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首楞严三昧经

梵名S/u^ram!gama -maha^-su^tra 。凡二卷。略称首楞严经、旧首楞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别本为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坚意菩萨问能否疾证菩提三昧,佛乃为说首楞严三昧(勇伏定)。其后舍利弗问佛三昧是否可远离魔境,佛遂放一切魔境,而以首楞严三昧降伏之。古有支娄迦谶、支谦、白延、竺法护、竺叔兰、支施仑等之别译本,今皆不传。又支敏度曾就上记之别译,汇集支谦、竺法护、竺叔兰等三本而作成,合首楞严经八卷。六朝时代颇受重视,如法显传(大五一·八六三上):‘佛昔于此说首楞严,法显生不值佛,但见遗迹处所而已,即于石窟前诵首楞严,停止一宿。’本经自古盛行于印度,近来于新疆发现本经之梵文断片。

《首楞严三昧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
(2)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

猜你喜欢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佚名
  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佚名
  菩萨修行四法经·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发菩提心经论·世亲
  洛叉陀罗尼经·佚名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佚名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
  大辩邪正经·佚名
  禅林备用清规·佚名
  大史·佚名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四庙祀--下·梁章钜

    大兴朱文正师撰杭州西湖朱文公祠联云:“由孔孟而来,二千年卫道传经,独振斯文统绪;当光宁之世,五十日格非陈善,允宜此地烝尝。”边育之仪部廷英撰朱子祠联云:“大哉夫子之功,百世权衡,六经羽翼;远矣斯文之统,周程

  • 卷二十·万树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二十宜兴万树撰贺新郎【一百十六字 郎一作凉 又名乳燕飞 金缕曲 貂裘换酒】毛 幵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晩又过寒食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

  • 卷五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六刘沧刘沧字藴灵鲁人大中八年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诗一卷长洲怀古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猨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苹藻风静寒

  • 卷六十·谷应泰

      ○俺答封贡世宗嘉靖八年冬十月,吉囊、俺答寇榆林、宁夏塞,总督王琼率兵御却之。初,小王子有三子:长阿尔伦,次阿著,次满官嗔。阿尔伦既   死,二子皆幼,阿著称小王子。未几死,众立阿尔伦子卜赤。而阿著子二:曰吉囊,曰俺答,强

  • 卷五 平帝·王夫之

      〖一〗   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明年正月,益州贡白雉,群臣陈莽功德,号安汉公,天下即移于莽。以全盛无缺之天下,未浃岁而迁,何其速也!上有闇主而未即亡,故桓、灵相踵而不绝;下有权奸而未即亡,故曹操终于魏王;司马懿杀曹爽、夺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满文老档》人名、地名索引·佚名

    《满文老档》人名、地名索引凡 例一、本索引包括《满文老档》全部人名、地名。下列太祖朝人名索引,太宗朝人名索引、太祖朝地名索引、太宗朝地名索引四部分。二,全部索引共有8860条。其中太祖朝人名3270条,地名872条,太宗

  • 崔宏传·李延寿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是魏国司空崔林的六世孙。祖父崔悦,在石季龙手下任职,为司徒右长史。父亲崔潜,是慕容日韦的官员,任黄门侍郎。他们都以有才学而著称。  崔宏从小就才智过人,被称为冀州神童。苻融任冀州牧时,虚心向

  • 席书传·张廷玉

    席书,字文同,四川遂宁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职郯城知县,后来进入朝中当工部主事,又改任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十六年,云南发生日食、地震,朝廷命令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席书上书说“:灾异

  • 46.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林汉达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

  • 卷十八 十八之四·孔颖达

    《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梁山于韩国之山最高大,为国之镇,祈望祀焉,故美大其貌奕奕然,谓之韩奕也。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骚。郑桓公问于史伯曰

  • 天何言哉?·孔子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讲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讲话,那么弟子们又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讲了什么呢?春

  • 第五章 19·辜鸿铭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辜讲据说当时一位公众人物(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一生行事谨慎多虑)总是在每次做事前思考三次。孔子听到这样的评论后,说:“思考两次,这就足够了。”

  • 五经稽疑卷七·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春秋昭公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曺人于虢虢之防犹宋之防也谓传谓不书盟者以盟先楚故没之又谓晋主防而楚主盟也按此盟果先楚春秋正当书之以见义何必没之

  • 现观庄严论序·太虚

    闻西藏所传慈氏五论,以现观庄严为必习,因亟劝法尊译师出其颂并略释之。乍观一切相智中菩提心二十二喻,二十大乘僧,四加行分上中下,染净所能分别三十六,十三修行法性,八出生正行。道智中大乘见道十六刹那。遍智中远近道能所治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小史·印光

    陈海量居士编印光大师,法讳[1]圣量。常惭愧僧,其别(另外的)署(署名)也。陕西郃阳人,俗姓赵。父秉纲先生,举(全)三子,长从龙,仲攀龙,师居稚。幼从长兄读,颖悟异常儿,乡里父老争誉之。郃阳古曰有莘[2],昔贤伊尹[3],躬耕其处。故大师俗讳

  • 卷第三十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嗣雪峰)与保福游山。福问。古人道。妙峰山顶莫即遮

  • 吴三桂考·佚名

    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及东归十余年,亲友屡叩,谓桂势若可成而终败者,曷故?余曰:方乱起,余与同志刘文季、林牧士逆料必败,所以我三人始终洁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