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善夜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三十三天中之栴檀天子为利益众生,遂教比丘至佛处请说,使闻者咸断烦恼,速证菩提。‘善夜’之名,谓此经之功德能令恶梦、险难等不祥远离。

《善夜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善夜经一卷

猜你喜欢
  林间录·惠洪
  鹦鹉经·佚名
  起世经·佚名
  如幻三昧经·佚名
  北斗七星护摩法·佚名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佚名
  秘密相经·佚名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慧沼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佚名
  从容录·行秀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佚名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海云
  楞伽师资记·净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123_1 【嵩山十志十首·草堂】卢鸿一   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前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构,   后加茅茨。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   叶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闲。谷神同道,此其所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

  • 卷七·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七(明)吕诚 撰访耦成苍筤轩时武孟制满求仕地有桃源径蒨草溪东十里余小桃源上见郊居落红石迳和云扫新緑瓜畦趂雨鉏池上此君宜对酒门前长者屡回车此中尚未商山老见说王褒有荐书江雨轩为耦武孟作

  • 卷七十五·志第四十二·柯劭忞

      ○食货八   △海运   伯颜海运之议,事便而费省,然卒有不虞,则举千百人之命投于不讨之渊,非若近世舟航之利,可以保万全而无覆溺之患也。今考其事故,粮则一岁所损坏者多至十余万石,少亦四五千石,其军人、水手之漂溺者

  • 卷十三·凌雪

    列传二十 马干、李干德、樊一蘅、詹天颜、范文光列传二十一 郭承汾、张孝起、朱寿图、朱寿琳、罗国瓛、高绩、邬昌期、李如月、王应龙、任国玺列传二十二 熊开元、章正宸、李清、李模、乔可聘、金堡列传二十马干、李

  • 第六十七册 天命十年·佚名

    第六十七册 天命十年将训谕“奉天承运汗曰”至“勿懈”一段,概皆书於自总兵官以下至备御诸敕书之首。继“勿懈”之后,依次书写各大臣之名;并书其功、死罪、罚罪等项。每圈之下,敕书一道。

  • 二二 河南杂志·周作人

    鲁迅的《新生》杂志没有办起来,或者有人觉得可惜,其实退后几年来看,他并不曾完全失败,只是时间稍为迟延,工作也分散一点罢了。所想要翻译介绍的小说,第一批差不多都在《域外小说集》第一二两册上发表了,这是一九〇八至〇九年

  • 卷一百四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一百四十六 朱批缪沅奏摺 内阁学士【臣】缪沅谨 奏【臣】於雍正六年四月二十日奉 旨差审参革原任蒲台县知县朱成元家人张士荣叩阍控告告休蒲台县知县王僧慧一案【臣】於五月初二日至济南本日

  • 卷三百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

  • 第四节 唐灭前蜀·吕思勉

    王建盗贼,乘时窃据全蜀,已为非分,然其贪欲颇甚。梁、唐嬗代之际,初思连岐以取关中,已而兵出不利,则又乘岐之削弱而思兼并,而二国之兵衅启焉。《通鉴》云:蜀主女普慈公主,嫁岐王从子秦州节度使继崇。公主遣宦者宋光嗣以绢书遗蜀

  • 卷七·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七    明 傅逊 撰鲁隐公摄国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

  • 卷九十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一士之孝敬亲汉韩延夀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勅功曹议罚门卒当车愿有言延夀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

  •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佚名

      舍利弗归命善清净无垢宝功德集胜王佛。  南无因陀罗幢佛 南无普照佛 南无清净光明王佛 南无金色光明师子奋迅王佛 南无普胜山功德佛 南无善住功德摩尼山王佛 南无普见王佛 南无金刚胜佛 南无普贤佛 南

  •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弘赞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辑准提真言。本出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欲求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成就者。依经作法。速获灵验。但今法末。人多懈怠。根性钝劣。及初机行人。依经修习。三业未淳。不能作诸观

  • 周元公集·周敦颐

    诗文别集。北宋周敦颐撰。八卷。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任为分宁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有治绩。后为广东转运判官。晚年家庐山莲花峰下,名为莲溪,卒谥元公。此集马端临《经籍考

  • 古方汇精·爱虚老人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1804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

  • 杂病治例·刘纯

    一卷。明刘纯撰。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为当时名医,咸宁 (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受学于朱震亨。著有 《玉机微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本书成于永乐六年(1409)。末附有《兰室誓戒》四则。刘纯承其家学,又

  • 海游记·佚名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

  • 犍椎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