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梵名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maha^stha^ma-pra^pta- bodhisattva-vya^karan!a-su^tra 。全一卷。刘宋昙无竭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与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竺法护译)、观世音授记经(聂道真译)、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施护译)为同本异译。本经初叙佛在波罗奈国鹿苑中,为华德藏菩萨说以无依止一法得如幻三昧,弥勒、文殊等诸正士及安乐国土之观音、势至二大士皆得此三昧。次明观音、势至发心正道之因缘,而说观世音在阿弥陀佛灭度后,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又于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悲华经卷三、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三等,亦说及观音、势至成道之事,与本经意趣相同。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全部章节目录

(1)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猜你喜欢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佚名
  心与禅·李叔同
  长爪梵志请问经·佚名
  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佚名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佚名
  阿毗昙心论·佚名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法藏
  优婆塞五戒相经·佚名
  临济宗旨·惠洪
  宗门拈古汇集·白岩净符
  摄大乘论释章·佚名
  七女观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188_1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韦应物   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于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   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   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春风

  • 第五十五章 法眷聚会·屠隆

    【满江红】〔生绯袍皁冠幢盖上〕觉路界金绳。仙乐引珠幢宝珞。喜水痕霜降。天根木落。〔外末金烂袈裟上〕佛印换他金印贵。云台岂似香台乐。〔合〕叹英雄大梦几千场。今方觉。〔生〕选佛场中及第还。时人莫问铁鞋穿。

  • 卷三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槐簃集上【起己丑正月尽十二月】去宣武门西半里许有陋室十余间扃锁颓废有年矣己丑二月自西苑下直归从马上望见老槐二树亭亭出屋顾而乐

  • 跋·马臻

    虚中钱塘族也少时慕陶贞白为人师硕翁着道士服隠于西湖之滨尝画桒干龙门二图流传海内不见者辄以为恨既从禇雪巘游肆力吟事风致酷似中州诸名家伯雨之后复有虚中何钱塘多隠君耶海虞毛晋识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刘昫

    ○崔善为 薛颐 甄权弟立言 宋侠 许胤宗 乙弗弘礼袁天纲 孙思邈 明崇俨 张憬藏 李嗣真 张文仲李虔纵 韦慈藏附 尚献甫裴知古附 孟诜 严善思 金梁凤 张果 叶法善 僧玄奘 神秀慧能 普寂 义福附 一

  •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张廷玉

        周起元 缪昌期 周顺昌 周宗 建 黄尊素 李应升 万燝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称。   行取入都,注湖广道御史。方候命,值京察。御史刘国缙疑郑继

  • ●奇女子传卷之二·吴震元

    长卿吴震元论次荀灌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十人踰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纪昀

    列传宋 【九十三】○宋九十三彭龟年 黄裳 罗点黄度【周南】林大中陈骙黄黼詹体仁彭龟年黄裳罗点黄度 【周南】林大中陈骙黄黼詹体仁△彭龟年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七岁而孤事母尽孝性颖异读书能解大义登干道五年

  •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魏收

    傅竖眼,籍贯本是清河。七世祖傅亻由。亻由子傅遘,任石虎的太常卿。祖父傅融南迁渡过黄河,定居磐陽,为乡里所尊重。傅融性格豪爽。生有三个儿子,灵庆、灵根、灵越,都有才干勇力。傅融以此为自豪,称凭这一点便足以为一时英雄。

  • 戚纶传·脱脱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字文约,自己有传。戚纶少年时与其兄戚维以文章品行知名,坚持不懈学习古文,喜欢谈论名教。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沂水主簿。按照名册和户籍,搜求到许多逃亡户脱漏的户口漏交

  • 春秋管窥原序·徐庭垣

    窃观春秋一书与礼经相表里礼存其体而春秋着其用故必先达于礼而后能达于春秋也昔鲁史记注本周公遗制史书旧章卓然俱有法式是以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叹曰周礼尽在鲁矣厥后史失其官赴告防书或不能尽如法式夫子取而修

  • 佛之修学法·太虚

    ──十六年一月在上海尚贤堂讲── 一 佛学之根本精神    甲 独立与发展──自觉的     (一)绝对独立之特德     (二)无限发展之自由    乙 和合与增上──觉他的     (一)缘起性空之和合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澄观

    疏。又法华第三云下。第三明无趣寂。既无趣寂。则无定性二乘。一乘之义亦已显矣疏。引三文。谓法华智论及法华论。今初。即化城喻品。结会世尊所化弟子。经云。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

  •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大唐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三藏宝思惟于天宫寺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诸弟子共会说法。于是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为利益众生故。说陀罗尼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八·隐元

    嗣法門人行瑫編小參小參。學道如鑽火,逢煙未可休,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古人與麼道,鈍置殺人。黃檗門下貴在一火鑄就一槌便當。有麼?有麼?出來與汝證明。一僧拂袖而出。師云:又恁麼去也。乃云:大道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卓

  • 萍踪忆语·邹韬奋

    邹韬奋著。生活书店1937年出版。收文37篇。作者在“弁言”中说:“这本书是我于一九三五年夏季在美国观察所得的结果。”由于“材料虽是在美国所得到,但是回国以后才把它整理追记下来,只得称为‘忆语’了。”作者从亲

  • 唐书直笔·吕夏卿

    史评著作。四卷。北宋吕夏卿撰。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吕夏卿,字缙叔。约生于天禧二年(1018年),卒于熙宁三年(1070年)。北宋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庆历进士,为江宁尉。仁宗时,参与修《新唐书》,充任编修官。学长于

  • 吴逆始末记·佚名

    《吴逆始末记》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大约出于清康熙间人之手。所记始于吴三桂降清,止于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文末附有《觚剩》(清初钮撰)故事一则,当是后人所加,因涉及吴三桂生平,今仍保留;但所引个别句子有删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