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华义疏

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之立场注释法华经。吉藏为三论宗之集大成者,亦常讲大智度论、法华经,且引用多数经律论疏加以注释。全书初立部类不同、品次差别、科经分齐等三义,概说法华经大要,次解释序品以下二十八品之文义。其中,部类不同者,明示诸经之部类凡七例,而以此二十八品本为具足本;品次差别者,其下更开立生起次第、明具义多少、论品前后、明品有无、别释序品等五义;科经分齐者,列举各种关于经的分科之异说及己见。其次解释二十八品,卷一至卷六乃解释序品以下三品,第七卷释信解品,第八卷释药草喻品以下三品,第九卷释五百弟子授记品以下六品,第十卷释安乐行品以下六品,第十一卷释随喜功德品以下六品,第十二卷释所余五品。其中,独缺普门品重说偈。本疏义解恳切,援引颇多。虽基于三论宗之立场,然仍予法华经甚高之评价,为研究法华不可或缺之文献。

《法华义疏》全部章节目录

(1)法华义疏卷第一
(2)法华义疏卷第二
(3)法华义疏卷第三
(4)法华义疏卷第四
(5)法华义疏卷第五
(6)法华义疏卷第六
(7)法华义疏卷第七
(8)法华义疏卷第八
(9)法华义疏卷第九
(10)法华义疏卷第十
(11)法华义疏卷第十一
(12)法华义疏卷第十二

猜你喜欢
  大集会正法经·佚名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佚名
  庄严菩提心经·佚名
  五门禅经要用法·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李通玄
  法华玄义释签·湛然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慧沼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佚名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佚名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佚名
  波斯教残经·佚名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佚名
  舍利弗问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脱脱

        天祚皇帝二   五年春正月,下诏亲征,遣僧家奴持书约和,斥阿骨打名。阿骨打遣赛剌复书:若归叛人阿疏,迁黄龙府于别地,然后议之。都统耶律斡里朵等与女直兵战于达鲁古城,败绩。二月,饶州渤海古欲等反,自称大王。

  • 卷一二七 宋紀九·司马光

      昭陽大荒落(癸巳),一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三十年(癸巳、四五三年)   春,正月,戊寅,以南譙王義宣為司徒、揚州刺史。   蕭道成等帥氐、羌攻魏武都,魏高平鎮將苟莫于將突騎二千救之。道成等引還南鄭。   壬午,以征北

  • 卷六十九 夏録四·崔鸿

    胡义周 胡义周安定临泾人也博渉经史尤善属文初仕秦姚泓为黄门侍郎以文章著称泓灭遂仕于勃勃为秘书监勃勃作綂万城义周为之铭颂其功德曰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刋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疆之祚昔在陶

  • 东观奏记序·裴庭裕

      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自寿邸即位,二年,监修国史、丞相、晋国公杜让能以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实录未修,岁月渐远,虑圣绩湮坠,乃奏上,选中朝鸿儒硕学之士十五人,分修三圣实录。以吏部侍郎柳玭、右补阙裴庭裕、左拾遗孙泰、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正德十三年十二月丙寅朔上在榆林诸大臣以次视郊牲如常仪○戊辰降徐州兵备副使余祜为广西南宁府同知徐州知州樊准为云南宁州同知先是南京尚膳监奉御王敬进鲜过徐州例外索折乾钱不淂因与准及指挥王良争诟良发其舟中私带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万历六年九月己酉朔先是扬州府强贼入境各巡捕官住俸提问未几缉捕前贼三十七名巡按题请各官免降 上曰该府拏获甚少功不掩罪指挥顾名臣姑从宽免降知府卢德烨等以旨下之日为始开俸管事○刑部题逃军徐大中等盗精微科房门

  • ●叙·佚名

    白石年谱一卷辽阳陈慈首先生着也曩予为白石歌曲斠证尝辑孴杂书欲补苴姜虬绿所编年谱旋闻之强村老人乃得见先生此稿考证详赡非承焘所能为役研诵赞叹之余尝疏疑义十数事似教于先生先生赐书宽奖谓曩属稿于苏州围城中初拟

  • 丁、戳记·佚名

    彰化县联甲总局戳办理彰化电报分局戳记彰化县联甲总局戳办理彰化电报分局戳记(光绪十九年五月)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二礼部十一东宫监国永乐七年定一朝仪凡常朝於午门左视事其左右侍卫及在京各衙门官员人等合啓事务如常仪若皇太子御文华殿官员人等承旨召入者方许入凡在京文武衙门遇有内外军机及王府切要事务

  • 七年·佚名

    (丁卯)七年清嘉慶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詣孝安殿,行正朝祭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下勸農綸音曰:予聞之,民者國之本也,食者民之本也。故《洪範》三八政,一曰食。食之所出、衣之所資,在於農之一事,農之

  •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晏子对曰:“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通则事上,使卹其下,穷则教下,使顺其上;事君尽礼行忠,不正爵禄,不用则去而不议。其交友也,论身义行,不为苟戚,不同则疏而不悱;不毁进于君,不

  • 卷二十一【起宣公元年尽四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一【起宣公元年尽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逹疏宣公【音义】【陆曰宣公名倭一名接又作委文公子母敬嬴谥法善问周逹曰宣】【疏】【正义曰鲁世家云宣公名

  • 卷九十五·道世

    △病苦灾第九十五(此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三界遐旷,六道繁兴,莫不皆依四大相资,五根成体。聚则为身,散则归空。然风火性殊,地水质异,各称其分,皆欲求适。求适之理既难,所以调和之乖为易。忽一大不调,四大俱损。如地大增,则形体膖

  • 旧新思潮之变迁与佛学之关系·太虚

    ──二十年十一月在西安第一中学讲──一 三十年前为唯物论与机械论黄金时代  二 三十年来已另成一新时代  三 新思潮与佛学之接近  四 少年当站向新潮之最前线上中国近来所输入之西洋学术,犹是彼邦十九世纪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二·成寻

    【延久四年(宋煕宁五年)六月五日~闰七月廿九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二六月五日癸丑 天晴。辰时,副寺主、监主、智海表白等多以来集,访台州往来远行疲劳,令见州帖二通,感喜不少。良玉将来善财知识、十愿释,惟照阇梨返献者,即良玉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沙门基撰论。若唯有识至说有三性。述曰。虽有七颂释外难中而分为二。初二颂答唯有识便违理难。后五颂答唯有识便违经难。后中有二。初三颂释无境三自性不成难。后二颂释有识三无性不成难 于此初中有四。初总问。二略

  • 万火归一·科塔萨尔

    《万火归一》是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一篇都是传世名篇。他优雅细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样翻云覆雨,复制人类感觉与意识的质地,将你带入一个时空交错,如梦似

  •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杜光庭

    唐末杜光庭删定,述科仪。礼忏十方,实有四方、四维、上下和中央共十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