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一之二

  尔时世尊。复入摩啰大菩萨三昧。出生萨埵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随爱乐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啰(引)誐(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成一切如来华器仗。为出现已。即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合为一体。从是出现大金刚箭相。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箭相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作一切如来随爱乐事。等以一切佛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摩啰性。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摩啰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我本自性净  一切随染自然生

  由本清净离诸染  是故以染而调伏

  是时摩啰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左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随爱乐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摧伏金刚三昧。于普尽无余诸有情界。悉使爱乐。皆令获得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摩啰事业最上悉地殊胜之果。即以金刚箭。授与摩啰大菩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弓。以金刚弓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弓菩萨摩诃萨。以彼金刚箭。向一切如来作摩啰事。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染智清净无瑕秽

  以彼染法害清净  是故常施诸安乐

  尔时世尊。复入欢喜王大菩萨三昧。出生萨埵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极喜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娑(引)度(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成金刚善哉相。即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合为一体。从是出现金刚喜像。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喜像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广作一切善哉等事。以一切如来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极喜王性。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极喜王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我此大善哉  是即一切诸胜智

  若有能断分别者  能生究竟大欢喜

  是时极喜王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后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等喜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无上极喜智三昧。于普尽无余诸有情界。等作一切利益欢喜。普令获得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无上喜味胜悉地果。即以金刚喜像。授与极喜王大菩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喜。以金刚喜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喜菩萨摩诃萨。即以所授金刚喜像。向一切如来。作金刚善哉欢喜之相。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能转一切善哉相

  善作一切喜金刚  金刚妙喜令增长

  此是大菩提心。一切如来钩召三昧。一切如来随染智大欢喜。一切如来大三昧大士。

  尔时世尊。复入虚空藏大菩萨三昧。出生宝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灌顶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啰怛那(二合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以一切虚空平等性。智善通达故。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成一切光明为出现已。是彼光明周遍照耀一切世界。成一切虚空界。

  尔时一切如来。所加持一切虚空界。混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妙遍修故。从金刚萨埵三摩地胎藏所成一切虚空界中。出现大金刚宝像等。一切世界周遍为量。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宝像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作一切如来灌顶。等以一切如来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一切虚空界性出生。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虚空藏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我此妙灌顶  金刚大宝胜无上

  由彼诸佛无所著  是故名为三界主

  是时虚空藏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前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大摩尼宝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圆满意乐三昧。于普尽无余诸有情界。悉令获得一切义利。及得一切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成就胜义。最上悉地。即以金刚摩尼宝及金刚宝轮金刚宝牙灌顶。授与虚空藏大菩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藏。以金刚藏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藏大菩萨。以彼金刚摩尼宝。安自灌顶处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灌顶一切有情界

  今得授于我掌中  此即宝中安宝相

  尔时世尊复入大威光大菩萨三昧。出生宝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光明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帝(引)惹(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成众多日轮。为出现已。即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合为一体。从是出现金刚日轮之相。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日轮相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放一切如来大光明。等以一切如来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大妙光性。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大威光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无喻大妙光  遍照一切有情界

  救世一切大觉尊  能净一切清净者

  是时无垢大威光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右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大光明轮加持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光明三昧。令普尽无余诸有情界。悉获无喻光明照触。及得一切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自心光明最上悉地。即以金刚日相。授与大威光大菩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光。以金刚光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光菩萨摩诃萨。即以所授金刚日相。普遍照耀一切如来。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能破一切无智闇

  于微尘数日光中  此日光明胜增上

  尔时世尊复入宝幢大菩萨三昧。出生宝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圆满意愿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计(引)睹(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成彼种种巧妙色相庄严幢幡为出现已。即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合为一体从是出现金刚幢相。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幢相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建立一切如来妙宝幢。等以一切佛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大宝幢性。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宝幢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无等妙宝幢  我作一切义成就

  若欲诸愿圆满者  令彼一切事圆满

  是时宝幢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左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建立加持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如意王大摩尼幢建立三昧。于普尽无余诸有情界。悉令圆满一切意愿。获得一切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广大义利最上悉地之果。即以金刚幢。授与宝幢大菩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喜。以金刚喜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喜菩萨摩诃萨。以彼金刚幢。安立一切如来施波罗蜜多。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能满一切诸意愿

  此名如意大宝幢  布施波罗蜜多法

  尔时世尊复入常欢喜根大菩萨三昧。出生宝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欢喜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贺(引)娑(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成一切如来大笑相。为出现已。即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合为一体。从是出现金刚笑像。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笑像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作一切如来希有事。等以一切如来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欢喜性。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常欢喜根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我此大喜笑  一切最上大希有

  安立诸佛众利益  是故常住妙等引

  是时常欢喜根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后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希有加持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希有出生三昧。于普尽无余诸有情界。悉令圆满无上诸根。获得一切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诸根清净智神通果等。即以金刚笑相。授与常欢喜根大菩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喜。以金刚喜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喜菩萨摩诃萨。以彼金刚笑相。于一切如来作大欢喜。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希有示现所出生

  此大欢喜智善作  而彼他师不能知

  此是大灌顶寻光轮。大利有情金刚大笑。一切如来灌顶大士。

  尔时世尊复入观自在大菩萨三昧。出生法加持金刚三摩地。此名一切如来大法三昧。即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说是大明曰。

  嚩日啰(二合)达哩摩(二合一句)

  才出一切如来心时。即彼如是具德持金刚者。以自性清净法平等智善通达故。于金刚萨埵三摩地中。成正法光明。为出现已。是光遍照一切世界。混然成一净妙法界。而彼普尽广大法界。乃入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合为一体。周遍一切虚空界量。从是出现大金刚莲华相。住佛掌中。然后从彼金刚莲华相中。出一切世界极微尘量等如来像。施作一切如来三摩地智神境通。等以一切佛神通游戏。于一切世界广施作已。彼观自在性。于金刚萨埵三摩地。妙坚牢故合为一体。出生观自在大菩萨身。住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心。说此颂曰。

  大哉我此第一义  本来清净自然生

  所有诸法如筏喻  是故清净而可得

  是时观自在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于一切如来前月轮中。如理而住。复请教示。

  尔时世尊。即入一切如来三摩地智金刚三摩地。以一切如来清净三昧。令普尽无余诸有情界。自他清净成诸利益。及得一切适悦快乐。乃至得一切如来法智神通果等。则以金刚莲华及正法转轮一切如来法身灌顶。授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双手掌中。时诸如来。即为立名号金刚眼。以金刚眼灌顶法而为灌顶。

  尔时金刚眼菩萨摩诃萨。以彼金刚莲华妙开敷故。即贪清净。以自性无染善观察故。乃遍观察说此颂曰。

  此是一切大觉尊  觉悟贪染真实性

  今得授于我掌中  是即法中安于法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北山录卷第八·神清
  卷三十·佚名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下·佚名
  第十一章 天爱帝须之即位·佚名
  卷三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慧思
  卷二·佚名
  阿惟越致品第十五·佚名
  法句譬喻经梵志品第三十五·佚名
  卷五十·性音
  宗镜录卷第三十六·延寿
  卷十二·佚名
  卷第三十·呆翁行悦
  肇论疏目次·元康
  卷三十八·赜藏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仲甫·唐圭璋

      仲甫字明之,号逐客。官翰林。有冠卿集,不传。   清平乐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锦茵舞彻凉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唤,六宫多少人愁。   满朝欢   忆得延州,旧曾相见,

  • ◆黄尊师石翁(松瀑稿)·顾嗣立

    石翁,字可玉,号松瀑,南康人。世儒,家居庐山下。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所居室多唐、宋杂迹。间疾作,闭户反复在手。疾止危坐若思。客至驰辩荣辱,石翁闭目不复答,人多咎之,因自号曰「狷叟」。年几六十而死,常自作墓铭。邓善之谓

  • 卷一·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一 唐 释贯休 撰 乐府古题杂言二十九首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读离

  • 鸣盛集附录·林鸿

    赋椰子赋余尝驾苍虬乗虚舟登蓬莱之三山游海外之四州思金茎之玉露沁枯肠而消忧有一黎叟怡然谓予曰遐荒之游乐乎吾遗子以消渇之物形碨礧而味珍羞名为椰子欲之易求乃翩翩而特立耸乔树于荒丘孤高挺出劒叶蓊郁标危榦而叅天

  • 卷之二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三月。乙丑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外记  ○谕内阁。怀塔布奏。查勘福陵明楼等处应修各工。请择吉兴修一摺。着钦天监选择吉期。知照盛京将军会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纪昀

    列传元 【八】○元八董俊【文蔚 文用 文忠】 汪德臣【良臣惟正】董俊汪德臣△董俊董俊字用章真定槀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佑间边事方急槀城令哩迪募兵拔俊为将将所募兵迎敌岁乙亥国王穆呼哩 帅兵南下俊峰己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纪昀

    列传金 【六】○金六程寀任熊祥 范拱张通古 张浩【汝霖】张元素张汝弼 纳哈塔椿年 祁宰 诺延温都思忠【谦 乌达 】 高桢白彦敬 张景仁 左光庆程寀任熊祥范拱张通古张浩张元素张汝弼纳哈塔椿年祁宰诺延温都思

  • 韦睿传·李延寿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世代都是三辅地区的著名族姓。祖父韦玄,为躲避作官隐居长安南山。宋武帝入关,征召他为太尉掾,他不去就任。伯父韦祖征,在宋末作光禄勋。父亲韦祖归,任宁远长史。韦睿侍奉继母以孝闻名。伯父韦祖征屡

  • 李焘传·脱脱

    李焘字仁甫,眉州丹眣人,唐宗室曹王的后代。父李中考中进士,主管仙井监。李焘刚成年,愤恨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都是有关挽救时局的大问题。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中进士。皇上调李焘为华阳主簿,又调为雅州推官。因人事

  • 有始览第一·吕不韦

    有始一曰: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以寒暑日月昼夜知之,以殊形殊能异宜说之。夫物合而成,离而生。知合知成,知离知生,则天地平矣。平也者,皆当察其情,处其形。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

  • 卷十五·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五汉 高诱 注兵略训【兵防也防乱之萌皆在略谋解喻至论用师之意也故曰兵略】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略获也】将以存亡继絶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

  • 卷一·刘逢禄

    张三世例第一隐元年,注:所传闻之世,外小恶不书。书者,来接内也。传: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注: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异

  • 卷二十·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十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行实【行实者所以述先贤行己之实行也】濂溪先生行录【此篇历述先生道德性命之藴文学政事之善】文公先生先生姓周氏【先生周其姓】名敦实【敦实其名】字茂叔【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圆悟克勤

    法语中示觉民知库圆湛虚凝道体也。展缩杀活妙用也。善游刃能操守。如珠走盘如盘走珠。无顷刻落虚。亦不分世法佛法。直下打成一片。所谓触处逢渠。出没纵横。初无外物。净裸裸阿辘辘。以本分事印定。头头上明物物上了

  •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佚名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原题「真元门生李景元集」。景元生平不详。据书中引述北宋朗然子(刘希岳)之语,盖出于两宋之际,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三篇,皆有经有注,上中二篇言医家脏腑经络理论。以十二月建、十二辟卦、

  • 松阳讲义·陆陇其

    清经学家陆陇其官灵寿 (古松阳地) 知县时与诸生讲论《四书》的讲义。共12卷:《大学》1卷,《中庸》2卷,《论语》7卷,《孟子》2卷,共118章。陇其被清代讲理学的人推为正统,他最重门户之见,力辟王阳明学说,对同时的黄宗羲、孙奇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梵名Pa=n~cavim!s/ati -sa^hasrika^-prajn~a^pa^=ram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卷、四十卷),计九十品。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大品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摩诃般若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即大般若经之第二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