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弥陀经疏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等四种。(三)论不退转义。(四)叙偏赞之心,引用随愿往生经之说,谓若十方皆有净土,众生之心则便慢缓;若唯显示一处,心即殷重,故独赞西方。(五)略述体性,净土以佛及菩萨之唯识智为体。(六)叙述部类多少,宗趣所明。(七)判释本经文义。

《阿弥陀经疏》全部章节目录

(1)阿弥陀经疏
(2)阿弥陀经疏跋

猜你喜欢
  饿鬼报应经·佚名
  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申日经·佚名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佚名
  法华义疏·吉藏
  华严游意·吉藏
  金光明经文句·智顗
  灌顶经·佚名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义净
  联灯会要·晦翁悟明
  曹源道生禅师语录·曹源道生
  赞禅门诗·佚名
  无趣老人语录·无趣如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阮阅

      ●卷九·狂放门  《剑阁》云:“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与太白“槌破黄鹤搂”,“划却君山好”,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尊崇王室,凛凛有忠义气,槌碎划却之语,但觉一味

  • 吴主传第二·陈寿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

  • 志第二十 释老十·魏收

    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绝,故靡得而知焉。自羲轩已还,至于三代,其神言秘策,蕴图纬之文,范世率民,垂坟典之迹。秦肆其毒,灭于灰烬;汉采遗籍,复若丘山。司马迁区别异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义。刘歆着《七

  • 卷三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脱脱

        楼钥 李大性 任希夷 徐应龙 庄夏 王阮 王质 陆游 方信孺 王柟   楼钥,字大防,明州鄞县人。隆兴元年,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士,策偶犯旧讳,知贡举洪遵奏,得旨以冠末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

  • 卷一五二 梁紀八·司马光

      著雍涒灘(戊申),一年。   高祖武皇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五二八年)   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顥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   魏北道行臺楊津守定州城,居鮮于脩禮、杜洛周之間,迭來攻圍;津蓄薪糧,治器械,隨

  •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乙酉,彰化軍留後、安定郡王從式為保康節度使。從式遷節度使,本傳乃闕之。舊紀書此,新紀不書。   丙戌,禮院言明堂祀昊天上帝,英宗皇帝配坐;及五方帝,皇帝親獻;五人帝、五官神位,差官

  • 卷九十一 西凉録一·崔鸿

    李暠 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也汉前将军广十六世孙广子侍中敢之后曾孙仲翔后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乃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因以家焉遂世为西州着姓髙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突厥朝隋梁武帝大同十一年春二月魏丞相泰遣酒泉胡安诺槃陀始通使于突厥突厥本西方小国姓阿史那氏世居金山之阳为柔然铁工至其酋长土门始彊大颇侵魏西边安诺槃陀至其国人皆喜曰大国使者至吾国其将兴矣简文

  • 卷06·吴缜

    《代宗纪》大历五年:“四月庚子,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灌。”今案《崔瓘传》云:“瓘,博陵人,以士行脩谨闻,累官至沣州刺史······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时将吏习寛弛,不奉法,瓘稍以礼法绳裁之,下多怨。别将臧玠、判官

  • 四书留书卷二·章世纯

    明 章世纯 撰中庸天命之谓性 章天命之谓性何也归道于自然也生而有之以为天与之而已自然者物之所不得言也然后知其为在已而审其为同然于是信之而不疑虽然大畧之辞也防乎性可以言道而性岂遂可以言道哉圣人加修焉以就

  • 礼记析疑卷四十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射义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徳行矣内志正则无分杂故观之审外体直则无懈惰故握之固然其正其直非可以旦夕矫强而合也故可以观徳行驺虞者乐官备也驺牧虞衡皆得其职

  • 贵直论第三 过理·吕不韦

    过理原文:四曰:亡国之主一贯。天时虽异,其事虽殊,所以亡同者,乐不适也。乐不适则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作为璇

  • 哀公·哀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用田赋。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公会吴于皋阜。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宋向巢帅师伐郑。冬十有二月,螽。【传】十二年春,王正月,用田赋。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反

  •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太虚

      悬论  一 释题  甲 经题  1.分释  (一) 佛  (二) 说  (三) 出生  (四) 菩提  (五) 心  (六) 经  2.合释  乙 译题  二 出旨  甲 明体  乙 明宗  丙 明用  释经  甲

  •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同趣。何谓致有。念为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八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八卷西京西明寺三藏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八叙列古今诸家目录之一 古经录一卷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似是秦始皇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 旧经录一卷右似是前汉刘向校书。天阁往往见有

  •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元代沙啰巴译。乃属密教白伞盖佛顶法之经典。又称白伞盖陀罗尼经、白伞盖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白伞盖佛顶之陀罗尼及其功德。又本经之类本有真智等译之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智旭

    律学著述。明智旭辑。一卷。作者在前言中称,此书系《沙弥十戒经》的重辑本,以补袾宏辑本之不足。全书分十戒、威仪二门,威仪门中含敬大沙门至比丘六物名相,共二十六章。书尾有附录,摘录三藏典籍中的有关论述。见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