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三十卷。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金刚界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一,大毗卢遮那如来在色究竟天王宫,与九十九俱胝大菩萨众俱。为坐菩提场一切义成菩萨,示现受用身。告以观察自心三摩地,是真实智忍。次说四大明,又以金刚大灌顶法而为灌顶,乃成正觉。诣须弥山顶金刚摩尼宝峰楼阁中,次第入诸三昧,出生金刚手,金刚钩,金刚弓,金刚喜,金刚藏,金刚光,金刚喜,金刚喜,金刚眼,金刚慧,金刚场,金刚语,金刚尾湿页,金刚慈友,金刚暴怒,金刚拳等诸大菩萨,阿閦如来,宝生如来,观自在王如来,不空成就如来。亦各说大明出金刚像,大毗卢遮那如来复入四三昧,出生四大明妃,四如来亦出四大明妃,大毗卢遮那如来复入四三昧,出生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锁,金刚铃。四菩萨身,次以弹指相,普遍召集一切如来,以百八名。劝请称赞具德一切如来增上主宰自金刚萨埵无始无终大持金刚者,持金刚者闻劝请已,说金刚界大曼拿罗颂,次说弟子入坛法等。金刚秘密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金刚智法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三,金刚事业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四,现证三昧大仪轨分第五,降三世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六,谓降大自在天那罗延天等。忿怒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七,金刚部法智三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八,金刚部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九,大金刚部广大仪轨分第十,三世轮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一切金刚部金刚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二,一切金刚部法三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三,一切金刚部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四,调伏一切世间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五,莲华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六,智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七,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八,一切义成就大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九,宝秘密印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智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一,羯磨曼拿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二,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随应方便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三,一切如来真实摄诸部仪轨秘密法用广大教理分第二十四,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最上秘密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五,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胜上教理分第二十六,金刚手菩萨说法仪竟,以百八名,称赞劝请一切如来。于是一切如来,及金刚手,降三世,观自在,虚空藏,金刚手,各说一颂。一切如来,及金刚手,皆从大毗卢遮那心入已,如理而住,尔时世尊从须弥山顶诣菩提场,执吉祥草,敷草而坐。乃至转处诸天所献微妙胜座,以百八名,赞叹金刚手菩萨。译师跋云,此经一部,梵本四千颂,译成三十卷。总二十六分,自第一分至第五分终,并大乘现证三昧摄。第六分至第十四分终,并金刚三昧摄。第十五分至十八分终,并法三昧摄。第十九分至第二十二分终,并羯磨三昧摄。自下四分,并诸部秘密教理所摄起。

《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2)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
(3)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
(4)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
(5)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五
(6)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
(7)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
(8)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八
(9)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九
(10)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
(11)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一
(12)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二
(13)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三
(14)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四
(15)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五
(16)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六
(17)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七
(18)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八
(19)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九
(20)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
(21)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一
(22)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二
(23)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三
(24)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四
(25)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五
(26)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六
(27)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七
(28)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八
(29)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九
(30)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十

猜你喜欢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
  菩萨本行经·佚名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佚名
  白救度佛母赞·佚名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马鸣
  方便心论·佚名
  宝贤陀罗尼经·佚名
  摩利支天经·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世亲
  净土疑辨·祩宏
  天台四教仪·谛观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佚名
  龙树菩萨传·佚名
  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灯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中辅·唐圭璋

      中辅号槐卿,义乌人,元黄溍六世祖。   念奴娇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

  • ◆陈学士秀民(寄情稿)·顾嗣立

    秀民,字庶子,温州人,一云嘉兴人。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张氏时为参军,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未详所终。钱宗伯牧斋云:周玄初《鹤林集》载庶子作《来鹤诗》,在洪武己巳二十二年,则知其明初尚在也。

  • 卷四·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四     唐 孟郊 撰咏怀下 秋怀十五首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翦来衰纷似织触绪无新心丛悲有余忆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秋月顔色氷【去声】老客志气单冷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惠洪

    《天厨禁脔》三卷,宋释惠洪撰。惠洪有《冷斋夜话》,已著录。是编皆标举诗格,而举唐、宋旧作为式。然所论多强立名目,旁生支节。如首列杜甫《寒食对月诗》为偷春格,而谓黄庭坚《茶词》叠押四山字为用此法,则风马牛不相及。又

  • 序传第三十二·浦起龙

    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案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 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征三闾

  • ●鲁纪年(行朝录之四)·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卷上·监国鲁王,讳以海;高皇帝十世孙。父闽王寿镛;崇祯十五年壬午,北兵陷兖州,自缢死。崇祯十七年甲申二月甲戌,王嗣位。北变后,南下。宏光元年四月,命移江广,暂住台州。五月十日宏光避位,首辅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正德十六年十一月己酉朔敕谕礼部朕惟我朝列圣代有实录藏之天府传诸后世此亦古今之通义也我皇兄武宗毅皇帝以英睿之资继承祖宗大业十有七年政事之兴革臣下之建白人才之用舍凡关系国家事体者俱宜有纪述以备一代之制尔礼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纪昀

    刑法畧 【一】(臣)等谨按刑法者所以辅治也刑以治己然法以禁未然历代刑制沿革不一隋世以上郑志详哉言之矣唐撰律令格式论者谓能 集刑制之成迄于今犹未尽变其法然自武后开告密之门林甫兴钳网之狱贞观之典败坏尽矣五代日事

  • 敬播传·刘昫

    敬播,蒲州河东人。贞观初年,考中进士。不久有诏命让他到秘书内省辅佐颜师古、孔颖达修撰《隋史》,不久授官太子校书。《隋史》撰成,转任著作郎,兼修撰官编修国史。与给事中许敬宗撰写《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从唐代开国

  •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吕思勉

    满族占据中国,倏忽二百年了。虽然他治理中国之法,还是取之于中国,然而在民族主义上,总欠光晶。加以他政治腐败,国威陵替;五口通商之役,以堂堂天朝,而割地赔款于海外夷人,这在当日,确是个非常之变。英雄豪杰,岂得不乘时思奋?于是霹

  • 39.范雎的远交近攻计·林汉达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

  • 第十章 2·辜鸿铭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辜讲在官场上,孔子同低级官员聊天的时候,显得坦诚直率;而同高级官员谈话的时候,显得胸有成竹;同国君在一起的时候,孔子显得谦恭而敬畏,却沉着镇静。

  • 鸭江行部志·王寂

    记行著作。金王寂撰,民国朱希祖节选考证。一卷。王寂,有《辽东行部志》已著录。希祖,浙江海盐人。此为《辽东行部志》姊妹篇。记王寂明昌二年(1911)巡查辽东半岛历时三十二天见闻。朱希祖所藏《永乐大典》辑本已佚。今本

  • 碾玉观音·佚名

    宋代短篇小说。见于《京本通俗小说》第十卷,冯梦龙收入《警世通言》,题为《崔待诏生死冤家》,并注明“宋人小说,题作《碾玉观音》”。作者不详。小说叙述宋高宗绍兴年间,临安装裱匠之女璩秀秀,聪明美丽,善长刺绣,被咸安郡王看

  • 边城·沈从文

    中篇小说,沈从文作,1935年6月生活书店出版。这部小说象是一幅优美的湘西山水风情画,又似一首委婉曲折的爱情之歌。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聪明、美丽,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着她,但翠翠的心上人只是傩送。兄弟俩

  • 辽金元宫词·佚名

    从元代至明、清三朝就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文人写作咏辽金元三代的宫词。这些宫词记述了辽金元三代帝王及其宫妃们的生活,对当时的政治、历史和风俗也有生动的描述。又由于这三个朝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当诗人们描写宫廷

  • 后汉纪·袁宏

    东晋袁宏撰。三十卷,编年体东汉史。《后汉纪》是继《前汉纪》之后,又一部断代编年史名著。它记载了自更始元年(公元23年),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东汉终结为止,共198年的历史。体例仿荀悦《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