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章 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辜讲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冉雍)在孔子祖国(鲁国)一个权贵(季氏) 家当差,他问孔子,如何引导国家政府。

孔子回答:“把政府中琐碎的事情全权委托给相关部门的领导。忽 视细小的缺点,而提拔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员。”

“但是,”学生(冉雍)回答,“我怎么才能找到谁有能力,谁有价值呢?”

孔子回答:“提拔那些已经了解的人,那么就不怕那些你不了解的人会被埋没。”

猜你喜欢
  周书·金滕·佚名
  卷二十四(宣十三年至十八年)·孔颖达
  外篇胡母豹第五·汪晫
  孝经纪事·陈澧
  正经·宋宗元
  卷首下·鄂尔泰
  卷四·陈深
  《孟 子》·佚名
  卷十四·曾国藩
  生死品法句经第三十七(十有八章)·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一·唐慧琳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玄奘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在仰光中缅佛学会谈话·太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宗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高文秀

    (秦昭公领卒子上,云)某乃秦昭公是也。自从赵国相如,怀玉璧而潜逃回国,某有不忿之心,故设一会,乃是渑池会,请赵成公来会盟。若不来,统大兵征伐。若来呵,我手下有两员上半,一个是康皮力,一个是范当灾,与我唤将来。(卒子云)理会的。

  • 列传第三十一 谢举 何敬容·姚思廉

    谢举,字言扬,中书令览之弟也。幼好学,能清言,与览齐名。举年十四,尝赠沈约五言诗,为约称赏。世人为之语曰:“王有养、炬,谢有览、举。”养、炬,王筠、王泰小字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轻车功曹史,秘书丞,司空从事中郎,太子庶子,家

  • ●卷上(起建炎元年六月一曰止十二曰)·李纲

      六月初一曰,臣自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蒙恩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是曰到南京行在,有旨宣召,臣当晚赴内阁,起居叙致谢恩讫,力具奏,陈材能浅薄,不敢当除命,乞改授其人,以慰舆望。上不允,臣复奏曰:“臣未到行在数十

  •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佚名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臣等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遵照皇上阅定二册,于各册内悉心酌核,谨将拟改各字用黄签注明黏贴,并于书头黏签标识,恭呈御览。再

  • 第四部分:宁渝旧梦·喻血轮

    汪精卫脚踢褚民谊褚民谊,不学无术,鲁莽粗疏。民廿一,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辟为行政院秘书长,处事颟顸,笑话百出。时国府林主席,方驻跸洛阳,汪适有一事报告林公,命褚拟电拍发,褚于电首直称“子超兄”,电末不具汪官名,而署

  • 韩麒麟传·魏收

    韩麒麟,昌黎棘城人,自称是汉代大司马韩增后人。父亲韩瑚,任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韩麒麟幼小时即好学,风度修美、善于骑射。恭宗登基,命他为东曹主书。高宗即位,赐爵鲁陽男,加授伏波将军。父亡故,韩麒麟服丧礼节周全,家族中人很

  • 耶律涤鲁传·脱脱

    涤鲁,字遵宁。幼时养于宫中,授小将军。重熙初年,历任北院宣徽使、右林牙、副点检,拜惕隐,改任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请求免除三千二百八十人的军籍。后来因为私自拿走回鹘使者的獭毛裘,又私自取用阻卜的贡物,事情败露,断刑为

  • 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钱穆

    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南方的发展,最显著的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 自三国乃至东晋、南朝时,江浙虽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那时的财富.主要还是靠商税,米粮则赖荆襄接济,人物则多半是外来的。唐中叶以后的南

  • 161.李泌归山·林汉达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bì)就派

  •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朱熹

     凡十六章。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

  • 第十二章 6·辜鸿铭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想,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想,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张)问怎样才算是聪明睿智。孔子回答:“如果一人,能长期忍受别人不断含沙射影地恶意攻击,或者不会因为

  • 淨行品第十一·欧阳竟无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   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毁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   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瞻波国终迦摩缕波国王请自此顺殑伽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瞻波国(中印度境)。伽蓝十所。僧徒二百余人。习小乘教。城垒砖高数丈。基隍深阔极为崇固。昔者劫初人皆穴处。后有天女下降人中。游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释经题名义    二 释句义    三 释大意    四 释译人   释经    甲一 缘起分     乙一 通序      丙一 叙五事      丙二 列二众       丁

  • 卷第四·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四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辛卯冬。重建大佛殿。海宪王公协镇张公邑侯夏公入山请上堂。问话毕。乃云。祖席荒来久。俄然以复新。叨承檀护力。扶起破砂盆。今日各位宰官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佛事雪峰,掛鐘板。擊板一下,曰:「八百年中祇是者個,千五百人向甚麼處去也?若論兵隨將印、馬聽鑼聲,也須各各有出身之路始得。出不得,山僧為你出去也。」乃擊鐘一下。寶壽,挂鐘板。「舊日規模,一任梅花連夜發;斬新

  • 周易参同契考异·朱熹

    朱熹著。《周易参同契》一书,在道教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是现存最早论述道教炼丹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产生的年代稍晚于《太平经》,约为东汉顺帝、桓帝之际,作者为魏伯阳。参,即三;同,相通;契,相合。《参

  •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