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鞞兰若黄竹园。彼时鞞兰若婆罗门。年老耆宿命趣后世。生年百二十。手执杖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劳。世尊面相慰劳已。柱杖世尊前立。鞞兰若却住一面已。白世尊曰。此瞿昙。我闻沙门瞿昙年幼学亦初。谓有大沙门婆罗门。彼来到亦不随时恭敬。亦不从坐起而不请坐。此瞿昙。我不然可汝。此婆罗门我亦不见天及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众天及人。令如来恭敬从坐起而请者。此婆罗门。谓如来若恭敬从坐起者。彼人头破为七分。此沙门瞿昙。但懈怠慢。此婆罗门。有方便我可有慢。不如汝所说。此婆罗门。有色之味声之味香之味细滑之味。是如来已尽已知断除根本。当来恐怖不复生法。此婆罗门。有是方便令我有慢。不如汝所说。沙门瞿昙。无有恐怖。此婆罗门。复有方便。令我无有恐怖。不如汝所说。谓婆罗门诸有色恐怖声恐怖香恐怖味恐怖细滑恐怖。彼如来已尽已知断除根本。当来恐怖不复生。此婆罗门。有是方便令我无有恐怖。不如汝所说。此沙门瞿昙。不复入胎。此婆罗门。有方便令我不入胎。不如汝所说。此婆罗门。诸有沙门婆罗门。当还于有入于胎。我已尽已知断除根本。当来恐怖不复生。我说不入胎。此婆罗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复还入有于胎。已尽已知断除根本。当来恐怖不复生。我不入胎。此婆罗门。有是方便令我不入胎。不如汝所说。复次婆罗门。我者于世皆有愚痴乐于愚痴为愚痴所缠裹。我初分别法。我于众生最在前说。犹若婆罗门有鸡产。或十或二十卵。以时随时在上伏。以时随时伏。以时随时转侧。谓彼鸡有所行。彼在卵中。以嘴以足破卵已。安隐自出。是彼初之行。如是婆罗门。为愚痴所缠裹以愚痴为阴覆。我初分别法。我于众生最上说。此婆罗门。手抱草至道场树下。到已于道场树下以草敷之。依敷尼师坛结加趺坐。要不破坐至成有漏尽。此婆罗门。我不坏坐至有漏尽。此婆罗门。于淫解脱。于诸恶不善法得解脱。自觉自行得爱喜。于初禅正受住。此婆罗门。我于彼时得初思惟。见法安乐住有乐行。不失安隐住乘于涅槃。此婆罗门。息自觉自行。内有信乐意应一心。无觉无行得定欢喜。于二禅正受住。此婆罗门。于彼时得二思惟。见法安乐住乐行。不失安隐住乘于涅槃。此婆罗门。爱喜无染。作于护意念等知。身得安乐。谓圣所观所护念安乐住。于三禅正受住。此婆罗门。我于彼时得三思惟。见法安乐住乐行。不失安乐住乘于涅槃。此婆罗门。止乐止苦弃前欢喜爱灭。无苦无乐护意清净。于四禅正受住。此婆罗门。我于彼时得四思惟。见法安乐住乐行。不失安乐住乘于涅槃。此婆罗门。以此三昧意清净白无有结。除诸结柔濡行。常住不变异。念宿命智为证以自御意。此婆罗门。有行有说。念无量宿所受。若一生二生百生千生。若一劫半劫无量诸劫。彼彼众生字是姓是。作性如是。食如是。苦乐如是。命长短。此间终生彼间。彼间终生此间。在此间字是姓是。食如是食。命如是长短。此婆罗门。我于彼时于夜半得初圣明。本无放逸行。今为定行。谓无智灭智得生。闇冥除明得生。无明尽明得成。谓念宿命明智为证。此婆罗门。以三昧意清净白无有结。除诸结柔濡行。常住无变异。得天眼智为证以自御意。此婆罗门。我以天眼见清净出过于人。众生生者终者。有好有恶有妙有丑。生善处恶处。随众生所作行。我知如真。此众生与身恶行俱。口恶行俱。意恶行俱。圣所不美。邪见与邪见俱。彼因彼缘。彼身坏死时生恶趣泥犁中。有众生身与善俱口善行意善行。信有善行。等见与等行俱。彼因彼缘。彼身坏死时生善处天上。此婆罗门。我于彼时于夜过半。得二明。本无放逸行。今得定行。谓弃无智得于智。闇得除明得成。无明尽得有明。谓得天眼明智为证。此婆罗门。我以此三昧意清净白无有结。除诸结柔濡行。常住无变异。有漏尽智为证明。以自御意。此婆罗门。有此苦知如真。苦习苦尽苦尽住处。知如真。此有漏有漏习有漏尽有漏尽住处。知如真。彼知彼见。漏有漏意解脱。有有漏。痴有漏意解脱。解脱已得解脱知。生以尽。梵行以成。所作以办。名色已有。知如真。此婆罗门。我于彼时夜欲晓得于三明。本无放逸行。今得定行。无智尽得有智。无明尽得有明。谓有漏尽智为证得明。此婆罗门。谓有等说而说无愚痴。人生世间于众生鲜得离苦乐。此婆罗门。有说我等而说。何以故。此婆罗门。我非愚痴人出于世于此世间最为妙无有苦乐。于是鞞兰若婆罗门放杖著地。头面礼世尊足。在世尊前赞世尊。世尊为最世尊为妙。世尊为最妙。世尊无与等。无有与世尊等者。世尊无有患。世尊于人亦无恚。此世尊。我今自归法及比丘僧。惟世尊我今持优婆塞从今日始尽命离于杀。今自归。佛如是说。鞞兰若婆罗门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猜你喜欢
   第十九則 俱胝惟豎一指·胡兰成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应尽还源品第二·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五卷·佚名
  佛学研究丛书序·太虚
  卷三十九·佚名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四·道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八·欧阳竟无
  卷三十一·佚名
  示临终切要·印光
  卷第五十六·佚名
  优陂夷堕舍迦经·佚名
  圆通缘德禅师·惠洪
  山庵杂录卷之上·无愠
  一贯别传目录·吹万广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281_1 【长至日上公献寿】崔琮   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   五夜钟初动,千门日正融。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   率舞皆群辟,称觞即上公。南山为圣寿,长对未央宫。   卷281_2

  • 提要·陈岩

    【臣】等谨案九华诗集一巻宋陈岩撰岩字清隠青阳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遂隠居不仕筑室于所居髙阳河日啸歌其内出则遍游九华之胜至一处则作一诗纪之名九华诗集前有至大戊申同里方时发序称以山之东西绘为图本绣入于梓与

  • 卷五·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五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江淹古体【文选李善注本作古离别五臣注本作古别离案文通杂拟三十首皆拟古之作不此首独题古体检艺文类聚收此诗题曰拟古杂体似误以三十首之总题为第一首之本题而本题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

  •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赵尔巽

      姚启圣子仪 吴兴祚 施琅朱天贵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

  • 卷四·孔克齐

    四民世业黄山谷曰:「四民当世其业,读书种子尤不可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可名世矣。」此石刻在荆溪岳氏,后为显亲寺僧有大方厓所得,石背刻一诗云:「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穉乳。鞭捶公私急,醉眠听秋雨。」皆山谷诗也。至正丙申以后,寺毁

  • 一○五一 谕承办《日下旧闻考》等书之总裁等官着分别加级纪录·佚名

    一○五一 谕承办《日下旧闻考》等书之总裁等官着分别加级纪录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初六日初六日丁巳。吏部奏四库馆承办《日下旧闻考》、《契丹国志》、《明唐桂二王本末》、《河源纪略》,方略馆承办《满洲源流考》并《

  • 谢承后汉书卷一·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灵帝纪○○一灵帝善鼓琴,吹洞箫〔一〕。(孙。王。汪)──御览卷五八一○白帖卷六二 〔一〕天游按:隋书经籍志曰谢承书「无帝纪」。孙志祖据此云:「谢书无本纪,此及伏后二条,当是志传中语。」然汪辑有灵帝纪、伏后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五十一明 俞汝楫 编列传尚书崔亮崔亮字执夫直隶藁城人洪武元年授中书礼曹主事迁济南知府以母忧起复为礼部尚书癸未诏定官员亲属冠服之礼亮於内外官员父兄伯叔子孙弟侄及隶卒军士等制各定有差

  • 卷二十·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五城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五城国朝官制巡视五城科道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弹压地方厘剔奸弊凡中东南西北五城分莅而治之中城辖中西中东二坊东城辖崇南朝阳二坊

  • 卷七·佚名

    尚清王童名:眞仁尭樽金。神號:天續之按司添。明弘治十年丁巳降誕。歳十一,領中城,稱中城王子。父:尚眞王【尚清係第五子】母:華后妃:思眞錢金按司加那志,號月江【毛氏兼城之女。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六月十三日薨,生壽不傳。葬于玉

  • 卷四十八【礼节图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八【礼节图四】特牲馈食礼筮日图案郑以子姓为子之所生敖以子姓为主人之子一也敖氏谓子姓兄弟当以亲疏为先后据经先子姓后兄弟其亲疎先后已判然矣据下

  • 万善先资集卷三·周梦颜

      辨惑篇  释生物养人之疑(凡六辨)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淩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

  • 心 之 研 究·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县前川中学讲──中国文“心”之一字,含义最广。通常之心字,多指吾人身中之肉团心而言,然此肉团心不过专司人身血液之流行,其本质为一物体,于空间占一位置,其时非永久不变坏,此非佛法上之所谓心。近代人

  •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佚名

    大唐沙门释义净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百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人中大龙一生补处。尔时世尊在一树下。于胜妙座加趺而坐。于大众中普

  •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吠多梨印成就句召仪轨分第六  复次焰鬘得迦明王根本十七字大明。名吠多梨秘密心印。能于焰鬘得迦大无畏明王作大欢喜。彼持明者或于禁缚之地或尸陀

  • 麟台故事·程俱

    宋程俱撰。五卷,首一卷。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官吴江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著有《北山小集》等。此编约当绍兴元年(1151)成书。作者绍兴元年任秘书省少卿时,采

  • 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略称弥勒成佛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在弥勒经中具有最完整之型态,内容亦最丰,故冠以‘大’字。内容记述佛陀因舍利弗之问,在摩伽陀国波沙山说弥勒出世之时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