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蔡挺

  挺字子政,一作子正,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举景祐元年(1056),知滁州,勒停。复起,历知庆州、渭州。熙宁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七年(1074),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卒,年六十六。谥敏肃。

  喜迁莺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垅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猜你喜欢
  汪梦斗·唐圭璋
  吴龙翰·唐圭璋
  郑域·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三十九·吴景旭
  第十二出 私引·李渔
  元诗选三集序·顾嗣立
  柴野愚·隋树森
  甲集第一·钱谦益
  卷五·龙榆生
  卷三十八·唐圭璋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八·佚名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八·陈邦彦
  卷三百九十四·陈廷敬
  卷四百九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回 北阙献俘缯拜赐 西陲告警绖从戎·萧晶玉

    且说高公接得回书,知道家中平安,倒也放心。就知那耶律通甚是凶勇,他那五色神石乃异人传授,念动咒语,打将出来,一变十,十变百,又变千,又变万,无数的石子乱打敌人。交战毕念咒收回,依然还是一块。五六年中,高公与他战过

  • 第十九回 姑妇临朝生暗衅 弟兄佐命立奇功·蔡东藩

      却说窝阔台汗晚年,溺情酒色,每饮必彻夜不休。耶律楚材屡谏不从,至持酒槽铁口以献,且进言道:“这铁为酒所蚀,尚且如此,况人身五脏,远不如铁,宁有不损伤的道理?”忠言逆耳利于行。窝阔台汗虽亦觉悟,然事过情迁,总不免故态复萌

  • 第四回 追失马幸遇良朋 喜乘龙送归佳耦·蔡东藩

      却说帖木真匿身羊毛车内,被那女子一吓,险些儿魂胆飞扬,忙向女子道:“好妹子!你与我羊毛盖住,休被歹人看见,我心内一慌,连手足都麻木不仁了。”应有这般情景,但也亏作书人描摹。女子闻言,急将羊毛乱扯,扯出了一大堆,叫帖木真

  • 第六节 滇行与青蓉行①·老舍

    ①老舍曾写过游记《滇行短记》,详细记载了此行。一、滇行三十年夏,罗莘田先生来到重庆。因他的介绍,我认识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梅先生听到我的病与生活状况,决定约我到昆明去住些日子。昆明的天气好,又有我许多老友,我

  • 一四九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九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直隶总督臣梁肯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补后汉书年表目录·熊方

    钦定四库全书补后汉书年表目录卷一同姓王矦卷二同姓王矦卷三异姓诸矦卷四异姓诸矦卷五异姓诸矦卷六异姓诸矦卷七异姓诸矦卷八异姓诸矦卷九上百官卷九下百官卷十上百官卷

  • 薛修义传·李百药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陰人士。曾祖绍,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祖父寿仁,河东河北二郡太守、秦州刺史、汾陰公。父宝集,定陽太守。修义年轻时奸侠,轻财重义,招召豪猾,如有急难前来投奔他的话,则能收容藏匿。魏咸陽王为司州牧,用修

  • 黄辉传·张廷玉

    黄辉,字平倩,一字昭素,南充人。焦..同年进士。年幼即聪敏异常,对刑律非常熟悉,受到湖广御史的重视。长大后,博览群书。十五岁乡试中举,名列第一,后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当时,私塾课本的文章都用旧有的“翰林体”,李攀龙、王世贞的

  • 卷二十七·王溥

    周广顺二年九月十八日敕:条流禁私盐麹法如后:一、诸色犯盐麹,所犯一斤以下至一两,杖八十,配役;五斤以下,一斤以上,徒三年,配役;五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一、应所犯盐麹,关津门司、厢巡门保如有透漏,并行勘断。 一、刮碱煎炼

  • 管子补注卷十三·刘绩

      心术上第三十六       短语十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心之在体当身之中凡身之运为皆心之所使故象君位】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九窍则各有职司不能以此代彼若百官之有其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心之君处常能

  • 二、百丈野狐·慧开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   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能受持七种受者。以是因缘得生天帝释处。谓天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及家诸尊长。和颜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网明童子菩萨。谓胜思惟大梵天言。善男子。汝说一切凡夫行处。吾于彼行者见有行相。梵天言。善男子。若我有所生处应有行相。问言。梵天。汝若不生云何教化诸众生耶。梵天答言。佛所化

  • 宗镜录卷第七十二·延寿

    夫对登地大士。天鼓演无依印之法门。破外道邪伦。教主述有因缘之正道。既立因依之处。须凭开析之门。未审依处当有几种。答。广有十五依处。略有三依。旦十五依处者。一语依处。二领受依处。三习气依处。四有润依处。

  •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智旭

      古吴藕益沙门 智旭 依律重辑出家受十戒者名为沙弥此翻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唐三藏云室利摩那路迦此翻勤策男寄归传云授十戒已名室罗末尼译为求寂沙弥二字古讹略也今

  • 五宗原序·法藏

    岁乙丑。结夏圣恩禅寺之万峰关。侍关中者四上座。敏致证彻也。居一日。俱整衣作礼而请曰。尝闻诸方尊宿。欲抹杀五家宗旨。单传释迦拈花一事。谓之直提向上。然不知五宗之立。果为谬妄者否。愿赐一言。以通其难。於密

  • 卷十二·佚名

    逆顺二法三法发趣[第一] 非因二法非善三法中之因二法善三法一七二缘非因.非善法而因.善法从因缘生……缘非因.非善法而非因.善法从因缘生……缘非因.非善法而因.善与非因.善法从因缘生…&helli

  • 秦汉神异·佚名

    《秦汉神异》主要选录了秦汉以前的神话故事。若从“志怪小说”这种文体发展的角度说,秦汉以前尚处于志怪小说的萌芽期,神话故事只能称作“准志怪小说”;若从“神话”这种文学样式演变的角度说,魏詈的志怪小说,乃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