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嘉兴大藏经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

华岩不厌乐禅师语录目次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住四川遵义府玉泉寺语录住重庆府华岩禅寺语录卷一序文行由上堂卷二小参机缘拈颂卷三山居印偈南游杂着佛事

不厌乐禅师目次终

余幼读书时好观佛教宗乘然亦深奥难解及细推中庸则知圣贤之道岂有二耶唯单传最上可疑未决自庚申由中翰从征入蜀同巡抚杭寓省城之昭觉友丈雪为方外每谈个中阅破公之语录喜不自甚已而凯归便觉晴云出岫非同倦鸟栖芦一得放况泉林消洒匝外颇沾破公之益偶访潮音葑汀二师于楞严般若堂值松庵禅丈询及所来乃云西蜀华岩与本师不厌和尚刻录余即请观是集实圣老之子破公之孙也其中法语偈颂不藉雕琢言言见谛劲切简易单提向上可启后昆诚哉破公圣老之后有人不啻源远而流长也已谨序。

康熙癸酉上巳日鸳水仲碧仙葛民氏沐手书。

行由

师字不厌讳道乐乃黔之思南印江人父杨母卢生于庚辰八月廿三子时十三聘聚廿七丧父廿九斋戒喜看牧牛颂闻人读孟子书云羊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得个入路越二年违母抛家投敏树和尚得度受具刚一载敏和尚圆寂同众建塔毕复参华岩圣可和尚入室问大通智胜佛因缘吃顿痛棒头破血流于是稍知痛痒于丙辰春辞归黔省母临行华岩与之偈日华岩老汉却认真惯以蒿枝拂上人如是宗纲非细事勿嫌鲜血染浑身师却之未受疾回祝母寿毕偶觉之禅人坚请住龙山寺三载忽烽烟大变退居高坉山一年老母终世候周忌毕甲子春出蜀至遵义府众善留住玉泉禅寺于乙丑春闻华岩和尚出院寓泸州方山师复趋省觐老和尚以死句活句不死不活句验师复印偈并拄杖拂子偈日死活为媒意远殊应酬如电不之乎因君会吃老僧棒故以中书蓦面涂于己巳八月还初和尚请住华岩祖院师不勉故辞住二冬一夏如是三处共集语录三卷万五千言已刻流行板入嘉兴楞严藏房。

门人(如意弘休)请识记录

猜你喜欢
  见闻利益·佚名
  卷第一百四·霁仑超永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第三十八則 風穴鐵牛機·胡兰成
  弘明集卷第四·僧祐
  法华玄论卷第三·吉藏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佚名
  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太虚
  论中国佛教史·太虚
  卷第十八·佚名
  卷之二十·铁壁慧机
  访问团南来之意义及其成就·太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脉·太虚
  第二集 地·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一·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彦晖·隋树森

    赵彦晖,明·程明善《啸余谱》作“赵彦辉”,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仙吕】醉中天 嘲人右手三指 把盏难舒手,施礼怎合十?亏他朝朝洗面

  • 杜诗攟卷二·唐元竑

    (明)唐元竑 撰发同谷县诗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饥愚纽字自笑自怜停骖龙潭云卽指万丈潭也临歧数子不知何人倘所谓山中儒生非耶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等是情怀经其笔端倍觉恳恻白沙水会二渡诗舍陆登舟种种景色点缀如画囘眺

  • 巻三·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梅苑卷三宋 黄大舆 编喜迁莺         【阙】南枝向暖乍秀出庾岭梅英初吐玉颊轻匀琼腮淡抹姑射冰容相许防回立马凝竚影映寒光霜妒春尽占在百花头上严冬独歩 芳华春意早昨夜一番雪里开无数万蘂

  • 二十四赋品·魏谦升

    魏谦升(著) 艳体庾徐,碎金雪玉,横空盘硬,气郁不舒。未若短制,形容拟诸。俭意周匝,肤词扫除。小可喻大,百无一疏。囊篇风月,就范何如? 岷山导江,积石碓河。跨瀛涉汉,接轨沿波。上追统系,原始诗歌。摛文铺采,于意云何。昆仑万派,飞鸟不

  • 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一山围芳草翠烟平,迢递新城接旧城。行到丛祠歌舞榭,绿氍毹上看棋枰。▲城旧卜东山之麓,观御史议,移今处以近水泉,故地势颇卑。登城北关帝庙剧楼,城市皆俯视历历。【注】《如是我闻》: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

  • 一百 内务府奏议覆五关钢斤仍交各关监督接办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十三日,臣衙门具奏:据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呈称,案查康熙四十年五月,寅具摺启奏情愿承办各关铜斤,奉旨:曹寅并未贻误,八年完了,今若再交其接办八年,伊

  • 史记集解卷三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阼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马融曰召公以周公

  •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蒋廷黻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国去。此中的原故是很复杂的。第一,中西相隔很远,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彝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

  • 春秋辨义卷二十七·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定公二辛丑○敬王二十年十年○晋定十二齐景四十八衞灵三十五蔡昭十九郑声公胜元年曹阳二陈闵二杞僖六宋景十七秦惠公元年楚昭十六吴阖庐十五春王三月及齐平齐以鲁事晋七八年两伐鲁鲁亦两侵之此时用鲁惟

  • 春秋輯傳卷九·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九明 王樵 輯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穀梁傳繼正即位正也 杜氏曰於是公年四歲仲孫蔑會晉欒黶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莒邾滕薛始皆列於會】左傳春

  • 卷四十一·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一     婺源江永撰少牢饋食禮下   吉禮八經【舊篇名有司徹鄭目録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儐尸於堂之禮祭畢禮尸於室中天子諸侯之祭明日而繹有司徹於五禮屬吉】有司徹【徹室中之饋及

  • 卷六·赜藏主

      ○睦州(道踪)和尚语录△上堂对机第一上堂云:“你诸人。还得个入头处也未。若未得个入头。须得个入头。若得个人头。不得辜负老僧。”又云:“明明向你道。尚自不会。岂况葢覆将来。”  问:“如何是学人自已?”师云:“观

  • 潮音草舍诗存别集·太虚

      歌 偈  答八指头陀所示公案前三三与后三三,诸佛群生共一龛,弄巧文殊成大拙,惹人今古费疑参。  听道阶法师讲法华经得闻妙义障云开,权实双融法界恢,宝藏已知自家物,穷儿犹自费疑猜。  春风蛙曲六首游心物外禅初妙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四卷(大众问品第十七)释本有今无偈 释世若无佛非无二乘得二涅槃义 释栴陀罗得受记义 出佛自受纯陀供以化佛受大众供事 佛说十三偈谓假 使乌鸱同一树义菩萨品之第三尔时文殊师利白佛

  • 西西弗的神话·加缪

    副书名是《论荒谬》。法国加缪著。是一部哲学文论,1943年出版。是加缪所著的惟一涉及哲学理论的书。由“荒谬的推论”、“荒谬的人”、“荒谬的创造”三部分组成。较系统地论述了荒谬和对荒谬的态度;荒谬的人的典型,

  • 道枢·曾慥

    道教炼养类书名。宋·曾慥编纂。四十二卷,计一百零八篇。慥,字伯端,福建晋江人。初为尚书郎,直宝文阁奉祠。博学高深,雅好诗赋。后隐居银峰,号至游居士。喜道家学说,采道教百家之精华,编次成此书。书名源于《庄子 ·

  • 秦献记·章太炎

    《秦献记》,发表在1914年3月出版的《雅言》杂志第六期。这篇文章论述了秦王朝对知识分子和学术文化的政策,也谈到了秦代学术文化的部分成就。作者赞扬了秦始皇的“焚书”,提出“不燔六艺,不足以尊新王”,矛头指向孔子的“

  • 法乘义决定经·佚名

    宋西夏沙门金总持等译。佛在祇园,有一比丘名甚深勇猛,请问鹿野苑中所说法乘决定之义。佛为广说五蕴,五取,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生,四圣谛,二十二根,五三摩地,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四三摩地,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