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阿鋡暮抄解

随机推荐

  • 吕侍中·隋树森

    吕侍中,名字、里籍及生卒年均不详。其套曲〔正宫·六幺令〕一套,曲涉华亭(治所在今上海松江县),由此可推测他可能是江南人,官侍中。 套数 【正宫】六幺令 华亭江上,烟淡淡草萋萋,浮光万顷。长篙短棹一蓑

  • 卷十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八     宋 陈起 撰敖陶孙上 陶孙字器之号体斋长乐人为太学生题诗三元楼吊赵汝愚为韩侂胄所捕亡命江湖侂胄败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官泉州签判有臞翁集见遗书本王士祯云臞翁古诗歌行颇

  • ●卷三·姚元之

    跳神,满洲之大礼也。无论富贵士宦,其内室必供奉神牌,只一木版,无字。亦有用木龛者,室之中西壁一龛,北壁一龛。凡室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则以南方为上。龛设于南,龛下有悬帘帏者,俱以黄云缎为之。有不以帘帏者。北龛

  • 二百八十一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单·佚名

    雍正朝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恭进单: 宁鸭肆籍 鸡茸拾瓶 冬笋贰箱 芹菜贰筐 栗子肆箱 风菱肆箱 榛栗贰箱荸荠贰箱 查糕捌盒 查饼捌瓶 腐乳陆坛 泉酒肆拾坛 [宫中.杂件.进物单]

  • 段秀实传·欧阳修

    段秀实字成公,本是姑臧人,他的曾祖父师浚,出任陇州刺史,留在那里没有回家乡,于是变为..阳籍人。秀实六岁时,母亲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吃不喝,母亲病情好转才肯吃饭,当时人们称他为“孝童”。到长大了,深沉忠厚,能决断,慷慨激昂有救天

  • 卷五·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五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天子执冒圭四寸以朝诸侯镇圭以四镇山为瑑饰故以镇为名命圭九寸曰桓圭公守之信圭像以人形为瑑直为信

  • 提要·高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孔义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孔义十二卷明高攀龙撰攀龙字存之无锡人万厯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以阉祸投水死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斟酌于左氏公羊谷梁胡安国四家之传无

  • 卷二十五·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

  • 卷六十六·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六舍利子,异生地法性空故。异生地法於异生地法无所有不可得。异生地法於种姓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种姓地法性空故。种姓地法於种姓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种姓地法於异生地法无所有不可得。异生种姓地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入菩薩廣大行。正念思惟心無障礙求菩薩智慧境。見菩薩神通事。念菩薩勝功德。被菩薩堅進甲。生菩薩大歡喜。趣菩薩不思議。遊菩薩大自在。修

  •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余增上福德诸天。增上威势阿

  • 虚堂和尚语录 第一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一卷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参学妙源编嘉兴府请疏朝请郎知嘉兴军府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公事借紫杨璘撰右伏以。者寺不是寻常。为孝宗圣迹去处。诸山皆生欢喜。承相公钧旨。请来。当此住院人

  • 第十章 阿婆耶王之灌顶·佚名

    释迦族般睹之女名迦旃延刹帝利女,为维持血统由阎浮洲来至此处。(一)[彼女]为般都瓦萨之王妃即位灌顶,同栖相伴生十一人之子。(二)[即]阿婆耶、帝须、郁提、帝须及第五之阿赛罗、维巴达、及罗摩、尸婆、摩达伽罗及摩陀。(三)然彼等

  • 新法算书·徐光启

    一百卷。明徐光启(1562—1633)等撰。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后又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为突出。利玛窦入京后,徐从

  • 魏书·魏收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系北齐魏收所著。全书共130卷,起自拓跋圭建国(386年),讫于东魏孝静帝(550年),全书记载了北魏165年的历史。北魏立国即置史官,尚书郎邓渊的十余卷《代记》,是修史之始。后来,崔浩、崔鸿、邢峦、温子升

  • 姜氏秘史·姜清

    《姜氏秘史》是明中叶的一部笔记类杂史,由弋阳人姜清所作,主要记载了建文四年间及靖难之役时史事。是书於故案文集搜辑遗闻,编年纪载。至於地道出亡等事,则未尝载及。纪录颇见精核。案《明史稿》例议、辨野史所载建文元

  • 圣多罗菩萨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干闼婆王说多罗菩萨之咒,及颂持者得生于极乐国。

  •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书玉

    一卷,清书玉略释并序跋,有事义(依驹本印)。 盖谓勤求佛道要须立愿为先。广度众生。必以发心为首。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堪成。二者兼之。尽善尽美。故从上佛祖。一切圣贤。未有不发誓愿。勤修行业。而能成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