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元诗纪事卷十九

侯官陈衍辑

钱惟善

卢琦

孔皖

李孝光

张翥

成廷珪

陆仁

高明

谢应芳

吴师尹

方子京

陈高

周志远

郑玉

陈谦

◆钱惟善

惟善字思复,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有江月松风集。

南濠诗话:钱思复尝赴浙江省乡试,时出浙江潮赋,三千人中皆不知钱塘江为曲江,思复独用之,盖出枚乘七发。考官得其卷大喜,寘于前列。思复归,乃构曲江草堂,暮年自称曰曲江老人。

诗谈:钱惟善钟湖山之秀而发于诗,故多秀句。

江月松风集序:钱思复所作特妙,未尝不议论,而不宋于议论,未尝不景物,而不晚唐四灵于景物,亦浣花溪上见白头乱发两耳人耶。

西湖竹枝词

○西湖竹枝词

阿姨住近段家桥,山妬蛾眉柳妬腰。黄龙洞前黑云起 【 黄龙洞前 西湖竹枝集作「东山井头」。】 ,早回家去怕风潮。

归田诗话:钱思复以浙江潮赋得名,起句云:「维罗剎之巨江兮,实发源于太末。」试官喜之,遂中选。盖满场无知罗剎为浙江别号者。复作西湖竹枝曲云云。先伯元范戏之云:「此段家桥创见,却与罗剎江不同也。」盖西湖断桥以唐人诗「断桥芳草合」得名,亦谓孤山路至此而尽,非有所谓段家者。

○句

笠泽水寒鱼尾赤,洞庭霜落树头红。  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

归田诗话:思复号心白道人。张氏据吴,遂不仕,退居吴江筒川。与杨廉夫唱和,有句云云,盖感时事也。

生前母应金钱梦,死后人称铁笛仙。

霏雪录 【 按:此条引自刘绩霏雪录(古今说海本),原误题「雪霏录」。】 :杨廉夫先生之母夫人,尝梦神人授金钱一枚,遂娠先生。先生卒,钱君思复作挽诗云云。

◆卢琦

琦字希韩,惠安人。登至正二年进士第,官至永春县尹,调宁德。

○句

岚气满林晴亦雨,溪声近驿夜如秋。  潮生远浦孤帆小,雨过苍崖古木寒。  小桥跨涧村舂急,老树吹花野店香。  暮云松径僧归寺,夜雨篷窗客在船。  门掩落花春去后,梦回残月酒醒时。梧叶几番深夜雨,梅花一树短篱霜。

笔精:卢圭斋所著有圭斋诗集,岁久弗传。近惠安庄户部征甫搜而梓之,误入雁门萨天锡诗六十余首。萨诗世有传本,校者一时未之考耳,亟当厘正,不然恐以圭斋为齐丘之盗化书也。卢诗自佳,如云云,清典可咏。元诗多纤弱,若圭斋者,实有唐调者也。

◆孔皖

皖字子充,至正壬午乡贡,授宗文书院山长。官至照磨。

乱后

○乱后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浙江通志:山长秩满,归隐居养亲。有经略使至,延见,上政略五篇,言天下利害,使嘉纳之。授浙阃照磨使,辅周嗣德守御。元亡不复仕。有诗云云。

◆李孝光

孝光字季和,温州乐清人。至正初官秘书监丞卒。

诗薮:李孝光古诗歌行,豪迈奇逸,如惊蛇跳骏,不避危险。当时语云「前有虞、范,后有李、杨」,谓廉夫也。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

太乙真人歌题莲舟图

送僧朴庵用柯敬仲韵

大星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 【 一作为许生作。】

箕山之阳兮,其木樛樛,箕之冢兮,白云幽幽。 【 乾坤清气作「箕之冢兮,白云悠悠,箕之阳兮,其木樛」。】 彼 【 一作「夫」】 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 【 一无「我」字。】 兮,其路无田。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大雅集:铁雅评曰:善作琴操,然后能作古乐府。和余操者,李季和为最,其次夏大志也。

○太乙真人歌题莲舟图

银河跨西海,秋至天为白。一片玉夫容,洗出明月魄。太乙真人挟两龙,脱巾大笑眠其中。凤麟洲西与天通,扶桑乃在碧海东。手把白 【 一作「绿」。】 云有两童,掣嬲二鸟开金笼。

大雅集:铁雅评曰:此作乃是李骑鲸也。孰谓此老椎钝无爽气邪?「二鸟」作日月看。

○送僧朴庵用柯敬仲韵

月行天中央,天高如屋极。中有雪色兔,下土人不识。我曾摩其顶,仙吏睨我侧。世人乞毫光,密如雾雨塞。蹴踏河汉摇,汹涌若秋汐。是谁知此奇,南有弥天释。去去不复念,令人泪横臆。

梧溪集:僧惇朴庵,黄岩人。壮游金陵,与五峯李孝光并受知梁王。一日,公引柯九思见,柯以写竹遂亲幸。王即位,独召用柯。李后送公诗云云。若不能无慨者

○大星

大星在天小星落,城头乌乌吹画角。津吏击鼓河上船,行人草草居人怜。男儿堕地弧矢愿,南北东西君莫怨!

诗薮:雄浑流丽,步骤中程。

◆张翥

翥字仲举,晋宁人。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有蜕庵集。

归田诗话:至正初,为集庆路学训导。御史下学,点视廪膳,邻斋出对云:「豸冠点馔。」是日,适用驴肉,仲举戏续云:「驴肉作羹。」御史闻之大怒,欲逮捕之,仲举乘夜逃奔扬州。

西湖游览志:张仲举翥,其先晋宁人。父为杭州钞库副使,因家焉。翥少时豪放不羁,好蹴踘,喜音乐,父忧之。一旦翻然易辙,闭户读书。从仇仁近学,以诗文名海内 【 按:此条实引自西湖游览志余卷十一。】 。

寄浙省参政周玉坡

西湖冰合

萤苑曲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

赋中书左曹小瀛洲

七月廿九日

挽忠襄王

○寄浙省参政周玉坡

天子临轩授钺频,东南无地不红巾。铁衣远道三军老,白骨中原万鬼新。义士精灵虹贯日,仙家谈笑海扬尘。都将两眼凄凉泪,哭尽平生几故人。

辍耕录:此至正辛丑间,张蜕庵承旨在都下寄浙省周玉坡参政诗也。夫翰苑词臣而寓言如此,则感时之意从可知矣。

○西湖冰合

西湖雪厚冰彻底,行人径度如长川。风吹盐池结阴卤,日射玉田生暖烟。鱼龙穴里寒更缩,鸥鹭沙头饥可怜。安得长冰通沧海,我欲三岛求神仙。

委巷丛谈:元至正间,西湖冰合。故老云:六十年前,曾有此异。张仲举赋诗云云。

○萤苑曲

杨花吹春一千里,兽舰如云锦帆起。咸洛山河真帝都,君王自爱扬州苑。军装小队皆美人,画龙鞯汗金麒麟。香风摇荡夜游处,二十四桥珠翠尘。骑行不用烧红烛,万点飞萤炫川谷。金钗歌度苑中来,宝帐香迷楼上宿。醉魂贪作花月荒,肯信战剑生宫墙。斓斑六合洗秋露,尚疑怨血凝晶光。至今落日行人路,鬼火狐鸣隔烟树。腐草无情亦有情,年年为照雷塘墓。

诗薮:雄浑流丽,步骤中程。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

危亭突兀载鳌头,俯视沧溟一勺浮。龙伯衣冠藏下府,梵王台殿起中流。扶桑夜色三山日,滟滪江声万里秋。老我惜无吞海句,但磨崖石记曾游。

○赋中书左曹小瀛洲

东曹地迥集名郎,宛是仙家紫翠房。阊阖上通天只尺,蓬莱移出海中央。金波日暖浮鳷鹊,玉树春浓下凤凰。几度梦回清夜直,此身如在五云乡。

诗薮:全篇整丽,首尾匀和。

○七月廿九日

此丑今方殛,京城蹀血新。也知天悔祸,谁谓国无人?胜气腾龙虎,沈机动鬼神。大庭亲命诏,终夜在延春。

元诗选:此诗为孛罗帖木儿作。孛罗之入京师,使仲举草诏,不从,尝作自誓诗曰:「此丑行当殛,吾身敢顾危?要看夺笏处,正是结缨时。万古千秋在,皇天后土知。寸心三尺简,肯愧史卑词!」与此诗是一时作也。

○挽忠襄王

圣主中兴大业难,元戎报国寸心丹。军中诸将惊韩信,天下苍生望谢安。羽檄北来兵气肃,楼船南下海波寒。老臣拟直词林笔,细传成功后代看。

元诗选:忠襄王谓察罕帖木儿也。察罕起兵沈丘,悉平河南、山东诸处红巾。至正壬寅,为田丰、王士诚所刺。先是,有白气如索,起危宿,贯太微垣,太史奏山东当大水。顺帝曰:「不然,山东必失一良将。」即驰诏戒察罕勿轻举。未至,而已及难矣。

○句

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

诗薮:云云。张仲举诗也。李于鳞一联云:「春流无恙桃花水,秋色依然瓠子宫。」实用张语而意稍不同。

半生悬磬室,万事缺壶歌。  积阴霾日月,愁色满江湖。  露花迎夕敛,风树借秋凉。  宁为伏剑死,不作倒戈攻。  四郊多壁垒,万里半烟尘。  词人歌蟋蟀,军士叹蟏蛸。  龙伯衣冠藏下府,梵王台殿起中流。  露下远山皆落木,风来沧海欲生潮。  千嶂晚云原上合,两河秋色雁边来。  云移雁影沈江树,雨带龙腥出海涛。  方惊掘地双鹅起,即见浮江五马来。  金波夜永浮鳷鹊,玉树香浓下凤凰。 【 详傅若金下。】

   

◆成廷珪

廷珪字原常,芜城人。有居竹轩集。

居竹轩诗集:郜肃序:向在扬州,识成君原常,虽居于市廛,而植竹庭院间,绰有山林意趣,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其交游则仲举张公为忘年友,故其诗之音律体制,盖有得于仲举者多焉。

居竹轩诗集:张翥序:余在广陵时,尝与君游乎山僧野士之寓。或临大江,眺羣峯,或升蜀冈,坐茂树,未尝不诗是作也;其或风日之朝,灯火之夕,樽俎前而几杖后,未尝不诗是谈也。

○送余廷心翰林应奉

枫叶萧萧江已秋,吴船三日住扬州。靛花深染青绫被,云叶新裁紫绮裘。征驿马嘶风满树,别筵人散月当楼。明年春雁将书去,人在蓬瀛第几洲?

诗薮:全篇整丽,首尾匀和。

○题宋徽宗白头翁图

栀子红时人正愁,故宫衰草不胜秋。西风吹落青城月,啼得山禽也白头。

笔精:宋徽宗绘画,题咏者多含讥刺。元成廷珪题白头翁图云云。

◆陆仁

仁字良贵,河南人,寓居昆山。有干干居士集。

菽园杂记:西湖竹枝词,南北名士属和者凡一百二十二人。吴郡士二十六人,而昆山在列者一十一人。其间最有名,时称郭、陆、秦、袁,谓羲仲、良贵、文仲、子英也。陆本昆山太仓人,其称河南,盖姓氏郡望耳。

天马歌

○天马歌

于穆世祖肇王迹,受天之庆大命集。神寓鸿图大无及,功烈皇皇共开辟。四方下上沛流泽,列圣相承缵丕绩。哲王嗣位建皇极,大臣弼辅尚禹稷。礼乐制度靡有隙,六府孔修万姓怿。天子圣德于昭共,念承皇祖心弗宅。日月同明天地廓,绝域穷陲归版籍。万国贡献岁靡息,琛瑶瑰异陋金锡。岂须征讨费兵革,文怀远人尽臣服。至正壬午秋之日,天马西来佛郎国。佛郎之国邈西域,流沙弥漫七海隔。浪波横天马横涉,马其犹龙弗颠踣。东逾月窟过回纥,陆地不毛千里赤。太行雪积滑如石,电激雷奔走飙歘。四年去国抵京邑,俯首阙廷拜匍匐。帝见远臣重怵惕,慰劳以酒赐以帛。远臣牵马赤墀立,金羁络头朱汗滴。房星下垂光五色,肉鬃巍巍横虎脊。崇尺者六修丈一,墨色如云踶两白。天闲骐驎俱骏骨,天马来时皆辟易。骕■〈马麦〉屈乘未足惜,大宛渥洼斯与敌!穆王八骏思游历,汉武穷兵不多得。天马自来征有德,史臣图颂永无斁。再拜歌诗思彷佛,愿帝爱贤如爱物。更诏山林访遗逸,□□治化齐尧日。帝业永固保贞吉,天子万寿天降福。

西湖竹枝集:诗学有祖法,清俊奇伟,如佛郎国进天马颂、水仙庙迎送神辞、渡黄河、望神京诸篇,缙绅先生莫不称道之。

◆高明

明字则诚,永嘉平阳人。至正五年中第,授处州录事,辟丞相掾。入明不仕。有柔克斋集。

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

题青山白云图

○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

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内廷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父子一门甘仗节 【 仗节 「仗」,辍耕录卷三、西湖游览志卷九作「伏」,似当从。】 ,山河万里竟分支。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辍耕录:读此诗而不堕泪者几希。

西湖游览志:岳坟诗,赵子昂支韵难和,徐孟岳和云云。高则诚云云 【 按:西湖游览志卷九仅录子昂诗及徐、高和诗,此条所述,实出西湖游览志余卷七,然志余未录全诗。】 。

○题青山白云图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茅堂早起无他事,去看溪南新水生。

自跋:此余往日在越中录寄倪君仲权之诗,今十余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则亦当供酱蒙矣。仲权乃装潢为卷帙,列之于诸名胜间,矧当时事轇轕,世方以斯文束高阁,而仲权于朋友之片言只字亦无遗弃,亦可见其好尚之清,交道之厚,而不为世变所移者也。惜也,予之学问名位,视往日不少加进,徒负故人期待之意耳!展卷一览,慨叹不已,因书于左方,以自警云。永嘉高明。

○句

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

萚石斋诗集:观敦交集册子自注:元季明初,上虞魏寿延仲远辑其三十年所友人酬赠之诗也。凡七十六首。郑彝乙巳句:「乱离时世全高洁,淳朴山川似古初。」王璛至正廿五年句:「也应清旷风尘外,谁道边城尚绎骚。」乙巳即廿五年。他如凡涉忧乱者,当在辛卯,赵俶和入邑感怀云:「闭户十年方入城。」当在庚子后。至高明云云,当在廿七年丁未后。是年,明祖破平江,方国珍降,浙东西甫宁静也。

◆谢应芳

应芳字子兰,武进人。至正初,举为三衢书院山长。入明不仕。有龟巢稿。

龟巢稿:余诠序:先生之门人王着集先生之诗锓诸梓,先生摘其诗之什一与之,凡若干卷,名龟巢摘稿 【 按:龟巢稿(四部丛刊本)余诠序无「先生摘其诗」以下诸语。】 。

明史:隐白鹤溪上,构小室,颜曰龟巢,因以为号。

过吴江三高祠

严将军战马歌

宜山谣

○过吴江三高祠

三高祠前秋水波,客来吊古悲且歌。季鹰鲁望桑梓敬,蠡也笾豆理则那。生为越人身相越,百计谋吴吴乃灭。真忧乌喙将无情,兔死狗烹肝脑裂。飘然携手湖海游,捧心人与同扁舟。越人夸功铸金像,于吴孰曰非仇雠!行装重宝久弥厚,清高之风绝何有。奉尝堪笑木肠儿,忍睹荒台麋鹿走!江风肃肃枫叶寒,扣舷折我青琅玕。灵胥怒挟海潮起 【 怒挟 「挟」原作「抉」,据龟巢稿卷三改。】 ,殷若雷鸣过雪滩。

南濠诗话:三高祠在吴江长桥南,中祀越上将军范蠡、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赠右补阙陆龟蒙。毗陵谢应芳尝上书行省,欲去范蠡像,会世变弗果。

○严将军战马歌 【 并序】

至正乙未春,常多盗,省府调兵捕之。浙东宣慰司元帅严公来总军事,未几,无锡平,移军武进。一日,捣本富庄贼巢 【 本富庄 龟巢稿卷二作「来富庄」,下摘稿序作「禾富庄」,未知孰是。】 ,军中失二马。明日,贼乘之抗官兵烈塘上。二马闻金鼓来奔,贼控勒不能止,遂堕地,马立踶杀之,官兵大捷。故烈塘之民咸神其事,俾余作歌以美之。

往闻齐军夜路迷,老马前导人追随。又闻的卢跃檀前,汉业复立西南陲。古来良骥称有德,未有骁腾能杀贼。将军两马驮贼来,云雾四起生风雷。红绡帕首尔何物,霜蹄一踣成飞埃。军前认主鸣且舞,惊倒熊罴与貙虎。羣凶胆落不敢追 【 不敢追 原作「敢□追」,据龟巢稿改补。】 ,官军凯还槌大鼓。马兮马兮诚有功,须知感物由元戎。将军接迹武惠功,煌煌史册书勋庸。尔马名示垂无穷。

摘稿序云:至正乙未春,浙东宣慰司元帅严公某统兵捕寇,过浙西。秋八月,兵驻烈塘。一日,遣兵捣禾富庄贼巢,失一骑士。既而贼乘马出拒,其马望官军来奔,贼坠地,马踶杀之,贼众惊溃,官军大捷。以马诣帐前白事,时余适在公座中,闻而喜之,故有是作。

摘稿诗云:将军武惠之嫡孙,帐前甲骑多如云。一骊偶尔堕贼窟,背驮贼渠来策勋。沫流两吻喷白雪,光烁双瞳夹经月。雷奔电激烟雾随,望我旌旗驰踣贼。渠方命堕铁蒺藜,骊□岏之成粉韲。贼曹瓦解争纳款,我军凯歌归马嘶。古来良骥称有德,未有骁腾能杀贼。吕家赤兔项家骓,骨朽犹当有惭色。将军报国秉精忠,安知马亦肝胆同。他年太史作佳传,宜亦牵连书乃功。

○宜山谣 【 并序】

广东南丹诸州,民僚杂居,素号难治。洪武初,朝命设官置司安抚之,山东尹明善实在僚选。凡所司事,知无不为,为无不达,莅官再期,多善政。后四年,有客自广西来者,传其事甚详。余乃摘其大者,作宜山谣七篇。

苗瑶地连交趾,咸籍为民,且为除其凶号,人悦之。作椎髻舞。

椎髻舞,击铜鼓,浅蛮生蛮皆安堵。卖刀买鉏犂,衔恩人鸟语。犷俗驯,恶俗去,岂弟君子吾父母。

沿边旧置七十五屯 【 七十五屯 龟巢稿卷四作「屯十五」。】 ,瑶为长,每羣聚,为诸州害。今罢之,民乃安。作除虎窟。

除虎窟,虎皆散亡龙睡穴。湖南海北广东西,千里如今无白骨。无白骨,人何忧?每每旧屯田,年年稻花秋。我所思兮,龙江水流。

兵后洊饥,发官廪,活宜山数万口,民德之。作枯桑。

枯桑枯桑,徒为我薪。煮石弗糜,曷以食人?廪发于官,我命乃续。谁其主之?伊人如玉。伊人如玉,孚及豚鱼。诏我妇子,偿粟勿渝。厥粟固偿,厥德靡忘。我怀伊人,于羹于墙。

覃国大、韦仲海等世为土豪,与溪蛮洞瑶相表里,反侧不一。公以计擒杀之,民大快。作霹雳斧。

霹雳斧,行天诛,百灵奔走羣丑除。磔枭獍,醢■〈豸契〉貐,招徕角端舞驺虞。日月两山明,畏境成康衢。

宜山莫天护虎踞一方,公言之方伯,徙和州,民乐之。作坎井蛙。

坎井蛙兮渤澥,偷生虾蚬门,怒腹气何在?长鱼跋浪欲吞舟,竟作任公雪花鲙。蛙乎幸偷生,有愧输芒蟹。前度放蛙人,今日恩如海。

僚蛮负固,税久不供,而良农病于重敛,今均之,视前赋减什五六,恩不能忘。作生子以尹名。

生子以尹名,有田须力耕。昔忧公租重,今喜公租轻。穷阎杼轴具,当路钧衡平。焦冥覆盆下,覩此白日明。

革命之初,公以安边事屡白相府,民怀之。作鞍马劳。

鞍马劳,肉消髀,广西一去二千里。借箸筹边丞相喜。两年单骑八往还,青草黄茅瘴烟里。鞍马劳,有如彼,不负公,不掠美。一寸忠丹报天子。 【 龟巢稿】

◆吴师尹

师尹字萃乐,永新人。至正八年登第,官吉州永丰县丞。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

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东风杜宇三月三,五云望断春无绿。墨花煌煌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扬帆昔走仪真船,手持鳌柱擎南天。间关岭海血洒檄,回首家国随飞烟。六宫粉黛黄埃里,汉火无烟吹不起。全躯肯效褚渊生,嚼舌甘为杲卿死。蓟门碧草春凄凄,为官不换西山薇。哀吟一曲肝肠裂,劲气万丈蛟龙飞。当年恨杀葛岭贼,恨不刳心饮其血。堂堂忠义行宇宙,白日青天照遗墨。再拜酬公金屈巵,有酒不读兰亭诗。

右吾乡先生吴公所作,所以景仰丞相极至,而又兼得其仪容髣髴者也。少尝喜诵之。丞相尝以弟璧之子为嗣,其后元末仕为海北道廉访副使,卒葬郁林州,子孙因家焉。余先高祖与丞相兄弟同时,书札往来,存者甚多。今来郁林,见良锡,廉访之子也,乃写诗以归之。吉水解缙书。

◆方子京

子京字□□,分水人。

鉴湖风月

○鉴湖风月

贺仙归去隐沧浪,万顷晴波一镜光。龙瑞尚存古时迹,鸿禧犹带晋余芳。两堤杨柳三更影,千树芙蕖五月凉。后数百年无问处,云山烟水共苍茫。

浙江通志:至正十一年,应荐起,试以鉴湖风月诗。时试者百余人,惟子京擢居前列,除嘉兴路教授,致仕归。

◆陈高

高字子上,平阳人。登至正十四年进士第,授录事。别号不系舟渔者。

种橦花

○种橦花

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舍西得闲园,种之漫成行。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挥鉏向烈日,洒汗成流浆。培根浇灌频,高者三尺强。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结实吐秋茧,皎洁如雪霜。及时以收敛,采之动盈筐。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御寒类挟纩,老稚免凄凉。豪家植花卉,纷纷被垣墙。于世竟何补,争先翫芬芳。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木绵谱:宋末木绵之利尚在闽中,而江南无此种也。元人陈高有诗云云。高元末人,而隙地初学种之,则其来未久可知。

◆周志远

志远字□□,吉水人。以危素荐授太子说书。

自题其像

○自题其像

十年尘土变形容,惟有丹心日月同。北海子卿羝不乳,未应已在画图中。

江西通志:周志远生于元,仕于元,然其心若有不自得者。尝自赞其像云云。

◆郑玉

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人。至正十四年,余翰林待制,辞疾不起。明兵至,将要致之,自经死。学者称师山先生。有师山集。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师山先生文集:余以才疏学陋,一无所用于世,退而躬耕垄亩,将以自养。间有朋游相从讲学,乃筑室师山之上,以为肄习之所。

◆陈谦

谦字子平,吴郡人。

勉学诗

○勉学诗 【 录一】

黄河西北来,云是昆仑丘。经行非一山,回薄半九州岛岛。上有不测源,下有无尽流。万化同此机,不知几春秋。分明天地心,不为浅狭谋。痴人用小计,颠倒若无求。安得申韩氏,化为古伊周。

菽园杂记:逊志斋集三十卷,其二十八卷内勉学诗二十四章,本苏士陈谦子平所作,误入方集耳。子平,元末人。张士诚兵至吴,有突入其室者,胁其兄训使拜,不屈,刃其胸,子平以身翼蔽,并遇害。平生著述甚富,兵后散亡,独所著易解诂二卷及古今诗数十篇传于世。正统间,吾昆山所刻养蒙大训收其诗,予幼尝见之。京师士人徐本以道亦尝刻其诗印行,后有国初韩奕公望跋语,韩、徐皆苏人。

案:明诗综方孝孺下登此一首。

猜你喜欢
  田为·唐圭璋
  江纬·唐圭璋
  卷二十·何汶
  第七出 先醋·李渔
  火柴·闻一多
  卷412 ·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冯惟讷
  卷二十·冯惟讷
  卷三百四十四·陈思
  李白之死·闻一多
  卷一百四十七·曹学佺
  御选宋诗卷五十八·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杂俎》·张次溪
  虚舟集巻三·王偁
  卷六·方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康海

    (〔赵简子上〕俺,赵卿的是也。那中山狼被俺一箭射着,走的来影也似没寻处。虞人们,快赶上者!兀那路傍树上拴着驴儿,有个傻立地。他敢晓得中山狼么?俺们向前去问他一遍咱。〔下〕〔末上〕自家,东郭先生的便是。本待往中山去进

  • 卷二百六·志第一百五十九·艺文五·脱脱

        ◎艺文五   《燕丹子》三卷   东方朔《神异经》二卷   师旷《禽经》一卷   王子年《拾遗记》十卷   干宝《搜神总记》十卷   《宝椟记》十卷      殷芸《小说》十卷   刘义庆《世说

  • 第五十九回 避寇乱天子蒙尘 耀军徽令公却敌·蔡东藩

      却说回纥可汗纵兵四掠,人民骇散,市落为墟。泽潞节度李抱玉,方受命兼辖陈郑,拟遣官属劝阻,无人敢往。独赵城尉马燧请行,燧闻回纥兵入境,先遣人纳赂渠帅,约无暴虐。渠帅因贻一令旗,与燧面约道:“如有犯令,请君自加捕戮,决无异

  • 原文·陈琳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七·佚名

    嘉靖二年五月庚午朔改致仕太仆寺少卿潘府为太常寺少卿致仕时有荐府学行可任国子监祭酒者吏部谓府年老不愿仕进宜量改清秩以边具高尚故有是命○虏犯密云入石塘岭杀指挥隆殷而下四人事闻得旨左参将霍汝忠以失奏报逮治仍

  • 卷二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

  •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是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合传,主要记述卫青七出边塞,霍去病六出北疆,指挥千军万马,攻讨匈奴,扬威大漠的经历和赫赫战功。匈奴奴隶主屡犯中原,严重破坏了汉匈人民的和平生活,给百姓和社会生产带来深重

  • 第四篇 政变正记·梁启超

    第一章 推翻新政八月十一日,复置皇上所裁汰之詹事府等衙门及各省冗员。【按】詹事府等衙门及各省冗员,皆无事可办。任其职者,皆养尊处优,素餐尸位,朘民之脂膏。以养此无谓之闲人,正如久患痈疽,全体皆含脓血。皇上必汰除之者,

  • 八·沈从文

    两人住在上海永裕里十三号三楼,是间髹了庸俗绿色油漆充满油漆气味的楼房。把一铺租来的大木床,安顿在房间中央后,前面放了一张写字台,后面又放了一张写字台,靠墙边则有一个书架,一张方桌,四把椅子。墙头上则挂了蔡威廉女士所

  •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八人物志二十八大臣传十四【满洲正黄旗二 图赖 马福塔布延 谭布 伊尔德 满达尔汉舒里珲 努山 觉罗阿克善 赉图库 济席哈】图赖图赖

  • 卷十九 修文·刘向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夫功成制礼,治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是故圣王修礼文,设庠序,陈钟鼓,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所以行德化。诗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 目录·冯桂芬

    自序曾文正公复冯宫允书公黜陟议汰冗员议免回避议厚养廉议许自陈议复乡职议省则例议易吏胥议折南漕议利淮鹾议改土贡议罢关征议节经费议筹国用议杜亏空议复陈诗议变科举议改会试议广取士议停武试议减兵额议

  • 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太虚

    西洋文化,古为希腊,中为罗马,近为英、法、俄、德、美,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亦宁一言之可概齐!而古者梭、柏、亚三氏,以及康德、白璧德诸哲,其为学与吾此篇所言之东方文化,固多相近;况曾主持西洋文化千余年之基督教,亦本为东方之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现观品第八之余论曰。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从此入于现观。颂曰从此无加行  解脱智三心一百一十二  烦恼断十摄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

  • 卷第九·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九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五世 筠州黄蘗希运禅师法嗣下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凡四十八) 曹州南华邢氏子。初参黄檗。凡三年。行业纯一。时陈睦州为首座。叹曰。此子虽后生。与众有异。

  •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原本一卷,徒分作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与《上清天关三图经》同,本经名与实相副。《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天关三图

  • 回文类聚·桑世昌

    诗总集。四卷,补遗一卷。宋桑世昌辑。世昌字泽卿,号莫庵,高邮(今属江苏)人,陆游甥。《渭南文集》卷三三《陆孺人墓志铭》赞世昌“从诸公问学,不以贫夺其志”。世昌有诗集,《龙川文集》卷十四有序,已佚。有《兰亭考》,今传。回

  • 娇女诗·左思

    诗。西晋左思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古诗归》)钟惺也说:“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槅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插,却妙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