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辜讲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满怀钦佩地谈到孔子的教学方式,他说:“我越是仰视它,它越显得深奥莫测。我越是想探索其中奥秘,它似乎越坚不可摧。当我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那么,我就真掌握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老师知道如何一步一步、情绪高昂地做出引导。老师在各种技艺上渊博的知识扩展了我的思维模式,引导并纠正了我的判断和审美观点。这样只要我能做到,我才会不断进步。但是当我感到筋疲力尽并自认为已经掌握,而目标却仍然很明确地在我的前方,是那么遥不可及。为了达到目标,我想尽了办法,只要能努力做到,便尽力去做。”
辜解
在孔子的直系门徒中,他们对孔子有一种类似于宗教狂热的情感,无限敬仰和崇拜。在孔子死后,研究并理解孔子的那些伟人也同样有这种无限敬仰、狂热的爱的情感。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孔子生前和死活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和别的伟大宗教的创立者那样,有意识地激发普通大众对他的崇拜、赞美和狂热的爱。而且中国的普通大众,也并不像阿拉伯人民赞美崇拜穆罕默德那样,或者像西欧百姓赞美崇拜耶稣(基督)那样,来狂热的崇拜赞美孔子。这个意义上,孔子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创立者。
事实上,孔子是商朝——那是孔子生活时代之前统治中国的朝代——贵族的后裔,商是一个和西伯来人一样具有强烈情感天性的民族。不过孔子生活的周王朝时代里,周王室都和希腊人一样天性理智,周公就是周王室的领导人物,他类似于旧约时代的摩西,创立了周礼。如果做一个比较,孔子出身于希伯来,具有强烈的情感天性,接受过最好的理智教育,同时一直按照希腊哲人的要求修身养性,事实上,这些伟大之处和德国的诗人歌德一样。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歌德身上的完美人性,也总有一天会意识到孔子身上同样具有的完美人性。孔子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成就。和伟大的康德一样,良好教育和自我修养下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宗教的创立者。反而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里,除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和学生,他的伟大并不被外界所认同。
猜你喜欢 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佚名 卷十五 洛诰第十五·孔颖达 闕文第五十四·苏舆 第六章 大学院·梁启超 目录·陆陇其 提要·洪咨夔 周礼通今续论·柯尚迁 失编·章世纯 卷四·王植 卷十三·姚炳 似顺论第五 别类·吕不韦 制谈第三·尉缭 卷六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混沌一气分天地·太虚 人生进善之阶段·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