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八

传第九十二

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额贝都拉列传【今袭郡王品级多罗贝勒】额贝都拉哈密回部人初号达尔汉伯克隶凖噶尔康熙三十二年

遣理藩院员外郎马廸等

颁赉策妄阿喇布坦道哈密有叛贼罕都罗卜藏额琳沁者自凖噶尔来降寻叛窜偕噶尔丹属图克齐霍什哈哈尔海达顔额尔克等以兵五百戕马迪掠驼马遁额贝都拉闻之给从迪者粮骑护归嘉峪关

上以罪在噶尔丹

诏勿问哈密三十五年额贝都拉遣纳林伯克贡驼马表

曰臣白帽族贡中国久

天使至臣所噶尔丹以兵戕臣不能护脱恐不睦臣者谓

臣与逆谋

上即天也违天者必受殃厄鲁特数徙牧或肆掠已辄窜臣城郭居焉敢为逆噶尔丹既为大军所败

谕哈密勿薮逆额贝都拉遣使纳林伯克奏侦噶尔丹至

当擒献

上嘉其恭顺

赐章服貂冠金带而是时噶尔丹遣图克齐霍什哈达什哩鄂摩克图霍什哈等贷粮哈密复齎书通问桑克拉什呼图克图曼殊呼图克图和硕齐台吉博贝等乞援族台吉衮占妻诺观达拉遣达尔汉宰桑挈属从噶尔丹复令其乳母子丹津扎卜俄罗岱达尔扎及子色布腾巴尔珠尔乳母之父辉特和硕齐从色布腾巴尔珠尔猎巴里坤额贝都拉遣长子郭帕伯克以兵三百擒之明年遣次子白奇伯克械献表曰臣擒噶尔丹子及其属厄鲁特必讐臣哈密危且惧请

谕令勿虐臣

诏策妄阿喇布坦及青海厄鲁特台吉等勿扰哈密赐额贝都拉及郭帕伯克章服银币白奇伯克如之从者给白金文绮有差时副都统阿南达设哨嘉峪关外额贝都拉告曰哈密地小而贫厄鲁特窜至者衆力不获养欲献军马复多瘠请驱令出境阿南达语曰尔当体

圣天子好生仁善养之军事蒇俟

诏行而策妄阿喇布坦数遣使哈密索噶尔丹子檄以所收厄鲁特归吐鲁番且诘哈密内附故额贝都拉语曰我诚附

天朝非廹而然也策妄阿喇布坦憾之拘其使额贝都拉亟遣告曰策妄阿喇布坦将复索所收厄鲁特不给将兴戎

诏已赐檄勿惧索者至勿擅给未几噶尔丹自杀其族子丹济拉携噶尔丹骸走哈密掠畜遁济木萨额贝都拉以告

遣使往招降丹济拉惧策妄阿喇布坦阻驰奔哈密额贝都拉迎入城给粮骑遣郭帕伯克护至

诏以额贝都拉为一等扎萨克仍达尔汉号

赐敕印及银币以郭帕伯克为二等伯克协理旗务白奇伯克如郭帕伯克职四十八年卒子郭帕伯克袭一次袭郭帕伯克额贝都拉长子康熙四十八年袭扎萨克一等达尔汉五十年卒子额敏袭二次袭额敏郭帕伯克长子康熙五十年袭扎萨克一等达尔汉五十四年凖噶尔袭哈密败之大军屯巴里坤额敏复垦塔勒纳沁田岁输青稞助雍正五年

谕曰额敏自军兴以来输忱効力率所部人等屯耕助军甚属可嘉着晋封镇国公七年来朝晋封固山贝子

优赉遣归十年凖噶尔兵复袭哈密额敏简健卒设伏城外御之驰乞援大军至贼遁乾隆元年额敏奏兴师

来哈密岁纳屯粮计二万七千五百石已支用万八千余石今巴里坤军撤请屯耕如故

诏赐币嗣免纳粮五年卒子玉素卜降袭镇国公三次袭玉素卜额敏长子乾隆五年袭扎萨克镇国公十年晋封固山贝子十一年议设汛锡喇诺尔及毕柳大坂玉素卜请供官马刍茭简卒助守

允之二十一年吐鲁番莽噶里克叛子白和卓入觐旋抵哈密玉素卜偕副将祖云龙议擒之达书吐鲁番扎萨克辅国公额敏和卓令决剿贼计

奬赐币复

诏简所部兵三百援吐鲁番寻莽噶里克乱定二十三年春请以兵百从大军征逆回布拉呢敦霍集占

谕曰玉素卜系回部望族今闻办理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回部情愿率兵効力深可嘉奬着照所请同雅尔哈善额敏和卓前往所有应得分例照蒙古贝子例赏给回兵照緑旗兵丁例赏给果能奋勉剿贼朕将格外施恩

诏授领队大臣会靖逆将军雅尔哈善奏俟取库车乌什阿克苏等城以从军之库车伯克鄂对等驻其地

谕曰回人性情虽不同厄鲁特而近年与厄鲁特杂处不免渐染习气未可深信取库车等城後伯克鄂对等亦不当专令看守其听玉素卜节制夏大军围库车逆党阿卜都克勒木自阿克苏来援击之败遁

颁赐

御用佩饰霍集占寻擕贼五千余援库车复为大军所

赐币

诏叙绩秋七月赛哩木沙雅尔回人乞降玉素卜抚其衆擕徙军营近地愿留者以户籍献八月克库车雅尔哈善令玉素卜驻其地阿克苏降定边将军兆惠檄玉素卜驻阿克苏寻乌什降复檄驻乌什大军抵叶尔羌贼抗诸喀喇乌苏时驻乌什兵仅二百五十余玉素卜檄阿克苏兵五百赴乌什防变复谋徵布鲁特兵攻喀什噶尔分叶尔羌贼势闻乌鲁特特穆尔居乌什为布鲁特属召给粮马茶币令侍卫布占泰擕往乌鲁特等欣就道

谕曰玉素卜办理军营驻守乌什俱属悉心奋勉甚属可嘉着加恩赐给贝勒品级复以输驼马助阿克苏援喀喇乌苏兵

诏如值给二十四年布拉呢敦霍集占窜巴达克山诏俟大功成简玉素卜偕额敏和卓分守叶尔羌喀什

噶尔资倚任复以报効志诚

谕晋封多罗贝勒巴达克山寻献霍集占首

谕曰玉素卜虽不与将军大臣等同在军垒但驻劄乌什办理诸事亦极奋勉着加恩赏给郡王品级寻

诏入

觐伯克等四十四人以玉素卜偕贝勒霍集斯领之二

十五年春至京

召谒於

正大光明殿

赐章服饮至丰泽园

赉银币复以乌什为回部要地

诏玉素卜弟阿卜都拉任乌什阿奇木伯克二十六年议塔勒纳沁居屯田兵兴版筑玉素卜请助役不受工值

奬赉币及佩饰复

谕优给口粮示恤冬十月

谕曰前因额敏和卓玉素卜皆回部旧人若令伊等更替驻劄办事於新疆有益去年玉素卜来京曾谕令在哈密休息年余今额敏和卓当还吐鲁番休息以玉素卜往代玉素卜着即整装候此次入觐回人等至哈密时即同护送之乾清门侍卫等带领前往着授参赞大臣应得公项照例支给伊子伊勒巴喇伊木看守游牧着加恩赏戴孔雀翎二十八年玉素卜就道额敏和卓以遣使巴达克山索布拉呢敦尸及其孥仍留叶尔羌

诏玉素卜暂理阿克苏务冬巴达克山事竣玉素卜往代三十年乌什逆回赉哈木图拉等纠衆叛副都统素诚偕阿卜都拉遣呢雅斯走阿克苏告变素诚寻自杀

诏伊犁将军明瑞往剿会阿克苏伊什干伯克萨里弟额敏自乌什脱出告阿卜都拉遣屯田兵赴伊犁不给粮畜且科瘠羊四百徵回人银被贼擒禁复纳女赉哈木图拉为免死计阿克苏办事副都统卞塔海以

谕曰阿卜都拉被回人拘禁朕尚以阿卜都拉系玉素卜之弟必不肯屈节今观伊平日纵容所属侵蚀回人银两又纳女於赉哈木图拉希图临难苟免此与叛逆何异岂可以其为玉素卜之弟遂从寛贷着明瑞至乌什日务将此等情节查讯明确若果所传不妄非独逆回等当族诛示惩即阿卜都拉亦宜明正典刑玉素卜奏臣弟阿卜都拉扰回衆致偾事臣素失训请议罪

谕曰阿卜都拉以阿奇木伯克纵所属人等滋扰激变罪由自取与玉素卜无涉着加恩免其议处时阿卜都拉被贼擒赉哈木图拉夺其女将纳之逆妻有怨言乃止因戕阿卜都拉复禁其女及子大军既定乌什明瑞讯贼党得情疏

诏释阿卜都拉孥归哈密三十一年玉素卜遵

旨自叶尔羌归奏哈密齿日繁请遣户五百屯伊犁以

次子伊萨克护往

允之伊萨克自伊犁归

诏授二等台吉玉素卜寻携长子伊勒巴喇伊木入觐中道皆疾卒以伊萨克袭

五次袭伊萨克玉素卜次子乾隆三十二年袭郡王品级扎萨克多罗贝勒三十六年入

赐三眼孔雀翎黄马褂

命乾清门行走三十八年

诏授领队大臣赴伊犁辖屯田回民四十一年

谕归哈密四十五年卒子额尔德锡尔袭

六次袭额尔德锡尔伊萨克长子乾隆四十五年袭郡王品级扎萨克多罗贝勒五十三年奉

上谕哈密吐鲁番二部皆国家世仆其余各城回人虽经朕平定新疆时归降但効力几三十年奋勉急公是以分别施恩赏给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封爵乾隆四十八年该院照例查明伊等封爵或定世袭罔替或定为出缺後降等承袭虽系照例办理但伊等来归年久共感朕恩各勤职业即如哈密郡王品级贝勒额尔德锡尔之始祖额贝都拉归诚以来已历数世额尔德锡尔之祖玉素卜在军营勤劳懋着贝子鄂斯璊之父鄂对在军营奋勉封授贝勒品级因罪削爵後鄂斯璊仍诸事抒诚効力复封贝子色提卜阿勒氐先在军营奋勉又在阿奇木伯克任内数年留心办事公伊巴喇伊木一等台吉鄂罗木咱卜二等台吉巴巴阿布勒丕尔敦三等台吉阿卜都呢咱尔帕尔萨伊等封爵或因军前効力封授或因伊祖父功绩赏给若照院议於出缺後降等承袭日久递降非朕久远抚恤回衆之至意今施恩将议定降等承袭之额尔德锡尔色提卜阿勒氐鄂斯璊伊巴喇伊木鄂罗木咱卜巴巴阿布勒丕尔敦阿卜都呢咱尔帕尔萨等十人现袭之王贝子公台吉等封爵出缺时不必降等承袭俱着世袭罔替以示朕优恤回仆之至意并交该院行文各回城大臣将朕此旨通行暁谕衆回人等交相欣庆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八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脱脱
  跋·庞元英
  第二回 诛假父纳言迎母 称皇帝立法愚民·蔡东藩
  卷第二百七十六·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纪昀
  六○八 寄谕盛京将军福康安将府丞李绶办理磨毁改刻碑碣等事覆奏·佚名
  二 咸亨的老板·周作人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林献堂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卷七·黄训
  礼二八·徐松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三·佚名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吕思勉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机缘集清·释漪云(漪云溪照达邃辑)·释德诚

    ○船子和尚东游泊钓船处(唐·愚公谷人)和尚东来泊钓船,一溪秋水月明天。此中定有高人出,为忆前身几百年。辛酉三月二十七日,法忍寺天空阁毁于火,得小碣于灰烬中。前集右军书圣教二行,中刻此诗,后勒会昌元年十一月,款书愚公谷人

  • 运命的逻辑·徐志摩

    一前天她在水晶宫似照亮的大厅里跳舞&mdash;&mdash; 多么亮她的袜! 多么滑她的发!她那牙齿上的笑痕叫全堂的男子们疯魔。二 昨天她短了资本, 变卖了她的灵魂;那戴喇叭帽的魔鬼在她的耳边传授了秘诀,她起了皱纹的脸又搽

  • 卷一四二 齊紀八·司马光

      屠維單閼(己卯),一年。   東昏侯永元元年(己卯,公元四九九年)   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   太尉陳顯達督平北將軍崔慧景軍四萬擊魏,欲復雍州諸郡;癸未,魏遣前將軍元英拒之。   乙酉,魏主發鄴。   辛卯,帝祀南郊。

  • 卷六前赵录六·崔鸿

    刘曜中 光初四年夏五月终南山崩长安人刘终于崩所得白玉方一尺有文字曰皇亡皇亡败赵昌井水竭构五梁咢酉小衰困嚣丧呜呼呜呼赤牛奋靷其尽乎时羣臣咸贺以为勒灭之征曜大悦斋七日而后受之于太庙[

  • 路史卷二十七·罗泌

    国名纪四陶唐氏后陶高辛封之,今广济军治古定陶城,有陶丘。范蠡变姓名,间行止陶。今郓之平阴有陶山。唐国,即中山。今定之新乐,与唐县俱是。有尧山唐水,望都故城。望都里东北有广唐城,东有尧故城。后都平阳安邑,亦皆曰唐。平阳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弘治十五年十一月庚午朔钦天监进弘治十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本监官复诣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升翰林院待诏潘辰为本院典籍以九年秩满也○辛未翰林院修撰毛澄病痊至京复除原职○广东道监察御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七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宋楚争盟表孟子曰以力仁者伯伯必有大国説者谓宋襄之执于盂伤于由其国小力绌使然其説得之矣而不尽然也以宋襄之国而茍以齐桓之道用之则亦可以不至于败以齐桓之大

  • 五·钱穆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

  • 职官七七·徐松

    起复【宋会要】宋朝之制,文臣谏舍以上、牧伯刺史以上丁父母忧者,皆卒哭后恩制起复,牧伯以上仍加将军阶。内职遭丧者,但给假而已,其愿终丧制者亦听,惟京朝、幕职州县官皆解官行服,亦有特追出者。庆历初,始诏三司副使已上非领边

  • 孟子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九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歴山时也仁覆【敷救反】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去

  • 孟子杂记卷二·陈士元

    (明)陈士元 撰○稽书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元按商书汤誓篇害作曷女作汝偕作皆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元按周书泰誓篇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

  • 论语意原卷二·郑汝谐

    宋 郑汝谐 撰雍也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雍闻可使南面之言即以子桑伯子为问子桑伯子之为人必雍平日之所喜者夫子言其为可

  •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孔子

    【原文】 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 (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读解】 巧言令色。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

  • 孔子闲居·姚际恒

    此篇「三无」「五起」,皆本老子贵无、贱有之旨,如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类是也。其云「无声之乐」、「无体之礼」,与孔子「礼云礼云」一节有毫厘千里之别。孔子所言欲

  • 卷三十五·佚名

    △耶输陀因缘品下尔时善觉大富长者,以诸亲族数数殷勤共相晓喻。乃至第三。苦切劝谏。而彼长者,意中不已,即将家僮。赍持大斧。簸箕杴锄。及诸锹?。种种刀锯。诣彼树所。既到彼已,立於树前。而作是言:汝树当知。我从他闻。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佚名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与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普贤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其名曰智慧胜智菩萨

  • 词林典故·张廷玉

    八卷。清乾隆时官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翰林院落成,高宗案临赐宴赋诗,因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辑本书。十二年成书。专记翰林院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全书共分八门,依次为:“临幸盛典”,记乾隆九年燕饮诸

  •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婆罗门子命终爱念经、爱念不离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第二一六品爱生经、巴利本中部第八十七经 Piyaja^tika Sutta、增一阿含第十三品第三经、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