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事赞

凡二卷。唐代善导撰。又作净土法事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记述阿弥陀经读诵之法式、系经文参杂赞文之忏悔供养形式。多为净土宗法事时所用。上卷揭举奉请偈、启白、召请、三礼、表白、赞文等,其次明示行道赞梵偈、赞文、七周行道、披心忏悔,乃至发愿等行事之次第;下卷分阿弥陀经全文为十七段,各段均有赞文,并记述十恶忏悔、后赞、七周行道、叹佛咒愿、七敬礼及随意等轨式。本书系依准于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转经行道之仪则,书中援引贤愚经、旧华严经、观佛三昧经、地狱经等所叙述之地狱相,以激发行者厌秽之情;又以对阿弥陀经之转读赞扬来发启行者欣净之心。

《法事赞》全部章节目录

(1)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
(2)安乐行道转经愿生净土法事赞下卷

猜你喜欢
  法藏碎金录·晁迥
  分别功德论·佚名
  除恐灾患经·佚名
  五大施经·佚名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知礼
  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佚名
  明觉禅师语录·重显
  折疑论·佚名
  正源略集·佚名
  仁王经疏·佚名
  阿育王刻文·佚名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通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三·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三    宋 吕本中 撰全州与解子中向伯恭相会 五年流落判西东尚喜交游一再逢但得低头拜东野不妨下卧见元龙中原极目山千叠往事伤心酒一锺如我支离久无用敢因穷约废相从【一作费相从】

  • 卷六百二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八陆龟蒙陌上桑皓齿还如贝色【一作光】含长眉亦似烟华贴邻娃尽着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自遣诗三十首自遣诗者震泽别业之所作也故疾未平厌厌卧田舍中农夫日以

  • ●卷一百八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二。   起绍兴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三省同奉圣旨辞避无术竟膺重任蒙远近官吏士庶耆老凑集称庆顾无能以副众诚惟极愧惕念时当草昧事极艰难临政之初。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更冀官吏军民耆老凡有所见陈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佚名

    初,虏蔑儿乞百姓时,将脱黑脱阿子忽都的妻与了斡歌台,一半百姓反去,将台合勒山寨把住。成吉思命锁儿罕失剌的子沈白领右手军去攻,自去追袭脱黑脱阿。到金山住过冬,明年春,逾阿来岭去。适乃蛮古出鲁克与脱黑脱阿相合了,于额儿的

  • 王继忠传·脱脱

    王继忠,开封人。父亲王王充,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去世。继忠六岁时,补为东西班殿侍。真宗在王府时,得以事奉左右,因恭谨厚道被亲信。真宗即皇帝位,继忠补为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掌领云州观察使,出任深州副都部署,改任

  • 卷之五十二  畜德錄(明)陳沂 撰·邓士龙

    (畜德錄,一卷,明陳沂撰。陳沂(一四六九──一五三八),字宗魯,後改字魯南,號石亭。金陵人。正德十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歷編修、侍講,忤張孚敬,出為江西參議、山東參政。改山西行太僕寺卿致仕。傳見明史卷二八六文苑傳二。是錄記

  • 徐良·周诒春

    徐良 字善伯。年二十五岁。生于广东三水。父勤。已婚。本籍通信处。广州永汉直街治安纸铺。初学于广东高等学堂。又留学日本。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京都大学。及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二年。得学士学

  • 十五年·佚名

    (己未)十五年清乾隆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申,上在昌德宮,下諭八道、兩都勸農。○上召奉常提調朴師正敎曰:「歲首祈穀,乃爲民之重禮,粢盛庶品,務致精潔。」師正曰:「提調舊無監封之規,然臣仰體聖意,謹當躬視矣。」師正仍言:「寧越

  • 卷十八·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十八宋 眞德秀 撰敬【上】书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朱子曰钦恭敬也安安无所勉强之貌言其德性之美皆出自然而非勉强所谓性之

  • 政术·魏裔介

    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张衡]用不节财何以丰,民不苏国何以安。[林和靖]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举正错邪,赏善罚恶,未有不治者。邪正相杂,赏罚不当,求治难矣。[林和靖]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程明道]有天

  • 梵志品第三十三·佚名

    所谓梵志者,不但在裸形。居险卧荆棘,而名为梵志。弃身无依倚,不诵异法言:恶法而尽除,是名为梵志。今世行净因,後世无秽果。无习诸恶法,是名为梵志。若倚於爱欲,心无所贪著。已舍已得正,是名灭终苦。诸有无所倚,恒习於正见。常念

  • 卷第十二(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二(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三尼律舍堕法佛在舍卫城。尔时优波离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尼萨耆波逸提。乃至若比丘自捉金银及钱若使

  • 序·道乐

    嘉兴大藏经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华岩不厌乐禅师语录目次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住四川遵义府玉泉寺语录住重庆府华岩禅寺语录卷一序文行由上堂卷二小参机缘拈颂卷三山居印偈南游杂着佛事不厌乐禅师目次终序余幼读书时

  • 宝庆会稽续志·张淏

    一称《宝庆续志》、《会稽续志》。南宋绍兴府志之一。八卷。创修于宝庆元年(1225),为续《嘉泰会稽志》之作,故称“续志”。体例承袭《嘉泰会稽志》,用细目标题,共有五十目,纠补前志之讹误与缺漏,简赅有法,向有好评。始撰者张

  • 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

    凡七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

  • 千松笔记·佚名

    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严击节、杂着等四篇,而以卷首之千松笔记作为题名。内容揭示参禅悟道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