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目録  别史类

卷首

契丹国初兴本末  契丹九帝年谱

第一卷

太祖皇帝

第二卷

太宗皇帝上

第三卷

太宗皇帝下

第四卷

世宗皇帝

第五卷

穆宗皇帝

第六卷

景宗皇帝

第七卷

圣宗皇帝

第八卷

兴宗皇帝

第九卷

道宗皇帝

第十卷

天祚皇帝上

第十一卷

天祚皇帝中

第十二卷

天祚皇帝下

第十三卷

后妃传

太祖舒噜皇后   太宗萧皇后

世宗甄皇后    穆宗萧皇后

景宗萧皇后    圣宗萧皇后

兴宗萧皇后    道宗萧皇后

天祚萧皇后    天祚文妃

第十四卷

诸王传

文献钦义皇帝   章肃皇帝

孝文皇大弟    齐国王隆佑

鲁王宗元     晋王宗懿

燕王洪道     梁王信宁

第十五卷

外戚传       萧延思

舒噜罗索     萧守兴

萧翰       萧安札

萧孝穆

第十六卷

列传

韩延徽      张砺

韩延寿

第十七卷

列传

满逹       耶律朗乌

刘珂

第十八卷

列传

卢文进      耶律隆运

刘六符

第十九卷

列传

马保忠      张琳

萧奉先      李俨

耶律伊都     逹实

除授蕃将职名   除授汉官职名

第二十卷

晋表

晋廷重贵降表   晋李太后降表

澶渊誓书

宋真宗誓书    圣宗回宋誓书

关南誓书

兴宗致宋书    宋朝回书

兴宗致宋誓书

议割地界书

道宗求地界书   宋朝回书

第二十一卷

南北朝馈献礼物

累朝贺宋朝生辰正旦礼物

宋朝贺生辰礼物  宋朝劳使人物件

外国进贡礼物

新罗国贡进物件  横进物件

回赐物件     赐奉使物件

西夏国贡进物件

诸小国贡进礼物

高昌国      龟兹国

于阗国      大食国

小食国      甘州

沙州       凉州

回赐物件

第二十二卷

州县载记     控制诸国

四至地里     四京本末

第二十三卷

族姓原始     国土风俗

并合部落     兵马制度

建官制度     宫室制度

衣服制度     渔猎时候

试士科制

第二十四卷

宋王曾行程録

宋富弼行程録

第二十五卷

晋胡峤陷北记

宋张舜民使北记

第二十六卷

诸蕃国杂记

奚国       古肃慎国

室韦国      新罗国

高昌国      黄头女真

翁舍展国     渤海国

第二十七卷

岁时杂记

第二十八卷

译改国语解

【臣】等谨案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二十八卷宋叶隆礼撰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佑七年进士由建康府通判历官秘书丞隆礼於孝宗时奉诏撰次辽君【臣】事蹟为此书淳熙七年奏进之凡帝纪十二卷列传七卷晋降表宋辽誓书议书一卷南朝及诸国馈贡礼物数一卷杂载地理及典章制度二卷行程録及诸杂记四卷隆礼生南渡後距辽亡已久北方书籍江左亦罕有流传未尝见辽时国史仅取宋人所修史传原文分条采摘排比成编故於首尾不能完具大抵穆宗以前纪传则本之司马光资治通监穆宗以後纪传及诸杂纪则本之李焘长编等书其胡峤陷北记则本之欧史附録诸番记及达实伊都等传则本之洪皓松漠记闻皆全袭其词无所更改间有节録亦多删削失当元苏天爵三史质疑虽尝讥其说皆得於传闻失实甚多而识见所限於其纰缪之大端尚未能窥及一二昨者以着録史部缮本进

御仰蒙

皇上亲加披览高悬

轩镜洞烛瑕疵凡其中蹖驳舛戾之处无不一一呈露如隆礼身为宋臣而分注宋代纪年殊乖系统之正且其行文措语於内外之词亦多违错不合甚者论杨承勲以兵劫父出降一事意存偏袒右逆子而乱天经尤为诞妄之甚并荷

特颁训谕详晰

宣示令【臣】等重加厘正改纂成编仰见我

皇上扶植纲常敦崇名教

离照所被物无遁形所谓平若权衡严於斧钺彼怀私曲笔之徒不能复置一喙洵足以超轶前古垂示方来【臣】等谨奉

纶言详悉刋定参考辨证去譌存是咸折衷至当

仰禀

睿裁推厥指归具诸凡例俾後之读是编者共知大义所在昭如星日非区区俗儒瞽说所得妄有轩轾於其间而

大圣人大公至正之盛心与崇正斥邪之微旨所以垂训万世者实至深且切矣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班固
  卷十·李斗
  卷一百二十六·杨士奇
  尚史卷六十四·李锴
  第二九二牒光绪八年四月二十八日一一七○七--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七·杜大珪
  安帝纪·房玄龄
  冯元兴、曹昂传·李延寿
  杨宽传·李延寿
  卷一百九·杨士奇
  卷十三 征抚西夏·李有棠
  卷九·佚名
  卷九十九·佚名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许 赞【一首】赞字廷羙灵宝人治丙辰进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师諡文简有松皋集感遇主人凌晨起洒埽坐当楹屋东有茂树其上鸱枭鸣主人心所恶彷徨

  • 卷十五·毕沅

      ◎宋纪十五 ∷起屠维赤奋若四月,尽重光单阏八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端拱二年辽统和七年。己丑,九八九年   夏,四月,国子博士李觉上言曰:“昔李悝有言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

  • ●卷一百五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七。   起绍兴四年正月二十九日巳卯,尽三月十五日乙丑。   绍兴四年正月枢密承旨章谊中书舍人孙近使於金国。   二十九日已卯右迪功郎新授监广州口场盐税吴伸再上论大臣非辜书。   正月二十

  • 闲燕常谈 全文·董弅

      张昌言初与种世衡善,及持父丧,世衡遗以汝州田十顷。辞,弗受。使者在涂而世衡卒,乃以还其子诂。诂遵父命不承田,遂芜废者三十年。元丰中,邻人告官。移文二家,皆弗取。郡守刘斐言诸朝,愿以田给州学,朝廷嘉之,卒还种氏。昌言名

  • 第四十八回 迎嗣皇权相怀疑 遭冥谴太师病逝·蔡东藩

      却说鄜王于十月即位,阅十余日,即立了一个皇后。同处宫中,两小无猜,倒也是一段元史奇闻。是时云已隆冬,转眼间又要残腊,乃诏群臣会议改元,并先皇帝庙号神主,及升祔武宗皇后等事。议尚未定,小皇帝又罹着绝症,不到数日,又复归

  • 平台纪略·蓝鼎元

    朱一贵之乱大清康熙六十年辛丑夏四月,台湾奸民朱一贵作乱。一贵,漳之长泰人,小名祖,游手无艺,好结纳奸宄,为乡里所嫉,于康熙五十二年之台湾,充台厦道辕役,寻被革,居母顶草地饲鸭为生。其鸭旦暮编队出入,愚甿异焉。奸匪过者,辄款延

  • 江西后篇第八·王闿运

    江、浙沦陷,寇聚于东。及曾、左用师,皖南多隆阿、曾国荃扬兵安、庐,寇无所聘,则泛溢西出;而领外群寇,阴受号召,聚党千数百人,出掠旁县,旬日数万,亦皆由江西达皖、浙,故江西为群寇孔道。自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江宁复之先,寇凡三大至

  •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洪武十六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色常服诣华盖殿行八拜礼 上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毕赐宴华盖殿不举乐以 孝慈皇后丧故也是日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山南王承察度遣其臣师惹等进表贡马及方物贵州宣慰使

  •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二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访求胡煦遗书情形并开列书目呈览折·佚名

    二二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访求胡煦遗书情形并开列书目呈览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遵旨查办事。窃臣先后恭奉谕旨购访遗书,并饬令将现在有无购得成数,卽行开单具奏。随将各属已据送到书籍,开列目

  • 卷一百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史记一百十四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揺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今闽州又改为福也】及诸侯畔秦

  • 卷十三·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三明 黄训 编内阁题缉熈圣学事【薛瑄】切见近日有臣下进言欲开经筵以缉熈圣学者虽防圣德允纳未见施行盖欲俟军旅事平之日以开讲也臣愚以爲当圣主中兴之时天歩惟艰之日正讲论爲学爲治之道

  • 卷七十二·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任将上 易师贞丈人吉无咎 臣若水通曰此师卦彖辞言人君用师之道六五以柔居上为人君任将九二以阳刚居下得中为将兵之主故曰贞曰丈人其余诸爻

  • 朱子学的卷之上·邱濬

    琼台丘浚仲深编辑封张伯行孝先重订下学第一[总论为学之道]朱子曰下学者事也上达者理也理只在事中朱子曰所谓学者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也伊川先生有言今之学者有三词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乎道则

  • 卷一·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一明 柯尚迁 撰天官冢宰第一天官以下灋天地四时以建六官周天三百六十度六官三百六十属冢宰言天官者总御六官奉承天道统理万物者也冢山顶也宰主也制也言

  • 上下编·钱穆

    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此书所收,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为主。〈卫灵公篇〉载子张问行,孔子告以&ldquo;言忠信,行笃敬&rdquo;,而子张书诸绅。则当时诸弟子于孔子之一言一动,无丌谨书而备录之可知。论者

  • 通鉴胡注举正·陈景云

    一卷。清陈景云 (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

  • 宦游偶记·陈惟彦

    上下两卷,为陈惟彦晚年所著的笔记作品,所记为作者为宦的亲身经历,一则一事,具有回忆录的性质。于1912年成书,1918年梓行,为《强本堂汇编》之一种。前有陈澹然题词,严修续和作者自序。上卷主要记在贵州的从政经历,计有《辨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