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政术

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张衡]

用不节财何以丰,民不苏国何以安。[林和靖]

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举正错邪,赏善罚恶,未有不治者。邪正相杂,赏罚不当,求治难矣。[林和靖]

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程明道]

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程明道]

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程明道]

必有关睢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程明道]

欲当大事,须是笃实。[程明道]

学者不可不通世务。[程伊川]

风俗天下之大事,廉耻士人之美节,为政者当以扶纲常、正名分、重道义为第一。[司马温公]

放亿万之羽毛,未若消兵以全赤子;饭无数之缁褐,不如散廪以活饥民。周宣歌泽雁,孟子讽野殍,言穷民之当恤也。[苏东坡]

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刘伯温]

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夏忠靖]

言忠信、行笃敬,天德也。不伤财、不害民,王道也。[梁石门]

三纲五常,礼乐之本,万世之原。[薛文清]

自古有天下者,观其所用之人,则政事可知矣。[薛文清]

为政以爱人为本。[薛文清]

圣人治天下,公而已。[薛文清]

法者,礼乐刑政是也。[薛文清]

天人一理,故致乖致和,无不感通。[薛文清]

举四海九州岛生民之气既和,则自足以感阴阳之和。举四海九州岛生民之气既乖,则亦足以感阴阳之异。此理之必然也。[薛文清]

禹贡纪山川而不纪风俗,纪物产而不纪人才。风俗人才,由乎上之教化也。[升庵璅语]

平准书讥横敛之臣,货殖传讥好贷之君,太史公之旨懿哉。[升庵璅语]

中才皆可用之才,不必求备。平易有近民之实,不必务奇。治有端绪,不必责效于旦夕之间。事可包荒,不必刻意于渊鱼之察。[石文介]

席地古礼也,今也严。肉刑古政也,今也仁。[弇州剳记]

图治之道察于事,则愈察而愈细。研于理,则愈研而愈精。[文文起]

国家之用才,犹农家之积粟。粟积于丰年,乃可以济饥。才储于平时,乃可以济事。[玉剑尊闻]

风俗奢侈,所关不小。如古今阶乱者,在太平富庶之后。其反治者,乃于国乱民贫得之。[憬然录]

兵贵精不贵多,兵不用命,上无节制故也。[毛伯温]

为国欲致升平,必厚风俗。欲厚风俗,必正士习。欲正士习,必重师儒。此成周来已试之效也。[藤阴箚记]

教化衰则风俗日坏,敛财急则民生日困。[集语要]

成周六善,以廉为首。当官三事,厥重惟清。[谷贻录]

阴小人也,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魏环极庸言]

猜你喜欢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公羊高
  提要·张存中
  提要·金履祥
  中庸集编卷中·真德秀
  卷四十二·沈廷芳
  第六十一卦:《中孚卦》·佚名
  卷二·朱公迁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卷下·佚名
  新编林间后录 全文·惠洪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二·虚舟普度
  新与融贯·太虚
  佛本行经车匿品第十二·佚名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佚名
  示戒杀之要·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一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三十二首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一统志屏风叠在庐山自五老峰而下九叠如屏游宦纪闻九叠屏风之下旧有太白书堂有诗曰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昔别黄鹤楼蹉

  •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一·宋濂

        姚燧   姚燧,字端甫,世系见燧伯父枢传。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枢隐居苏门,谓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杨奂驰书止之曰:“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且许醮以女。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十八

  • 东汉会要卷十五·徐天麟

    厯数中服色建武二年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徳色尚赤【本纪注云汉初土徳上黄至此始明火徳徽帜上赤色服于是乃正】改元光武中元元年正月丁卯东巡狩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大赦天下改元为中元章帝元和元年八月癸酉诏曰朕道化不

  • 堪舆纪·张瀚

    风水之说,自古有之,不始于郭璞。《书》云:“营卜瀍、涧东西。”《诗》谓:“度其原隰,观其流泉。”盖不过远水患,处原避湿,得土之宜,而无浸淫之虞也,然皆为建都谋。至卜其宅兆,则葬埋以安亲体魄。孝子慈孙之心,惟欲得善地,永无崩蚀

  • 卷之八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一月。癸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内注○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祥麟等奏、造销多年军米。经部驳查。无从赔补。恳恩豁免。如所请行。  ○以亏款

  • 王思政传·令狐德棻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地人。体形魁梧,有计谋。魏正光年间(520-525),以平民出任员外散骑侍郎。当时,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人扰乱函谷关以西,北海王元颢率兵讨伐,写信让王思政随军。军事上的所有谋划,都和王思政一块推敲。当时,

  • 郑崇俭传·张廷玉

    郑崇俭,字大章,乡宁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榜进士。初任河南府推官,又做过济南兵备副使。崇祯初年升为陕西右参政,后多次升转担任了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此期间,他几次打败河套的敌人,朝廷赐给他银币,荫封他的子孙为世袭锦

  • 卷一百一·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一歌颂【二十一】万夀颂九章【谨序】内阁学士【臣】李潢【臣】闻夀为仁徵福以德致诗书所纪祝嘏之词莫备於天保一篇而天人相感建极锡福之理则洪范为尤着窃考三五以来其间受笃祜介纯禧者

  • 家礼卷一·朱熹

    宋 朱子 撰通礼【此篇所着皆所谓有家日用之常礼不可一日而不修者】祠堂【此章本合在祭礼篇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故特着此冠于篇端使览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而凡后篇所以周

  • 卷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衍至德之义信易干文言曰九三忠信所以进德也朱熹本义曰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诚也又曰忠信只是实且如孝须实是孝方始孝之德一日进一日如弟须实是弟方始弟之德一日进一日若不实却自无根了

  • 第八章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梁漱溟

    如上各章对于人心人生似已阐说不少,但还须于人心人生所由以形成如今日者稍加回溯,乃得更通透明切地了解之。兹先从(甲)自然方面言之,次更从(乙)社会方面言之(此见下一章)。 据说,马克思并不认为“人的本性”一开始就是永

  • 弘明集卷第九·僧祐

      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并吴兴沈绩作序注)萧琛难范缜神灭论曹思文难范缜神灭论(并二启诏答)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吴兴沈绩作序注)  夫神道冥默。宣尼固已绝言。心数理妙。柱史又所未说。圣非智不周近情难用

  • 告全球的佛学同志·太虚

    ──十七年十月在伦敦无线电台播讲──据个人对于佛学的研究及经验,深觉佛学不是某时代、某方土、某民族之一种文化思想所沿革而成,乃是全宇宙事事物物的真实相,被大圆觉悟之释迦牟尼洞然证明了而说出来之全宇宙事事物物

  • 父子合集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鸠盘茶王授记品第九   尔时会中有十八俱胝鸠盘茶王。见诸阿修罗及迦楼罗诸龙王等作供养已心生爱乐。复闻如来与彼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

  • 卷第十四(第三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四(第三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六佛在拘睒弥国。尔时长老阐那用有虫水。诸比丘语阐那言。莫用有虫水。多少虫死。阐那言。我用水不用虫。诸比丘言。汝知水有虫不。答言知。若知者何

  • 论语学案·刘宗周

    明哲学家刘宗周阐发其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凡十卷。此书为刘宗周讲义之纪录,用语体白话直抒胸臆,故“其论不无纯驳”(《四库全书总目》)。此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以慎独为讲学之宗。《为政以德》章中说:“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

  • 月上女经·佚名

    梵名Candrottara^ -da^rika^-paripr!ccha^ 。凡二卷。阇那崛多译于隋代开皇十一年(591)。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印度古代毗耶离城长者毗摩罗诘之女‘月上’受记之经过。月上出生未久,忽而如八岁童女,姿容端丽,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