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五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随应方便广大教理分第二十三之二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羯磨成就教理。谓先通说如来羯磨成就教理颂曰。

  一切有情悉成佛  或成菩萨亦复然

  如教所说依法仪  能施羯磨胜成就

  如来部羯磨成就教理。

  布以四种胜供养  四种相应法亦然

  随其四时作法仪  当作羯磨成就事

  金刚部羯磨成就教理。

  为欲破灭恶有情  随不善法亦应作

  此金刚部羯磨仪  能与一切胜成就

  莲华部羯磨成就教理。

  诸有怖者施无畏  如教所说法亦然

  此莲华部羯磨仪  能施一切佛成就

  宝部羯磨成就教理。

  依法施彼宝灌顶  圆满一切胜意愿

  诸佛诸有情亦然  成就一切羯磨事

  如上是为诸部羯磨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法性智成就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法性智成就教理。

  金刚萨埵三摩地  诸佛法性于中住

  即以是智成佛尊  此外无别佛可得

  如来部法性智成就教理。

  依法观想于大印  能成一切成就事

  此即如来部法门  施彼法性胜成就

  金刚部法性智成就教理。

  三昧胜印依法结  能成一切羯磨事

  依彼大印本法仪  即得金刚胜成就

  莲华部法性智成就教理。

  所有法印本法用  如其法仪转法印

  而此成就妙法门  是即法性金刚法

  宝部法性智成就教理。

  依彼羯磨印法用  羯磨金刚杵安心

  如是观想法性成  即得一切胜羯磨

  如上是为诸部法性智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智印成就教理。谓先通说如来智印成就教理。

  金刚萨埵三摩地  净月金刚胜法用

  随诸色相现应知  亦然世间随相现

  净中净胜智应知  是相洁白而明亮

  染中染现忿怒身  随诸色相彼身现

  如来部智印成就教理。

  依法大印而相合  月曼拏罗妙光明

  随其自事若了知  亦然悉知世间意

  金刚部智印成就教理。

  若在虚空若余方  随现忿怒曼拏罗

  若如是相有所观  彼如是意悉明了

  莲华部智印成就教理。

  微妙文字成行列  想现虚空分位中

  随诸色相次第知  彼如是相从心现

  宝部智印成就教理。

  应遍观察诸世间  若如是相有对碍

  彼如是相亦然观  而世间心悉明了

  此如是心相合故  是中有去亦有来

  若所作中有动摇  随所见相亦然现

  所有别别诸有情  以等至心普观想

  彼彼所见亦复然  而一切心悉觉了

  此佛所说执金刚法门。

  如上是为诸部智印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成就智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成就智教理。

  大士加持胜法用  想己身即佛影像

  此如是智若相应  即得最上佛成就

  如来部成就智教理。

  若在虚空若余方  现黄白光曼拏罗

  中有自印大士身  历然焕明而可见

  金刚部成就智教理。

  若如是相诸影像  是中黑色随应观

  金刚部胜成就门  速得所欲皆如意

  莲华部成就智教理。

  即彼虚空妙青色  是中随见莲华相

  此大莲华部印明  成就出生如是法

  宝部成就智教理

  若在虚空若余方  即彼虚空净无垢

  渐广出现光明鬘  见已速得成就法

  金刚萨埵等大士  月曼拏罗妙光明

  随方如应现圣身  成就时起自色相

  如上是为诸部成就智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神通智成就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神通智成就教理。

  金刚萨埵三摩地  想现如来一切身

  观想一切菩萨等  出现诸身亦复然

  如来部神通智成就教理。

  金刚萨埵大印契  妙等引心依法结

  依此法作成就时  即获五种神通事

  所谓天眼智通等。

  大印依法而相合  是中发生于眼识

  随彼所有观察时  一切极远尚能见

  此佛所说金刚萨埵法门。

  大印依法而相合  是中发生于耳识

  彼一切事随所思  一切极远能闻听

  此佛所说金刚萨埵法门。

  大印依法而相合  是中发生于意识

  随诸有情若观时  悉能了知彼心意

  大印依法而相合  是中若自若他人

  能观彼相知彼心  过去生事皆发现

  此佛所说金刚手法门。

  大印依法而相合  随所乐起神通事

  是中若处若诸方  妙等引心悉能现

  此佛所说大菩提心法门。

  金刚部神通智成就教理。

  所有降三世胜印  妙等引心依法结

  依此法作成就时  即获五种神通事

  现彼忿怒一切事  如教所说依次第

  天眼智等法相应  刹那成就诸神通

  此佛所说金刚萨埵法门。

  莲华部神通智成就教理。

  调伏世间最上印  妙等引心而相合

  依此法作成就时  即获五种神通事

  随其所说贪染法  如教次第亦复然

  天眼智等法相应  即能成就神通事

  此佛所说观自在法门。

  宝部神通智成就教理。

  彼一切义成就印  妙等引心依法结

  依此法作成就时  即获五种神通事

  遍作一切佛供养  如教次第亦复然

  天眼智等法相应  能见五种神通事

  此佛所说虚空藏法门。

  如上是为诸部神通智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如应真实随转已  依教当作誓诫语

  斯大真实善护仪  由此速得成佛果

  此佛所说觉智法门。

  如来部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今此誓诫三昧法  从如来部所出生

  金刚真实善护门  由此速得胜成就

  此佛所说执金刚法门。

  金刚部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执金刚者迅誓诫  作已无敢有违越

  真实三昧善护门  随所欲得胜成就

  此佛所说执金刚法门。

  莲华部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王法誓诫所作已  大莲华部胜最上

  真实三昧善护门  随所欲得胜成就

  此佛所说法金刚法门。

  宝部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诸佛供养善誓诫  作已无敢有违越

  最上真实善护门  由斯获得大灌顶

  此佛所说佛供养法门。

  如上是为诸部真实誓诫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诵三昧邪萨怛鑁  本部中出一切印

  依法自结坚固成  所作法无不成者

  此佛所说大三昧真实法门。

  如来部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诵苏啰多萨怛鑁  一切印契皆成就

  由自所结成就故  是即大士真实语

  此佛所说大三昧真实法门。

  金刚部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依法一称吽字时  一切印契如次第

  是中自他印契门  自结亦复令他结

  莲华部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萨哩嚩秫驮称时  是中若自若他人

  出生门等合相应  于一切处不舍离

  宝部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唵字如是作成就  一切印契如次第

  一切世间胜亦然  自然成此胜供养

  如上是为诸部三昧真实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印成就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印成就教理。

  佛印依法而相合  应当思念于如来

  速疾能成悉地门  诸佛菩提常安住

  如来部印成就教理。

  金刚萨埵大印契  依法结已当观想

  想在金刚萨埵前  速疾得彼胜悉地

  金刚部印成就教理。

  结彼胜三昧印契  金刚萨埵三摩地

  中想金刚萨埵尊  获得二倍成就法

  莲华部印成就教理。

  结彼法所成印契  观自在尊三摩地

  中想观自在圣尊  获得二倍成就法

  宝部印成就教理。

  依法羯磨印相合  金刚藏尊三摩地

  中想金刚藏圣尊  获得二倍成就法

  如上是为诸部印成就教理。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谓先通说如来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自身当住于佛前  应作念佛三昧观

  遍结一切印契成  刹那得彼成就法

  此佛所说觉智法门。

  如来部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若作一切印成就  随我所欲此观想

  金刚持诵法相应  能成一切胜悉地

  此佛所说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部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金刚影像即自身  妙等引心当观想

  一切印契结若成  刹那即得成就法

  此佛所说一切如来坚固法门。

  莲华部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莲华影像即自身  依法自身当观想

  诸智庄严成就门  此大莲华部法用

  此佛所说观自在法门。

  宝部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依法观想于自身  现摩尼宝焰光聚

  诸供养成悉地门  此大宝部胜法用

  此佛所说虚空藏法门。

  如上是为诸部一切成就法用教理。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五

猜你喜欢
  怎样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太虚
  贤劫经卷第四·佚名
  卷二·佚名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八·延寿
  求感通为修行大障·印光
  虚舟省禅师诗集·虚舟普度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三·宗喀巴
  卷第二十二·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高僧傳卷第十一·慧皎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八·霁仑超永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卷下·龙树
  却温黄神咒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初集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四古今体一百八首【癸亥三】风园林当首夏暖风日日吹拂云似席卷飘絮如雪飞繁蕊将辞条催残胡疾爲对之惄焉愁不爲惜芳菲年来春雨艰多赋云汉诗去冬三白佳膏泽被郊畿满拟二麦丰慰我三农饥亢旱虽

  • 巻七·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七明 胡震亨 撰评彚三韦苏州【应物】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白乐天】苏州诗无一字造作直是自在气象近道其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者以无声色臭味也【朱晦庵】韦应物居官自

  •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七集序钱君出缀白裘七集,嘱予一言以弁诸首。原夫今人之词曲有二:有案头,有场上。案头多务曲,博矜绮丽而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笋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兼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

  • 列传第十二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魏收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人以礼迎致之。凤不应聘。乃命诸军围代城,谓城人曰:“燕凤不来,吾将屠汝。”代人惧,送凤。昭成与语,大悦,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苻

  •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四·宋濂

        乌古孙良桢   乌古孙良桢,字干卿,世次见父泽传。资器绝人,好读书。至治二年,荫补江阴州判官,寻丁内艰,服除,调婺州武义县尹,有惠政。改漳州路推官,狱有疑者,悉平反之。上言:“律,徒者不杖,今杖而又徒,非恤刑意,宜加

  •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赵尔巽

      冯子材王孝祺 陈嘉 蒋宗汉 苏元春马盛治 王德榜张春发萧得龙 马维骐覃修纲 吴永安 孙开华朱焕明 苏得胜 章高元欧阳利见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改隶张国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大清国里考生增多,如·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永兴童生应县试者二千四五百人,应道试者有二千人,何曾是今文风极盛,盖缘风俗日趋日下,无耻的多,所以奔竞成习”等语。从来以人材之众多,征国家培养教育之功。是以《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正统四年九月丙午朔敕云南总兵官都督沐昂等曰麓川反寇恃其地险山峻狙诈百端切不可以为易图而轻视之务在同心协虑博采群策毋以人废言毋以己妨众期于成功以副朕委任之意○给兴武等卫官军马二千五百八十五匹从南京守备襄

  • 一○一三 谕内阁皇长孙绵德生子着晋封固山贝子并将此旨入于《储贰金鉴》·佚名

    一○一三 谕内阁皇长孙绵德生子着晋封固山贝子并将此旨入于《储贰金鉴》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十四日内阁奉谕旨:皇长孙绵德,前因与革职礼部郎中秦雄褒往来馈遗书画,革去承袭定郡王,嗣复加恩封为公爵。绵德为皇长子定安亲王嫡

  • 读例存疑卷四十七·薛允升

    刑律之二十三捕亡之三主守不觉失囚知情藏匿罪人盗贼捕限主守不觉失囚:凡狱卒不觉失囚者,减囚(原犯之)罪二等(以囚罪之最重者为坐),若囚自内反狱在逃,又减(不觉罪)二等,听给限一百日(戴罪)追捕,限内能自捕得,及他人捕得,若囚已死及自首

  • ●皇朝通典卷三十六·佚名

    職官十四 ○職官十四 盛京將軍等官 各處駐防 △盛京將軍等官 盛京將軍一人 【 駐 盛京城】 掌鎮撫留都安輯旗民董率文武凡軍師卒戌田莊糧糈之籍疆域之廣輪關梁之要隘咸周知其數以時簡稽而修飭之 副都統三人 【 一駐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一·陆世仪

    治平类[礼]礼乐之存汉宋诸儒之功固大礼乐之废汉宋诸儒之失亦不小汉儒不知礼乐而妄述礼乐其失也愚而诬宋儒知礼乐而过尊礼乐其失也拘而腐见举大石者前呼邪许后则应之或左或右杂而不乱因举谓孚光曰此处亦有礼乐礼乐是儒

  • 卷七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六成公三年考异宋板疏三家经传有火字【二叶右一行】火作五正嘉同若经无溃文则传无此解【五叶左二行】此作所 传文廧咎如溃【同上】文作云

  • 为学·魏裔介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韩退之]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周濂溪]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明道]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无穷。[程伊川]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张横渠]学者于释氏之说,直须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下·智顗

    释见宝塔品梵言塔婆。或偷婆。此翻方坟。亦言灵庙。又言支提。无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散。则不称支提。阿含明四支征(知倚切)谓生处得道转*轮入灭四处起塔。今之宝塔是先佛入灭支征。经云。佛三种身从此经生。诸

  • 四波罗底提舍尼法·佚名

    四波罗底提舍尼法摄颂曰。非亲尼自受  舍中处分食不请向学家  受食于寺外从非亲尼受食学处第一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中。时莲华色苾刍尼。自发愿言。我乞食时。得初满钵奉施僧伽。得第二钵自供而食。后因行乞见饥苾刍

  • 煎茶水记·张又新

    唐代关于评品水质的茶书,张又新撰,1卷,今存。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人,父张荐,曾祖张鷟。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六详考其生平事历。元和九年(814)状元及第,十二年博学宏词科第一,因其又为京兆解头,时号“张三

  • 蜀王本纪·扬雄

    亦题《蜀本纪》、《蜀记》。西汉志怪小说集。扬雄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卷。宋时亡佚。曾慥《类说》卷三十六有《蜀本纪》六则,然多非本书。辑佚本有王谟《汉唐地理书抄》、洪颐煊《经典集林》、严可均《全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