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羯磨仪式

律学著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书玉编。二卷。上卷“明时事”,共十篇,开九十五法;下卷“明非时事”,共十篇,开一百一十九法,统摄律中所明一百八十四种羯磨。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羯磨仪式》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羯磨仪式缘起
(3)羯磨仪式凡例(十则)
(4)羯磨仪式目录
(5)羯磨仪式卷上
(6)羯磨仪式卷下

猜你喜欢
  本相猗致经·佚名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诸法最上王经·佚名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佚名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佚名
  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摩利支天经·佚名
  最上意陀罗尼经·佚名
  一百五十赞佛颂·佚名
  大丈夫论·提婆
  华严五十要问答·智俨
  三论游意义·硕法师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佚名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七·彭定求

        卷257_1 【冬夜宴萧十丈因饯殷郭二子西上】息夫牧   有琴斯鸣,于宰之庭。君子莅止,其心孔平。政既告成,   德以永贞。鸣琴有衎,于颍之畔。彼之才髦,其年未冠。   闻诗闻礼,斐兮璨璨。鸣琴其怡,于颍之湄。二子

  •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七畅当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後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南充谢郡客游沣州留赠宇文中丞【一作王昌龄诗误】仆

  • 卷二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七杜甫【四】古体诗【四】?都坛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隠东防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

  • 卷十五·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五侯官陈衍辑陈旅傅若金黄裳宋褧张仲容吕思诚廖毅陆居仁李黼萨都剌胡善◆陈旅旅字众仲,莆田人。荐除国子助教,官至国子监丞。有安雅堂集。山堂肆考:游京师,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其所为文,叹曰:「此所谓『我老将

  • 卷上·孙涛

    太宗太宗幸翠微宫,进士张昌龄献〈翠微宫颂〉,帝爱之。初昌龄与进士王公冶皆善属文,名振京师。王师旦知贡举,黜之。帝怪诘其故。对曰:『二人虽有辞华,然其体轻薄,若置高第,恐后进效之,伤陛下雅道。』帝善其言。 高宗柳公权《小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张廷玉

        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   万历三十二

  • 卷二百八十三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起神宗熙寧十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六月己卯朔,詔典言李氏追封華原郡夫人,以上批「李氏入宮七十餘年,給事章懿太后洎仁宗皇帝襁褓,供奉之勤,著聞宮掖」故也。   寶文閣待制、檢正中書五房公事李承之言:「鄜延路累年災

  • 靖海纪事下卷·施琅

    赉书求抚疏安抚输诚示台湾就抚疏赉缴册印疏祭鹿耳门水神文报入台湾疏舟师抵台湾疏谕台湾安民生示严禁犒师示祭台湾山川后土文班师过澎祭阵亡官兵文恭陈台湾弃留疏移动不如安静疏中元祭阵亡官兵文壤地初辟疏海疆底定疏

  • 裴子野传·姚思廉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郡闻喜县人。哥哥裴黎,弟弟裴楷、裴绰,兄弟四人都很有名气,时人称为“四裴”。祖父裴马因,曾任南中郎外兵参军。父亲名昭明,任通直散骑常侍。裴子野刚出生时母亲便去世了,由祖母抚养。九岁那年,祖母去世,他十

  •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乐】宋仁宗庆历元年翰林学士宋祁上奏曰臣伏覩右司谏直集贤院韩琦奏劄子节文谓曾将景佑广乐记看详备见实纪

  • 卷二十·曾巩

    耶律隆绪,年十二,嗣其父明记位,明记伪号景宗,初名述律,德光之子也。唐初,契丹八十馀年未常寇边。通天时,李尽忠始陷营州,明年,总管杨元基以奚军攻溃其众,至开元十一年,可突奉尽忠之弟邵固统众,诏许袭王,方是之时,犹禀命中国如此。梁

  • 知圣篇·廖平

    测天之术,古有三家。秦汉以来,惟传浑、盖。西人创为地动天虚之说,学者不能难之。或者推本其术,以为古之宣夜。征之纬、子,信中国遗法也。六艺(经)之学,原有本真(原本孔作)。(五十颐卦,立颐以言立教。)自微言绝息,异端蜂起,以伪

  • 第十三章 2·辜鸿铭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辜讲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冉雍)在孔子祖国(鲁国)一个权贵(季氏) 家当差,他问孔子,如何引导国家政府。孔子回答:“把政府

  • 遗教品第一·佚名

    尔时佛告阿难普及大众。吾灭度後汝等四众。当勤护持我大涅槃。我於无量万亿阿僧劫。修此难得大涅槃法。今已显说。汝等当知。此大涅槃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刚宝藏常乐我净周圆无缺。一切诸佛於此涅槃而般涅槃。最後

  •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慧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

  • 五灯严统凡例·费隐通容

    从上佛祖相传。靡不面禀亲承。必有源流表信。厥后五宗蔚起。千枝竞秀。而师承的据。奕叶昭彰。夫是之谓统也。统属道脉收关。岂容纤毫假借。自非考订精严。将使狐踪弥布。故夫续笔传灯。良非眇事。必使当时见信。后世

  • 霍渭厓家训·霍韬

    蒙规 家之兴由子弟之贤,子弟之贤由乎蒙养。蒙养以正,岂曰保家,亦以作圣。叙蒙规三篇,第十二。

  • 孔氏谈苑·孔平仲

    笔记。旧题宋孔平仲著。此书记事以北宋为主,偶亦及唐代传闻,而内容则较杂,自朝野逸事、士大夫言行至民俗民谚、异闻传说均有涉及,其中亦有关于宋代文人诗词创作(如“王曾赋梅花诗”、“王介甫江宁夹口诗”、“范文正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