禅宗者,斥除一切经律论义。虽若《宗镜录》遍录经论,亦但扬厥宗,鄙余法为中、下。尚净土者,亦劝人不参禅学教,专守一句弥陀。贤、台虽可以小始终顿、百藏通别圆位摄所余佛言,然既为劣机而设,非胜根所必须,纵曰圆人无不可用为圆法,亦惟俟不获已时始一援之,而学者又谁肯劣根自居,于是亦皆被弃。此风至日本而加厉,横判显密教,竖判十住心之东密,则除秘密尽排为浅显。高唱经题之日莲,则于《法华》亦舍迹门而仅崇本门。今日本虽经明治维新复兴,然亦只有各宗而无整全之佛教。中国至清季,除参话头、念弥陀外,时一讲习者,亦禅之《楞严》,净之《弥陀疏钞》,及天台《法华》与《四教仪》,或贤首《五教仪》,附《相宗八要》而已。经律论古疏早多散失,保之大藏者亦徒资供奉,或翻阅以种善根耳。空疏陋之既极,惟仗沿习风俗以支持。学校兴而一呼迷信,几溃颓无以复存。迄今欲扶掖以经论律仪,亦尚无以树立其基础,而借观西藏四五百年来之黄衣士风教,独能卓然安住,内充外弘,遐被康青蒙满而不匮。为之胜缘者虽非一,而此论力阐上士道必经中、下士道,俾趣密之士,亦须取一切经律论所诠戒定慧遍为教授,实为最主要原因。《论》云︰「如《道炬释》,未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前,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为定学。毗钵舍那,是为慧学。复次奢摩他前,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若于此次第决定数量决定之智慧方便中仅取一分者,当决定知不成菩提。」

福德资粮则人天俱摄,智慧资粮则声缘相协。律及经论,皆所依止,仅取一分,不成菩提。虽未尝不别有最胜之归趣,而确定皆摄入次第之过程。于是不没自宗,不离余法,而巧能安立一切言教,皆趣修证。故从天竺相性各判三时,以致华、日诸宗之判摄时教,皆逊此论独具之优点。余昔于佛学概论,明因缘所生法为五乘共法,三法印为三乘共法,一切法实相至无障碍法界为大乘不共法。后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又增说共不共通法为总要,粗引端绪,语焉不彰。今虽未能独崇密宗,欣睹三士道总建立之典要,乃特提出以申论之。

一九三五年一月三十日于世苑图书馆

猜你喜欢
  第五章 圣者提地迦时代·多罗那他
  无文和尚语录目录·道璨
  序·佚名
  卷第三·佚名
  序·道世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五·王日休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三·澄观
  重刻古尊宿语录序·赜藏主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一·唐慧琳
  卷四百九十三·佚名
  云峰悦禅师·惠洪
  十二门论疏 第三卷·吉藏
  卷第三十八·白岩净符
  卷第二十七·道原
  佛说八部佛名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闹榭·孔尚任

    ◎癸未五月〖金鸡叫〗(末、小生扮陈贞慧、吴应箕上)(末)贡院秦淮近,赛青衿,剩金零粉。(小生)节闹端阳只一瞬,满眼繁华,王谢少人问。(末唤小生介)次尾兄,我和你旅邸抑郁,特到奏淮赏节,怎的不见同社一人?(小生)想都在灯船之上。(指介)这是丁

  • 卷二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     宋 陈起 编李龏梅花衲 菏泽李君寄示梅花衲余读之若武陵渔人误入桃源但见深红浅红後先相映虽有奇花异卉间厠其间莫能辨其孰彼孰此也绍熙间余尉江宁有李鲂伯鲤者实余乡人年七

  • 许古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许古(1157-1230)字道真,河间(今属河北)人,明昌五年(1194)进士。宣宗朝自左拾遗拜临察御史,以直言极谏得罪,两度削秩。哀宗立,召为补阙,迁右司谏。致仕,居伊阳(今河南嵩县)。正大七年卒,年七十四。《金史》卷一○九有传。词存

  • 卷四·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四      唐 方干 撰七言律诗元日晨鷄两度报更阑刁斗无声暁漏乾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椒花且向岩林发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唯笑鬓毛班早春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

  • ●卷十一·周密

      ○黄德润先见   黄洽德润事阜陵为台谏,执政未尝有大建明,或讥其循默。淳熙末,上将内禅。一日,朝退,留二府赐坐,从容谕及倦勤之意,诸公交赞,公独无语。上顾曰:"卿以为何如?"对曰:"皇太子圣德,诚克负荷。顾李氏不足母天下,宜留

  •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七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氏专齐【陈佗之乱附】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歳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寳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衞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

  • 卷十二·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二宋 徐天麟 撰礼六【吉礼】宗庙太上皇庙【三辅黄图云在长安西北长安故城中香室街南鸿翔府北关辅记云在酒池北】孝元永光五年毁 建昭五年复竟宁元年五月毁 孝成河平元年复世世奉祠高庙【

  • 公孟第四十八·墨子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

  • 春秋集传辨疑卷四·陆淳

      庄十七年齐人执郑詹  左氏曰郑不朝也赵子曰若以国事见执据例当称行人  公谷皆云詹郑之微者书甚佞也言微者不当书特为佞书也赵子曰诸见执者岂无罪乎何独特书此佞葢不知不命大夫被执亦当书之故造此义尔谷梁又云

  • 卷十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二大学士傅以渐恭纂礼之道端好尚内则曰若饮食之虽不嗜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代之已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谨按人情易动舍严慎而之恣肆如堤斯溃圣人已蚤为之防是

  •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证

  • 卷三·佚名

    复次大王。其上即是三十三天所居之处。彼有龙王住於水际。所谓难陀龙王。乌波难陀龙王。阿说多哩龙王。母唧邻那龙王。摩那斯龙王。伊罗钵怛罗龙王等。住寿经劫护持世间力无能敌。是诸龙王与坚首天持鬘天常骄天四大王

  • 贤愚经卷第十·佚名

      (四五)阿难总持品第三十八(丹本为四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咸皆生疑。贤者阿难。本造何行。获此总持。闻佛所说。一言不失。俱往佛所。而白佛言。贤者阿难。本兴何福。而得如

  • 第二 现观相应·佚名

    [一]第一 爪尖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其时,世尊为令取爪尖之小垢,谓诸比丘曰:“诸比丘!作如何思惟耶?我此所取爪尖之小垢与大地土,何者较多耶?”三“大德!此大地土为多,世尊所取爪尖之小

  • 去来今·王统照

    王统照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1月初版,内分三辑,收散文36篇,前有《小序》。多写于“孤岛”时期,当时作者思想上陷于苦闷,但仍未停止对民族命运、人生道路的苦思冥想,仍然“唱着时代之歌,激发着人类的向上自尊心。”(唐

  • 两汉刊误补遗·吴仁杰

    史书考订。南宋吴仁杰撰。十卷。对班固《汉书》邑里的差殊、姓族的同异、字画之乖讹、音训之舛逆、句读的分析、指意的穿凿及它书援引的谬陋,都一一指正。《两汉刊误补遗》是补充纠正刘攽、刘敞、刘奉世共作的《汉书

  •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慧海

    一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此书主要阐述顿悟入道的要旨。本书与后世语录不同,是慧海亲自执笔的论书。相传慧海在江西马祖道一门下,历经六年修行而大悟。本书即依其本身体验而简述顿悟入道要旨。全书笔法平易,首以“问欲修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