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诸法最上王经

随机推荐

  • 聱园词剩·聂树楷

    百字令 自题小像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

  • 晁无咎词卷一·晁补之

    宋 晁补之 撰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水晶宫绕干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苹洲渚诗成春晩当年此地行遍瑶台防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覩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黄粱未熟红旌已逺南柯旧事常恐重

  • 卷八百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齐已过陈陶处士旧居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寄敬亭清越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杨仲良

      真宗皇帝   崇奉圣祖   景德四年。先是,汀州人王捷咸平初贾贩至南康军,于逆旅遇道人,自言姓赵氏。是冬再见于茅山,命捷市铅汞炼之,少顷成金。捷即随至和州诸山,得其术,又授以小银神剑,密缄之。戒日:『非遇人主,切勿轻言

  • 卷之七十七·佚名

    洪武五年十二月甲戌朔诏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理道之原朕尝设置有司颁降条章敦笃教化务欲使民豊衣足食理道畅焉何有司不遵朕命秩满赴京者往往不书农桑之务学校之教甚违朕意特敕中书令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违者降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啓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

  • 《志摩日记》序·陆小曼

    飞一般的日子又带走了整整的十个年头儿,志摩也变了五十岁的人了。若是他还在的话,我敢说十年决老不了他——他还是会一样的孩子气,一样的天真,就是样子也不会变。可是在我们,这十年中所经历的,实在是混乱惨酷得使

  • 第十章表决之复议·孙中山

    七十七节复议之定义按之常例,凡动议一经表决之后,或通过,或打消,则事已归了结矣。惟预料议员中过后或有变更意见,遂欲改其表决者,故议会习惯,有许可“复议之动议”,即推翻表决而复行开议也。其作用,则所以救正草率之

  •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二八旗大臣年表二十三直省大臣年表四将军都统副都统<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五吉礼陵寝皇帝亲谒列圣列后陵寝之礼命下徧布诸司供备诹吉起銮前一日遣官祗告奉先殿如常仪谒陵前期有司洁除陵内外届日皇帝御素服乗舆出行宫羣臣素服随从驾至陵于隆恩门外降舆王以下各官至

  • 原序·朱鹤龄

    禹贡长笺原序记称书教为疏通知逺夫推之时务有不宜非通也试之异代或不騐非逺也逖览史籍凡职方地理河渠田赋诸书其文皆祖禹贡盖经国鸿规莫备于此后之人以为文焉而已即哆口自命专门者亦苟安旧闻弗加深考九河两汉若追

  • 再论《老子》成书年代·钱穆

    老子事可论者,一其人事迹之真伪,一其书著作之先后。余疑《史记》所传老子性氏邑里事业及其子孙后裔,颇不可信,已别详于《先秦诸子系年》,此篇则专就《老子》成书年代特加讨究。余已先有《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一文

  • 大方广如来藏经全文·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於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之後。当热时际。与大刍众千人俱有学无学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二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修瑜

  • 覆杨毓芬居士书·太虚

    蝶甫居士大鉴:惠函备悉。居士蒿目时艰,努力佛化,情殷悲悯,钦仰钦仰!至嘱出版佛教画报,诚为美举,已交干事部策划进行。拟由本社北京办事处出版,希先与胡子笏社长磋商组织各项:一、编辑人员,二、刊内组织,三、借地址,四、经费,五、销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尔时如来次说无动门。就此五门之中。第二门。云何次第得入无动门。一者入罗字观本空离尘义。阿閦如来说圆成实相无动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力第

  • 西游记·吴承恩

    明代中期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神魔小说的典范性作品。二十卷,一百回。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以历史上的玄奘取经故事为题材,经过长期的民间流传,最后由文人作家创作而成的。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

  • 妙法圣念处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说十善法,及厌离行等。诃酒过失,及十恶等。赞叹护戒,及说天上诸偈,大意与正法念处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