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一百四十六

朱批缪沅奏摺

内阁学士【臣】缪沅谨

奏【臣】於雍正六年四月二十日奉

旨差审参革原任蒲台县知县朱成元家人张士荣叩阍控告告休蒲台县知县王僧慧一案【臣】於五月初二日至济南本日行文廵抚咨提原状内官犯人等并提原?十五日准廵抚将人犯文?解到【臣】即隔别研讯据成元供称原有那移银六千余两尚有民欠七千两可抵王僧慧已据实详明布政司批允【臣】查布政司详文止有批查字様而成元揑称已经批允所控已诬成元又供称僧慧违例预徵新泰县六十六十一两年带徵钱粮全完将银一千四百余两婉求成元收受成元随後又退还僧慧取有僧慧蒲台县印收为据查印收系朱

上盖墨明系成元在蒲台任内私留空白印纸後填假收朱成元所供预徵全完又诬又供称僧慧威令经承李天锡等嘱令里长李道恒等将民欠揑报亏空出首图赖银两等语均应刑讯因王僧慧年老病笃不能受刑将僧慧管宅门家人孙荣同经承李天锡等十余人各加刑讯俱坚供系各役情急出首并无威令嘱令等情又据经承李天锡等供成元在蒲台任内徵收钱粮令家人张成桂在宅门经收粮户钱粮哄骗乡愚止给串票不登流水簿又着里长李道恒等预缴钱粮五六十两不等交管门人张成桂收入只给总票许其存算各花户钱粮等语【臣】查朱成元在任年久地方熟悉既侵用仓库而又?害衆民巧於弥补移新盖旧现在亏空共银二万六千余两朱成元自闻调任新泰之信明知亏空甚多万难交代遂与收役张仲兰等商议将成元项下侵蚀银两揑作民欠暂掩交代俟到新泰设法抵项讵意到任甫及三月新泰又参亏空张仲兰等恐祸及已随将揑造册籍情由出首僧慧因有续掲三掲成元讐恨令家人张士荣叩

阍希图将亏空钱粮推卸与收书里民及接任之员而册籍有凭活口现在一堂之上吏书里民衆口齐证随将张成桂刑讯各欵直认不讳其成元在任将正项钱粮官侵吏蚀视库项如已物现今刑讯张弘图王存义等十一人各名下共计侵蚀银二千六百余两其余实系朱成元侵蚀供明在案【臣】奉

旨速行前往详审具奏不敢稽迟先将审过缘由缮摺

奏其亏空一案册籍繁多现在行查谨

奏明恭候

谕旨【臣】临奏不胜悚惕待

命之至谨

朕总欲凡事得其实情将册籍查明後具疏亲带来京进奏可也据奏朱成元诬控显然如此则可恶极矣亟当从重定拟将伊任所资产行令地方官详查毋令隐匿并将其紧要用人严行看守防有兔脱特谕

内阁学士【臣】缪沅谨

奏【臣】於七月初七日接户部知会奉

旨命【臣】同盐【臣】郑禅宝会查东省盐政积弊【臣】遵旨详审朱成元案件不得亲齎来京谨缮疏具

题恭请

圣旨其家产人口【臣】委员协同地方官详查嗣据各州县造册申送共估时值价银二千八百余两其紧要用人张成桂等现在收禁男妇八十六口分别看守随将各册籍移交署抚【臣】岳濬收贮其历城县申送查出朱成元任内送银礼簿有字账三十本无字账一本散账二十八页通计送银礼账二百七十三页【臣】另缮疏具

题诚恐冒昧理合

奏明谨

审理朱成元一案公明详细殊属妥协之至甚为可嘉今清查盐弊一事尤为紧要亦应如是秉公破面办理勉为之

内阁学士【臣】缪沅御史【臣】郑禅宝谨

奏【臣】等钦奉

谕旨清查山东盐弊其重复影射阿城改包种种弊端并积年侵蚀正课数目【臣】等查出业於八月内具

奏在案其引张短少之处讯据本商刘衮刘养才连名公具保结内称如有隐匿积引日後或被查出或经首告商人等情甘重罪等语【臣】等不敢因有衆商甘结不复察访随又细加密访今访得运司残引房书办康福盛等向有偷匿残引情弊现今寄顿户总科堂号房内【臣】等同运使梅廷对亲往搜查果於堂西号房内搜出雍正五年残引一箱随将康福盛等锁拏收禁又至康福盛等家内搜出康熙七年至六十一年雍正元二三四等年共残引四万四千五百五十七道又运使梅廷对在书办卢鼎爵家碾盘下搜出历年残引一万五千一百六十道呈送前来其引目细数另缮清摺恭呈

御览【臣】等逐加严讯康福盛等佥供历年奸商书吏通同藏匿残引营私作弊是实【臣】等诚恐尚有搜查未尽随经出示晓谕诸商及书吏人等令其自行出首【臣】等现今搜出残引之内除雍正五年残引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九引交明盐运使贮库入五年奏销册籍外其雍正四年以前残引容【臣】等细加研讯取具确供按律定拟仰副

皇上肃清盐政至意伏乞

圣鉴谨

如此搜查严急此外再有藏匿者必至於烧毁灭迹然亦不得不如此也

内阁学士【臣】缪沅御史【臣】郑禅宝谨

奏为奏明事窃查马礼善案内以财行求之顾九臯金恒基李生馥三人原拟杖徒今访得并非正身乃系办商钱连城范録陆维宸冒名充徒前经【臣】郑禅宝具摺

奏明奉

朱批谕旨可恶之极万不可令兔脱严审定拟具奏钦此钦遵随经刑讯钱连城等据供小的们是商人顾九臯等夥计本商向来不在山东俱系夥计们顶名行盐办课去年以财行求原是小的们做的事後来塞廵抚批发张布政司杨按察司梅运司会审时小的们曾供称过本名顾九臯的夥计钱连城金恒基的夥计范録李生馥的夥计陈瑗承审官员亦不曾究问等语讯据合纲商人等仝供行盐引名顾九臯本商顾宪臣引名金恒基本商刘衮引名李生馥本商李芳州各商本身俱在原籍去年顶替充徒原是钱连城范録陈瑗冒名去的因陆惟宸陈瑗俱是李生馥的夥计以财行求是陈瑗值月做的事不是陆惟宸做的及至充徒亦系陈瑗冒名顶替是实审据顾宪臣刘衮李芳州仝供钱连城等以财行求冒名充徒之处商人远在各省居住实系不知办课夥计有干法纪商人等情甘同罪有何辩处等语取供在案【臣】等现将钱连城等交历城县收禁外容【臣】等按律从重定拟缮疏具

题其承审失察各官塞楞额等一并

奏明听候部议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具题到日有旨

再所奏清查追补一摺已交部议矣

侍郎【臣】缪沅御史【臣】郑禅宝谨

奏为奏明事窃据解任运使梅廷对详称自雍正元年裁减盐规後尚有耗羡银二万七千两此内除应解河工铜筋并运司养亷等项银两外尚余银四千两查山东各道员养亷俱止六千两惟运司养亷一万两似属浮多应裁减银四千两每年应节省银八千两自雍正五年三月?任及今年半共节省银一万二千两自应归入公帑现将此银封贮道库听候解交等语又据山东盐运分司宋怀金详称雍正元年一切陋规尽行裁革应解铜筋银两及卑职养亷每年议留银九千六百五十两除公私费用外自雍正二年二月到任及今共余银一千九百七十一两情愿归公等语据此【臣】等查运使梅廷对赃迹累累未便因其一详遂寛其咎现在缮疏

题参再查分司宋怀金除引商应交养亷外又多收票商银两容【臣】等查明缮疏彚

题外所有梅廷对宋怀金举首出羡余银共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一两理合

奏明解赴内务府广储司交纳伏乞

圣鉴施行谨

此项银两不必解内务府仍应咨请部示遵行

侍郎【臣】缪沅御史【臣】郑禅宝谨

奏为请

旨事窃新任运使唐绥祖已於九月二十日到任凡盐务一?积弊正需清理目今私贩渐少额引不敷自应增引增票现在檄行唐绥祖传集引票衆商公同妥议事关全省盐政头绪繁多必得运司专心办理庶为妥协唐绥祖现署山东按察司印务关系通省刑名事务殷繁势难兼顾理合据实上

奏伏乞

皇上敕下督抚臣将按察司印务另委贤员署理则盐务刑名均有裨益抑【臣】更有请者山东盐务自奉

旨清查之後私盐歛迹官盐不足民食【臣】等现在斟酌增引增票因事关通省州县不敢草率遽定诚恐民虞淡食仰祈

皇上天恩敕部将东省雍正七年额引预发十万道来东令运司速催各商及时告运接济民食俟【臣】等议定酌增引票数目盐臣按依年分赴部请领引票时除去现在预给数目一转移间商民均沾

皇恩於无既矣理合缮摺请

旨谨

所奏是已谕部议行矣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八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卷第七十九·胡三省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六·徐乾学
  卷一百八十一·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佚名
  卷之九百十六·佚名
  ●旧京琐记引·夏仁虎
  皇王大纪卷八十·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纪昀
  一三四六 盛京将军嵩椿奏办理陆锡熊等校阅文溯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八八三 谕参奏督催供事之朱依鲁尚无挟私情弊着从宽免其深究·佚名
  任窻传·姚思廉
  完颜斡鲁传·脱脱
  卷二百八十三·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何汶

      两汉  《吕氏童蒙训》云:“大概学诗须以《三百篇》、楚词及汉、魏间人诗为主,方见古人好处,自无齐、梁间绮靡气味也。”《珊瑚钩诗话》云:“斯文盛于汉、魏之前,而衰于齐、梁之后。杜老云:‘纵使

  • 第三折·杨梓

    (二净云了)(驾一折)(外开一折)(正末做暴病扶主开)自从打了二贼,一卧二旬而不起,好是烦恼人。自从前许多功劳,今日一笔都勾。(做长吁气科) 【正宫】【端正好】于家漫劬劳,为国空生受。自从立汉室扶监炎刘,愁怀不遂空低海里,

  • 卷二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二目録【五十字】应天长【又一体】韦庄【二首】牛峤毛幵前调【又一体】牛峤毛文锡留春令晏几道【三首】高观国【三首】史达祖前调【又一体】李

  • 补遗卷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补遗卷十三饮食酒旗赋【有序        明】石 珤餔糟居士将移酒泉道出中山之野长懐逺思感风帘之飘忽乃援毫而赋之曰佳哉酒旗之为德也不刚不柔有缓有急美好脩长外方内直体成文于经纬用

  • 卷八百七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九招手令亚其虎膺【谓手掌】曲其松根【谓指节】以蹲鸱间虎膺之下【蹲?大指也】以钩戟差玉柱之旁【钩戟头指玉柱中指也】濳虯阔玉柱三分【濳虯无名指也】奇兵

  • 卷二十五·魏四·佚名

    献书秦王..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受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

  • 列传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一百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李穑。○李穑字颖叔赞成事谷之子。 生而聪慧异常读书辄诵年十四中成均试已有声。 谷仕元为中瑞司典簿穑以朝官子补国子监生员在学三年谷在本

  • ·筹建鹿耳门炮台·丁曰健

    道光三年七月,台湾大风雨,鹿耳门内海沙骤长,变为陆地。四年三月,总兵观喜、署道方传穟、署府邓传安上议建炮台于鹿耳门。其略曰:&ldquo;台湾孤悬海外,屏障四省,郡城根本重地,设险预防,尤为紧要。鹿耳门一口,百余年

  • 酉阳土司传·张廷玉

    酉阳,汉朝时是武陵郡的酉阳县。宋朝时,此地为酉阳州。元朝时隶属于怀德府。明朝洪武五年(1372),酉阳军宣慰司的冉如彪派其弟弟冉如喜前来进觐献贡,朝廷便设置了酉阳州,任冉如彪为知州。八年,酉阳州改为宣抚司,仍让冉如彪担任

  • 卷一百二十二·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二宋 赵汝愚 编兵门禁卫上仁宗论京师卫兵单寡  张方平臣伏以京师本古之陈留郡天下四冲八逹之地自唐室以前尝为重藩五代朱温始封梁王後因其

  • 有错不改,错上加错·孔子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读解】 《韩诗外传》卷三还引了孔子的一句话,凑在一起刚好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谈同一个问题—一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而

  • 卷二百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九十设官分职通典秦 太尉 左右丞相 丞相 相国 侍中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少府吏在殿中主?书谓之尚书四人 尚书令仆射 尚书丞

  • 提要·马明衡

    【臣】等谨案尚书疑义六卷明马明衡撰明衡字子萃莆田人正徳丁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事迹附见明史朱淛传是编成于嘉靖壬寅前有自序云凡于所明而无疑者从蔡氏其有所疑于心而不敢苟从者輙録为篇书中如六宗从祭法辑五瑞谓是朝

  • 第六章计划性·梁漱溟

    第一节人心之基本特征(上) 上来讲人心,既缕缕言之计五章之多矣,然于人心之基本特征尚未曾明白揭出,将留在此讲计划性一章中阐明之。于此,以环绕关联于计划性而有待一一剖说之事之多也,将不得不分为数节次第进行。 《论持久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三·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斷人命學處第三   爾時薄伽梵在佛栗氏國.時諸苾芻聞佛說不淨觀旣修習已於膿血身深生厭離   便求鹿杖外道沙門令其斷命幷自相殺.凡爲殺者並由於事不忍[一]事及不忍煩

  • 卷二十·佚名

    第十八篇五二六 那利妮伽王女本生谭[菩萨=行者]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比丘受原妻所作诱惑之谈话。言此时,佛问比丘曰:&ldquo;何故汝厌出家?&rdquo;答曰:&ldquo;为原妻之故。&rdquo;佛言:&ldquo;汝比丘!彼妇人对汝为

  •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本谱注重对清真生卒年号、游踪及作品创作年代的考证,对清真词中本事、文意的阐发,也较为精到。查阅本谱,可初步了解清真词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谱后附清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

  • 佛说苾刍五法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说五法得离依止等,及说戒七种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