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寿王经

一卷,失译。说长寿王之因缘。附西晋录第二出,说佛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贪王伐之,誓不与战。同子长生逃出,后愍贫人来乞,随之而见贪王。王即杀之,杀时,诫子慎勿报怨。子奉遗命,欲报仍止。

《长寿王经》全部章节目录

(1)长寿王经

猜你喜欢
  分别布施经·佚名
  是法非法经·佚名
  添品妙法莲华经·佚名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佚名
  见正经·佚名
  十八泥犁经·佚名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诸佛要集经·佚名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智圆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佚名
  坐禅三昧法门经·佚名
  续古今译经图纪·智升
  道安法师念佛赞·佚名
  诸经要集·道世
  贤首五教仪开蒙·续法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古今体八十首【甲辰二】甲辰春帖子木德方生甲龙光正见辰祥占月几望【正月十四日立春】节应气回春撰吉幸江南青旗跸路探悉新逢已盛【是日辛巳时立春为正月节】春

  • 卷七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目録牧养类书鼂说之考牧图後【宋苏轼】伯时彭蠡春牧图【宋黄庭坚】李唐春牧图【元任士林】题放牧图【元丁立四首】题耕牧图【元郑允端】题韩干野牧图【明张凤翼】题竹石牧牛【宋黄

  • 卷十九·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九侯官陈衍辑钱惟善卢琦孔皖李孝光张翥成廷珪陆仁高明谢应芳吴师尹方子京陈高周志远郑玉陈谦◆钱惟善惟善字思复,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有江月松风集。南濠诗话:钱思复尝赴浙江省乡试,时出浙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张廷玉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六·王祎

    【宋髙祖武皇帝刘裕永初元年魏太宗明元皇帝泰常五年 燕冯跋太平十二年秦乞伏炽磐建元年 西凉李恂永建元年 北凉沮渠蒙逊始九年 夏赫连勃勃真兴二年】解题曰欧阳脩正统论絶晋于建兴而复不与魏阮逸作元经絶南于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国会之双包案·刘以芬

    自庄周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语,于是世人多误以社会为无真是真非,遇事之有利于己者,辄强词主张以求幸胜,而天下遂愈多事矣。如民国八年之发生所谓国会双包案,亦其例也。 忆当民六段(瑞祺)内阁废弃旧国会,依据其所颁布

  • 世家卷第十九 高丽史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毅宗三。○(己丑)二十三年春正月戊午朔王受朝贺代制臣僚贺正表宣示宰枢近侍国学文臣。 于是禁内六官文臣等奉表贺御制王喜赐酒果以行头

  • 南唐书卷四·马令

    宋 马令 撰嗣主书第四十有四年春正月遣司空孙晟礼部侍郎王崇质奉表于周辞益卑服削去帝号天子犹不答留晟等弗遣钟谟请归取表尽献江北之地天子许之遣崇质德明还始赐江南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歩多艰六纪于兹分鼎峙自为声

  • 刘安世传·脱脱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父亲刘航,进士及第,历任虞城、犀浦知县。虞城多奸猾之徒,喜欢掠夺盗窃;犀浦百姓懦弱而驯服。刘航为政,宽猛缓急不同,两县都太平。任宿州知州。监督相伴西夏使臣,使臣多所要挟请求,执礼不恭敬,而且想穿皮衣饰

  • 108.扶不起的阿斗·林汉达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

  • 卷十八 十八之二·孔颖达

    《桑柔》,芮伯刺厉王也。芮伯,畿内诸侯,王卿士也,字良夫。○芮,如锐反,国名。[疏]《桑柔》十六章,上八章章八句,下八章章六句。○笺“芮伯”至“良夫”。○正义曰:《书序》云:“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武王时也。《顾命》

  • 善护品第三十二·佚名

    菩萨布施济贫乏,令得富盛度苦恼。果报永灭饿鬼趣,及得断除诸烦恼。持戒远离畜生趣,舍八非念得正念。忍辱当得最上色,如金世间悉爱乐。精进善法获无边,所有功德不可荆修行禅定离五欲,从等持得神通明。智获无边佛法藏,慧了诸法

  • 扈从西巡日录·高士奇

    一卷。清高士奇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迹,人物风土,皆考源流,颇为详核。而康熙帝所

  • 雍正广东通志·郝玉麟

    广东地方志。清郝玉麟等监修,鲁曾煜等编纂。六十四卷。玉麟,奉天镶白旗人,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东总督。曾煜,浙江人,官翰林院庶吉士。广东地处岭南沿海澳区,汉魏以还舆图可考。明有戴璟、郭棐、谢肇淛、张云

  • 诗本义·欧阳修

    北宋欧阳修撰。全书十六卷,对《诗经》诸篇先以“论曰”为题,畅言前人之说,然后以“本义曰”表明作者对各诗主旨的看法。又以时世论、本末论以及豳、鲁、序三问阐述对个别诗篇及诗序的看法,书后并附《诗图总序》及《亡

  • 孟子外书·孟子

    相传今本《孟子》七篇之外尚有四篇,称为《外书》。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汉代流传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