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会之双包案

自庄周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语,于是世人多误以社会为无真是真非,遇事之有利于己者,辄强词主张以求幸胜,而天下遂愈多事矣。如民国八年之发生所谓国会双包案,亦其例也。

忆当民六段(瑞祺)内阁废弃旧国会,依据其所颁布之新国会议员选举法,另行选举参、众两院议员,因而旧国会之一部分议员,乃奔赴广州,自行集会。计当时南下者,仅有政学会、益友社、政余俱乐部、民友社(皆属国民党)四派议员,他如研究系等则均不之应,致难获法定人数,只称为“非常国会”。虽明知未能正式行使职权,作用究属不大,终以无法补充人数,不得不暂维现状。直至七年六月,以迫于时势之需要,乃决定继续第二届常会会期,开正式国会,将不到会议员除名,以候补议员递补。使此方法果属圆满可行,何至迟至一年之久,方始援用?盖依院法,议员于开会一个月后尚未到院者,得经议决,予以除名。然第二届常会曾经在北京开会,其未南下议员均已到院报到,自不能于同一会期中,强引此项法条,加以除名之处分。且即欲除名,亦须经议决程序,今到会议员既未达过半数以上,则所谓议决自亦不能成立。故除名递补之举,于法殊欠根据,此亦为当日非常国会议员之所自知,徒以事势所驱,不得不牵强比附,藉以凑足人数,而其基础固甚薄弱也。世人因此事发生在民国八年,遂称其递补之议员为“民八议员”,并称其国会为“民八国会”,至原有议员则称为“民六议员”,亦称其国会为“民六国会”。

其后北方直系军人败皖驱奉,主张黎元洪复位,并下令恢复旧国会,于是民六国会遂于十年八月一日得过半数议员出席,正式开会于北京。当在京之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与由南方北来之众议院长吴景濂,在天津筹备召开民六国会时,民八议员即已通电否认,旋又在上海设立法统维持会、北京设立法统学会,此唱彼和,藉张声势。至其所持理由,无非(一)认广州之自由集会为合法,(二)以未参加之议员为放弃职权,应行除名另补,(三)既经除名之议员,不得再行恢复,(四)除名之议员多曾任北政府官吏,及充安福国会议员,不能再容其置身议坛。而民六议员自亦依据法律,逐点加以驳正,且在事实上,民六国会业经开会,于是民八议员乃于八月三十日,相率冲入议场,索殴议长。一时国会双包案喧传于世,民六议员当议决于九月十八日举行第二届常会闭会式,为无形之抵制,并以示此一会期业经完成,民六议员之地位已成不可动摇之势也。

虽当时国会已不甚为社会所置重,然吾人依法论法,实认民八议员之主张不能成立。盖议员自行集会,虽为法之所许,但广州集会,不过出自一部分议员之意,并非经多数议员议决或同意,因之未参加之议员,自不能视为放弃职权,其除名递补,于院法既属不合,在手续亦欠完全,实难生效。况当日黎元洪解散者,为民六国会,则今之撤销此项解散令而恢复之者,自亦为民六国会,与民八何涉?至于民六议员有在解散期间转任官吏及充安福议员,其资格是否发生问题,亦属民六国会本身之事,应听其自行解决,绝非民八议员所能强为主张。综此理由,民八议员在法律上显处于失败地位,故虽有某某南方要人为幕后支持,而彼辈亦极尽跳踉叫嚣之能事,终以不能博社会之同情,不得不偃旗息鼓,由沉寂而归于消逝,此亦足见凡事虽或有见仁见智之不同,而真是非究终未可湮灭也。

猜你喜欢
  卷十一·浦起龙
  子路初见第十九·王肃
  卷二百八十五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卷八·沈德符
  卷七史三·何良俊
  卷之七百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第四卷 农业二·缪荃孙
  八一四 军机大臣奏节年各省解到销毁书板难以铲用俱作烧柴片·佚名
  绎史卷十五·马骕
  先祖父志芳公家傅·林献堂
  杨骏传·房玄龄
  韩元善传·宋濂
  虎门条约·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跋 蒋溥等·乾隆

    皇上法天行健与日俱新建极绥猷治臻上理每以勤政余闲怡情典诰时复寄兴歌吟藻翰敷抒岁增月茂自初集成编宣示中外海隅日出莫不奉是训行矣戊辰以来迄於己卯越十有二年鸿篇雅什盈积卷帙者较前倍富宇内臣士延首喁喁冀复得覩

  • 卷六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六十三 宋 陆游 撰 秋雨 老火阻余威赖此一雨洗一雨岂遽凉凉亦自此始陂湖菱芡熟小市新酒美行歌多醉人驩意溢闾里悬知屡丰年丝谷贱如水呼儿具笔牍作诗识吾喜 江村 江村一雨喜尘清隐隐雷车意

  • 卷之四·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四张鷟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人。补诗一卷,计五十八首。 【(按张鷟《游仙窟》诗共七十余首,日本河世宁《全唐诗逸》曾选取十九首。今自《古佚小说丛刊》本《游仙窟》中将河世宁氏所未收者,悉数录出,而以彭泽汪

  •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四·宋濂

        张柔   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世力农。柔少慷慨,尚气节,善骑射,以豪侠称。金贞祐间,河北盗起,柔聚族党保西山东流寨,选壮士,结队伍以自卫,盗不敢犯。郡人张信假柔声势,纳流人女为妻,柔鞭信百而还其女。信憾之,谋

  • 卷五百四 列传二百九十一·赵尔巽

      ◎艺术三   王时敏族侄鉴 子撰 孙原祁 原祁曾孙宸 陈洪绶崔子忠 禹之鼎余集 改琦 费丹旭 释道济髡残 朱耷 弘仁王翚吴历 杨晋 黄鼎方士庶 恽格马元驭 王武 沈铨龚贤赵左 项圣谟 查士标 高其佩李世倬 朱伦瀚张鹏

  • 第二百一十九·胡三省

    唐纪三十五〔起柔兆涒滩(丙申)十月,尽强圉作噩(丁酉)闰月,不满一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年〔(丙申、七五六)〕1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2上发顺化,〔宋白曰:庆州,贞观以来为弘化郡,天宝后为安化郡,至德

  • 卷之二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唐史论断卷上·孙甫

    (宋)孙甫 撰○高祖召突厥兵论曰义师之起本于世乱若威徳渐盛则四夷欵附矣故周武兴师致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之众助牧野之战汉髙平定天下亦有北貊燕人枭骑之助今唐师方起当以徳义为胜何乃听文静一时之谋遽求助于突厥斯自小也

  • 何曾传·房玄龄

    何曾字颖考,陈国陽夏人。父亲何夔,是魏朝太仆、陽武亭侯。何曾少年袭爵位,好学博闻,与同郡袁侃齐名。魏明帝做平原侯时,何曾为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为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曾向皇帝上疏请求

  • 柳元景传·李延寿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他的高祖叫柳纯,位至平陽太守,没有上任。曾祖叫柳卓,从本郡迁居襄陽,官到汝南太守。祖父柳恬,是西河太守。父亲柳凭,是冯翊太守。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悉弓马,多次跟随父亲讨伐蛮人,以勇敢著称。他少言

  • 卷十·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明 黄训 编保治【正德下】题为宥小臣以全大体事【杨一清】正德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该礼部差监生赍捧钦奉勑礼部三法司兹者新正在迩万物咸亨在京及南京见任文武羣臣除赃罪外自正德六年十二

  • 二十三年·佚名

    (丙戌)二十三年清光緒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乙未。詣勤政殿,上致詞箋文、表裏于大王大妃殿。王世子隨詣,行禮。以將躋八旬稱慶也。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萱闈迓慶,添海籌於來歲八旬,芝函頌休,騰山呼於正月上日,庸亶告於八

  •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孔子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读解】 这一章是《论语》全篇的总结。孔

  • 第七章 37·辜鸿铭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辜讲在记载孔子的书籍当中,孔子总显得和蔼可亲而严肃认真 ,令人敬畏但不艰苦卓绝,诚挚热心而不矫揉造作。这美丽的姑娘带着乡间的清纯,能站在她的身边就让人感到多么幸福!顿觉晴空万里,豁然开朗,可

  • 第三章 11·辜鸿铭

    或问褅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辜讲有人问孔子上述盛大祭祀的意义。“我确实不知道,”孔子回答,“能够明白它的重要性的人就能很轻易去统治天下民众,就像是摆在面前一样。”——孔

  • 卷二十七·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七史魏文侯与羣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防期哉乃往身自罢之编修【臣】周煌【臣】谨按君国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七·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慧琳  阴持入经二卷 慧琳  处处经一卷 慧琳  骂意经一卷 慧琳  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 慧琳  出家缘经一卷 慧琳  阿鋡正行经一卷 慧琳  十八泥犁经一

  • 海绡说词·陈洵

    词论著作。近代陈洵著。一卷。前半为通论,阐述其词学观,后半则选周邦彦和吴文英词,逐篇串释。精义迭出,但也时堕玄虚。有《彊村遗书》本和《词话丛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