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住毗婆沙论

梵名Das/abhu^mika -vibha^s!a^-s/a^stra 。凡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十住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诠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地称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乘菩萨修道之十个阶位而言。然龙树并非完整注释十地经,仅注释初地(欢喜地)与第二地(离垢地)之一半,此或为原典不备,或翻译未完成所致。本书序品先叙菩萨、十地之意义及区别三乘。本文计分三十五章(品),自第一章至二十七章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第二十八章以下始论第二地。初地部份首先说明欢喜地之内容,再说明菩萨之理想(愿)、实践(行)、果报(果)。至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重要性,并详说大乘菩萨之十善业道。本书第三十五品第九篇之易行品为净土门之重要典籍。

《十住毗婆沙论》全部章节目录

(1)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
(2)十住毗婆沙论 第二卷
(3)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
(4)十住毗婆沙论 第四卷
(5)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
(6)十住毗婆沙论 第六卷
(7)十住毗婆沙论 第七卷
(8)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
(9)十住毗婆沙论 第九卷
(10)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
(11)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
(12)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二卷
(13)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
(14)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
(15)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五卷
(16)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六卷
(17)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

猜你喜欢
  辨法法性论·佚名
  达摩宝传·悟真子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智旭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智旭
  身毛喜竖经·佚名
  佛语法门经·佚名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百千印陀罗尼经·佚名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佚名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窥基
  首楞严义疏注经·子璇
  壹输卢迦论·龙树
  菩萨藏经·佚名
  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佚名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白云守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强行父

      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

  • 第五出 筹婚·李渔

    〖一剪梅〗(小旦扮夫人上)孀鬓从来易得霜,风烛难防,婚嫁宜忙。(旦扮小姐上)眼前谁可效鸾凰?偌大名邦,没个才郎。〖长相思〗(小旦)髻飞蓬,鬓飞蓬,羞对菱花理旧容。呼儿课女红。(旦)爱眉峰,惜眉峰,欲画修蛾又苦慵。阿谁堪代侬?(小旦)妾身曹

  • 卷七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周庠周庠唐龙州司仓後事王建累官御史中丞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衍嗣位进司徒诗一首寄禅月大师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成宗四·宋濂

        ◎成宗四   七年春正月戊戌,太阴犯昴。甲辰,太阴犯轩辕。丙午,定诸改补钞罪例,为首者杖一百有七,从者减二等;再犯,从者杖与首同,为首者流。己酉,以岁不登,禁河北、甘肃、陕西等郡酿酒。益都诸处牧马之地为民所

  •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屠維協洽(己未),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五年(戊午、九五八年)   春,正月,乙酉,廢匡國軍。   唐改元中興。   丁亥,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克海州。   己丑,以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權揚州

  • ●卷十一·魏泰

    熙宁中,周师厚为湖北提举常平,张商英监荆南盐院,师厚移官,有供给酒数十瓶,阴俾张卖之。张言于察访蒲宗孟,宗孟劾其事,师厚坐是降官。后数年,商英为馆职,嘱举子判监于舒,缴奏其简,商英坐是夺官。始舒为县尉,斩弓手节级,废斥累

  •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蔡东藩

      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嘉靖四十年七月己丑朔时享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是日日食一分五秒例免救护礼部尚书袁炜言臣闻唐一行曰日君道也无朏魄之变古之太平日有不食或月变行而避之或五星潜在其下御侮而救之或涉交数浅或在阳历阳盛阴微则不食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纪昀

    列传辽 【四】○辽四耶律隆运【德威 达鲁 制心】耶律巴固济萧塔喇噶夏行美 萧迪里【巴拉】萧必塔 耶律扬珠耶律鸿果萧华善【特默】 萧博诺 耶律古裕耶律都沁刘六符 耶律纽斡哩杜 防耶律哈尔吉 杨皙杨佶耶律

  • 一○四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查核四库馆暨三通馆错误记过各员交部察议片·佚名

    一○四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查核四库馆暨三通馆错误记过各员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九年八月十四日*臣和珅等谨奏: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二次者,均着交部察议;

  • 一一 署理浙江巡抚熊学鹏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一一 署理浙江巡抚熊学鹏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署理浙江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先行奏覆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

  • 徐勉传·李延寿

    徐勉,字..仁,东海郯地人。祖父徐长宗,是宋武帝的霸府行参军。父亲徐融,任南昌相。徐勉自幼成为孤儿,十分贫困,所以他很早就自我激励,养成清正的节操。六岁时,遇到陰雨天,家人向神祈求天晴,他很快写成一篇文章,被长辈宿儒们所称赞

  • 李祯传·张廷玉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授职为高平知县,征召为御史。万历初年,傅应祯因为秉直劝谏被投入诏狱,李祯与同僚乔岩、给事中徐贞明前往监狱探视他,结果被贬职为长芦盐运司知事。调任归德推官、礼部主事,三次担

  • 有狐·佚名

    ——孤独而高贵的“狐狸”【原文】有狐绥绥①,在彼淇梁②。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③。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注释】①狐:在这里比喻男子。绥绥:独自慢

  •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

    释昙鸾撰问曰:“安乐国于三界中,何界所摄?”答曰:“如释论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何以故?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经曰:‘阿弥陀佛本行菩萨道时,作比丘,名曰法藏。于世

  • 传法正宗记序·朱时恩

    传法正宗记序宋濂表大法之真传。起群生之正信。宜莫如书。然而真丹身毒。相去绝远。梵言华言。重译或殊。况屡遭灭斥之祸。生乎其后者。必搜罗坠逸。徧观会通。然后能定是非之真谀。闻之士苟获窥其一偏。遂执为确然之

  • 卷第三十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嗣雪峰)与保福游山。福问。古人道。妙峰山顶莫即遮

  • 医效秘传·叶桂

    综合类著作。原题清叶桂撰、吴金寿校。三卷。桂有《温热论》已著录。本书是为初学者而作,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全书约五万四千字。卷一载六经图、伤寒纲领、伤寒标本、类伤寒四症及用药法则等内容,后结合温病介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