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又称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五戒威仪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为同本异译。内容记述菩萨戒之戒相、持戒功德、忏悔法、自誓受法,及优婆塞所应具备?之威仪等。如明示依优婆塞五戒生活者,须远离身四恶、口五恶、五邪命、五事严饰与五事放逸等。所说摄于大乘律。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全部章节目录

(1)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猜你喜欢
  法印经·佚名
  梵志阿颰经·佚名
  三摩竭经·佚名
  佛本行经·佚名
  群牛譬经·佚名
  孙多耶致经·佚名
  四愿经·佚名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佚名
  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佚名
  普陀列祖录·潮音通旭
  大悲忏法·知礼
  宗教律诸家演派·佚名
  祖庭事苑·睦庵善卿
  万如禅师语录·万如通微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卷九·谢章铤

    竹垞论词 竹垞曰:“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此为当时孟浪言词者,发其实,北宋如晏、柳、苏、秦,可谓之不工乎。且竹垞之与李十九论词也,亦曰“慢词宜师南宋,而小令宜师北

  • 薛涛传·佚名

    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子父郧因官寓蜀涛八九歳知声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榦入云中令涛续之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及长有姿色尤工诗翰父卒母孀居韦臯镇蜀召令侍酒赋诗因入乐籍武元衡

  •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着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

  • 卷五十二 咸平五年(壬寅,1002)·李焘

      起真宗咸平五年五月盡是年九月   五月丙申朔,詔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許致仕,因疾及歷任有贓犯者聽從便。時告老者例得遷秩,令錄即授朝官,並給半俸。主客郎中謝泌上疏請甄別之,乃降是詔。   戊戌,封宣慈長公主為魯

  • 卷十一·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一晋 常璩 撰後贤志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记详於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平皆以世及事迩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奉圣晋後俊玮倜傥之士或修德让行止从时或播功立事羽仪上京策勲王

  • 后汉书补逸卷二·姚之骃

    监察御史姚之骃撰东观汉记第二光烈隂后有隂子公者生子方方生防公公生君孟名睦即后之父也【案子方即腊日以黄羊祠灶神者至睦子识三世而果繁昌范不载】明徳马后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长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

  • 第二十六回 四十年弹指过海内风尘·黄士衡

    诗曰: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乌江流水潺潺响,彷佛虞姬哭霸王。霸主乌江血未干,长陵树老朔风寒。千年暗草埋金谷,几辈征夫老玉关。去乌销沉云漠漠,野花零落水潺潺。豪华一去无踪迹,留得虚名纸上看。却说隋文帝即篡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佚名

    嘉靖二年八月戊戌朔○祭 社稷遣镇远侯顾仕隆行礼○升狭西按察司佥事王汝舟为本省右参议直隶保定府同知高杰为四川按察司佥事○直隶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府大水没禾稼○发太仓银三万两于延绥从巡抚都御史周金请也○己亥改

  • 卷之二百六·佚名

    成化十六年八月戊申朔○庚戌免直隶淮凤扬庐四府并徐州等州县官朝觐以水灾故也○四川右参将都指挥同知傅泰复破番贼已猪等寨事闻降敕奖励之并敕镇守巡抚等官协谋以收全功○辛亥免云南府卫成化十四年秋粮子粒共二万三千

  • 四·王元稚

    ●台湾府详报淮军初起,于七月十四日齐由澎湖开抵旗后。●七月十六日上谕军机大臣密寄,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奉上谕:沈葆桢等奏,续陈防务暨抚番开路情形,并查办倭人失银案各折片。日本兵船,仍在龟山等处相持,日久尚未退兵。

  • 第一卷 社会总论·缪荃孙

    江苏于古为扬州。诂扬州者有三义:一、水波扬;二、天气奋扬;三、厥性轻扬。斯则民风之根于土性者也。《释名》:扬州州界多水,水波扬也。《经典释文》引《太康地记》云:扬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明,故取名焉。《书·

  • 钱方轼·周诒春

    钱方轼 字俊葵。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常州。父鑅。现充奉天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永久住址。天津日租界芦庄子淸和街。已婚。子一。初学于天津普通中学。及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后得官费。入哈佛大学

  • 第九章 10·辜鸿铭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辜讲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满怀钦佩地谈到孔子的教学方式,他说:“我越是仰

  • 答李守中问(二则)·太虚

    问一:印度教与佛教有何区别?答一:印度教人大概除回教、基督教以外,包括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等由印度人所创兴宗教,统称为印度教,而视佛教等为印度教之一派。故谓释迦牟尼为印度教之宇宙神第九次化身于人世之圣人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解释中初推理者。文四义二意亦在一。下去九法例然。托境发心随推随发。若论修行初门不同。故章安云。声闻以苦谛为首。缘觉以集谛为首。菩萨以道谛为首。此约三藏三乘

  • 魂断山崖·松本清张

    本书是松本清张的四个中短篇推理,〈魂断山崖〉〈金池塘〉〈焰火挽歌〉〈凝视〉。卷款潜逃的年轻记者青塚以及来自温泉旅馆的女服务生阿菊携手到东京闯天下……他们的幸运很快降临了,尽管青塚主持的“新流”杂志连续赤字

  • 应法经·佚名

    佛说应法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中阿含受法经之下卷。

  • 序听迷诗所经·佚名

    景教早期译经。敦煌原本初归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梵文教授高楠顺次郎藏,羽田亨最早研究此经,并著录刊布,见《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1926)。1931年,此经由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影印出版。现卷存一百七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