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例言

(一)游美回国同学录之刊,其用意有二。一则图游美回国学生间情谊之联络,一则缘国中百度改革,需材孔亟,而患于见闻未周。新学俊彦,无从罗致,至每年回国之游学生,怀才欲试者,又苦于一时无地自见。此册可为互相介识,期于为人择事,为事择人,均能有裨。编者始终未敢失此宗旨,既成取观,亦尚足资参考,备甄择,故迳付手民云。

(一)此册用中文英文合刊,期使中外人士,均得观览。而尤望美国各方,知中国留美归来学生,当此维新建设,千钧一发之会,如何致力,以报宗国也。

(一)册中遇有游美回国学生住址及通信处,其地名仅详中文,而未译成英文,缘其无裨实是,且多窒碍难译之处,至此册出版之迟,则由填寄履历表,往返寄到,甚需时日。又各人照片,因不能悉得,未便遗漏参差,故概不附入。

(一)辱蒙游美回国诸君,以各地留学生团体,职司文牍之人,时寄音书,指示匡勗。此册之成,深赖其力,用志片言,以表谢忱。

(民国六年三月编者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列传第三十二 硃异 贺琛·姚思廉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曲笔第二十五·浦起龙
  卷六十四 南燕录二·崔鸿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王文正笔録·王曾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纪昀
  卷二十四·宇文懋昭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八·佚名
  弁言·佚名
  何承天传·沈约
  张敬儿传·萧子显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序·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 杜审言【字必简襄阳人】 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羣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

  • 本纪第二 高祖下·姚思廉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曰:“皇帝臣霸先,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梁氏以圮剥荐臻,历运有极,钦若天应,以命于霸先。夫肇有烝民,乃树司牧,选贤与能,未常厥姓。放勋、重华之世,咸无意于受终,当涂、典午之君,虽

  • 鸿猷录序·高岱

    余官西曹时吏务希简性复寡交游更不喜饮酒长日索居无事他日欲取读古书乃宦邸苦乏书时时从所知借读不多得顾自思曰孔子不说夏殷之礼而愿学宗周遵时也岂有身通仕籍而不知时政者乎则取 国朝往谍纵观之其历代实录藏诸石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七·佚名

    嘉靖五年八月壬子朔命永康侯徐源奋武营坐营○乙卯命故安昌伯钱承宗子维圻袭爵○升浙江道御史潘仿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南京宗人府经历孙玺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初河南督粮参议王亿通判李思仁因揽头韩继宗及奸民张举侵没官钱

  •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汤济武之豁达语·刘以芬

    汤济武先生于国会解散后,曾出长教育,迨帝制议起,即辞职,移居津门。袁忌之,阴派人监其行动。汤曾雇一童,年约十七八,司应门候客之职,每逢客至,彼必多方探究其来历及与主人关系,主客攀谈,又辄在旁窃听,斥去复来,先生疑之,遂解雇,后乃知

  • 三一 介孚公·周作人

    介孚公本名致福,改名福清,光绪辛未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来改放外官,这里还是散馆就外放,弄不大清楚,须得查家谱,但据平步青说,他考了就预备卷铺盖,说反正至少是个知县。最初选的是四川荣昌县,他嫌远不去,改选江西金溪县。

  • 耻言一·徐祯稷

    徐祯稷篡[祯稷字叔开号余斋江南华亭人明万历辛丑科进士刑部主事历四川按察司副使] 耻言者家居谈说偶识之简者也言之未克行焉庸无耻乎存以备自省亦以示后人犹冀有能释予耻者 或问士之为学奚先余斋曰其忠信乎夫子之教主

  • 四书管窥卷六·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中庸章句序其曰天命之性则道心之谓也 明上文云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可见天命之谓性率性谓道即是道心之谓其曰喜怒哀乐亦人心之谓 辑释亦引之而去其末后二句专以喜怒哀乐为人心窃恐未然愚意喜怒哀乐原扵

  • 卷二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八    宋 卫湜 撰爵人於朝与士共之刑人於市与衆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郑氏曰必共之

  • 春秋讲义原序·戴溪

    汉儒诵其师説曰为人君父者不可不通春秋为人臣子者不可不通春秋至哉言乎汉人颇识此意东宫藩邸命夫惇诲故老名儒师傅授以是学仲舒相江都贯公为河间博士东平中山长沙梁王之傅三传皆有师法而敏防之疏亷直之严素刚之望之尤

  • 卷二十四·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四宋 吕祖谦 撰都人士之什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张丈反】民衣服不贰【音二】从【七容反】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扶又反】见古人也【郑氏曰服谓冠弁衣裳也长

  •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管仲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呼呜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故主虞而安,吏

  • 卷十九之上·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九之上 明 何楷 撰 周平王之世诗三十四篇 瞻彼洛矣纪东迁也【按史周幽王十有一年申侯与犬戎入寇戎弑王于骊山之下郑桓公友死之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时

  • 原序·王质

    诗总闻原序宋雪山王先生诗説二十卷其家椟藏且五十年未有发挥之者临川贰车国正韩公摄守是邦慨念前莗著述不可湮没乃従其孙宗旦求此书锓梓以广其传命工经始而日强分符来此公余因取读之其删除诗序实与文公朱先生合至于以

  • 孟子卷二·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指归净土·印光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1],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2]。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

  • 圣宝藏神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说祈祷圣宝藏神之仪轨。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