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末扮刘文静引卒子上,云)昼夜忧心辅国朝,开基创业建功劳。太平时序风光盛,腰挂金鱼着锦袍。小官刘文静是也。自从随侍大唐,数载之间,三锁晋阳,得归帝业。谢圣人可怜,加小宫为大司马之职。昨日行文颁行天下,自俺大唐建国以来 
-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正音四七言律诗苏廷硕【名颋雍州人仕为中书舍人宗时拜相封许国公李峤曰苏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与张説同以文章显时称燕许大手笔又与李载对掌文诰号苏李】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 
- 生平简介 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子。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授两浙转运司傒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迁吏部郎、礼部郎,除枢密院检详文字。三十二年,以假翰林学士,充贺金登位使使 
- 校补竹书纪年(赵绍祖) 古墨斋刻本校正竹书纪年(洪颐烜) 平津馆刻本竹书纪年校正(郝懿行) 东路厅署刻本竹书纪年集证(陈逢衡) 裛露轩刻本竹书纪年补证(林春溥) 竹柏山房刻本考订竹书纪年(雷学淇) 亦嚣嚣斋刻本竹书纪年义证(雷 
- 国家初起,右武,其于文事,亦不数数焉,大要各以其途进。然庚戌诏,见天子意在矣。百余年来,日以益重,非从此出者,多见摈异途,不辄当要津,此岂一朝一夕哉!作《科试考》。 初设科举条格诏: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成周 
- 关外王辽阳人,绿林之豪也。遇事横,舆论对之咸有微言,佥谓鉴张前之助皖,后之助皖,将来难免与直翻脸。今果然矣。王出身胡匪,天性难移,当其入关劫械后,又至京向财部索饷。时曹汝霖为财长,无以应,乃避不见面。关外王异想天开,在西 
-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八	传第九十二	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额贝都拉列传【今袭郡王品级多罗贝勒】额贝都拉哈密回部人初号达尔汉伯克隶凖 
-                 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封比干墓,爵坚郡公,命为监,赐姓林氏,食采博陵。坚生载、磋。载,袭封清河公;磋,成王时为大夫。磋生虎,为康王卿士;虎生光,康王再命为大夫。光生相,昭王 
- 永历皇帝兵败入缅甸土司纪事考永历皇帝以顺治四年丁亥十月建位号于肇庆府,至九年壬辰二月移驻安隆土司,至十三年丙申十二月移驻云南府。是时清朝经略洪承畴兵入湖南长沙府。流贼孙可望与李定国不合。可望自武冈州投降于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钦定重订契丹国志目録  别史类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  契丹九帝年谱第一卷太祖皇帝第二卷太宗皇帝上第三卷太宗皇帝下第四卷世宗皇帝第五卷穆宗皇帝第六卷景宗皇帝第七卷圣宗皇帝第八卷 
-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 
- 臣行珪言:臣闻结绳以往,书疏蔑然;文字之初,教义斯起。记言之史设,褒贬之迹聿兴;书事之官置,劝诫之门由启。於是国版稠迭,谟训昭彰,唱赞之道以弘,阐扬之理兹畅。德业弥缛,英华日新,雕琢性情,振其徽烈。逮乎周文作#1圣,鬻子称贤,意合道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五宋 林之奇 撰皐陶谟       虞书皐陶谟曰若稽古皐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谟如器之有模立之于此万世之所取正也谟有二或出于祖宗之谟所以循法于子孙如征曰圣有谟训明征定保伊训曰圣谟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宋 孙复 撰隐公名息姑惠公子平王四十九年即位隐諡也隐拂不成曰隐元年春王正月孔子之作春秋也以天下无王而作也非为隐公而作也然则春秋之始于隐公者非他以平王之所终也何者昔者幽王遇祸 
-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五    宋 王安石 撰秋官二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紏戒之听其狱讼察其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司宼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 
-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五	【论】第三从主稼神已下至主昼神此十众神明十行利生法门因果者以主稼神为 
- 天然是禅师语录序昔者宣圣振铎于东方。释尊授衣于西土。一则意尽象中。一则心传教外。其皇皇焉牖世觉民之心固异致而同归也。自儒术既衰。微言遂绝。缙绅缝掖之辈高者攻于经学。卑者溺于文词。而圣贤尽性知命之旨无复 
- 凡二卷。元代刘谧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作者以儒释道三教之论争,千百年来,是非纷然,故特着此论以明辨之。初言三教皆为止恶行善之法,而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不可偏废;次言三教之极功(结果)有浅深之不同,故教有广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