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枯崖和尚漫录序

石溪偃溪爱人物。崇风教。贤於端嘉诸老。暮年灵径於余尤亲密。评商述作。一语无讳。尝道。枯崖.仲简于二老。厥后俱掌记径山。简富於文。惜早世。而枯崖清苦愤发。正宗有闻。余居喝石嵓。夹路玉簪花一开。秋风骚然。或笑曰。禅和子才见此花。则忧御寒。无计东驰西骛。独枯崖坐破囱怡然。每携被嵓上同宿。月凉登阁。雪霁看山。相与胸中耿耿。余出锦溪报慈。归延平含清数年。稍睽间。闻枯崖集古成录。偃溪喜其所取机缘。皆有控人入处。后村谓。何时煮茗为重论。竹溪谓。它时共入僧宝传。枯崖南归。携录相访。适余迁光孝。率尔过目而别。今枯崖瑞世泉南兴福。而起藏主为之刊梓欲叙。夫参方正眼。为人峻机。逸致高标。激贪立懦。备见乎此。因思石溪闲居太白。欲刻仲宣孚.非庵光.艮嵓沂.胜叟定诸人旧作。及捧黄住山。酬应不韵亦不果。枯崖当搜抉其遗。继继汇集。俾五灯之后。复见一灯光明烛天下。岂漫录云乎哉。枯崖。名悟。福之福清人。咸淳八年仲春北山(绍隆)书于鼓山老禅庵。

昔偃溪佛智禅师住灵隐。予客临安。相与往来。神交道契非一日。知枯崖之名久矣。未曾眉毛厮结。偶寓于泉。因过兴福寺。一见。元是屋里人。恬淡寡言。真脱偃溪印子来。顷闻枯崖癸亥岁归径山蒙堂。裒集平昔所闻见宗宿入道机缘.示众法语。及残编短碣。名字未上于灯者。随所笔。名曰漫录。其志有在。呈似偃溪。被叱撇下无事合里。是岁夏五。忽谓曰。将谓所述者。效纪谈杂录。资谈柄耳。今阅之则异是。所收机语。皆有控人入处。已用笔点下。余则刬却。且嘱宜珍藏之。予虽欲见是录。而未暇扣。忽得起座元携元稿过我。欲为锓梓。请信庵一转语。予详复数四。虽枯崖得之所闻所见。然编集成传。或赞或拈。或着语。或纪实。一一自胸襟流出。岂是依本葫芦。则知枯崖和尚所集者。皆发蕴椟之美玉。而非鼠璞。佛智禅师所点者。皆选走盘之遗珠。而非鱼目。予更赘语。恐反生玉之瑕。而为珠之颣矣。起兄请之力。不获已。再垂一足。助彼画蛇。噫。漫录一出。何异扬雄之草玄取讥於人。虽然。后世必有子虚者出。

咸淳壬申夏清漳信庵陈 (叔震) 序

猜你喜欢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延寿
  僧宝正续传卷第五·祖琇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一·澄观
  目次·周梦颜
  卷第十六(张字号)·朱时恩
  卷二十三·性音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七(末)·窥基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马鸣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一·佚名
  辩正论卷第九·法琳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范古农
  一 梵网经·佚名
  卷三十·道世
  合部金光明經品目·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二十四 ∷起重光作噩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   春,正月,壬寅,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赵开卒,年七十六。   自金人侵陕、

  • 卷十三 东晋元帝·王夫之

      自此至陈,凡僭伪诸国事俱附六代编年下论之。  〖一〗   扶危定倾,以得人心为本务。国破君亡,天下喁喁然愿得主而事之,人心为易得矣,而未易也;非但其慰安之者非其道也,天下方喁喁然而愿得主,抑必天下之固喁喁矣;如其遽

  • 通鉴释文辩误·胡三省

      通鉴释文行于世有史炤本有公休本史炤本冯时行为之序公休本刻于海陵郡斋前无序后无防直寘公休官位姓名于卷首而已又有成都府广都县费氏进修堂板行通鉴于正文下附注多本之史炤间以己意附见世人以其有注遂谓之善本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三·佚名

    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阴钦天监官言日食不见即同不食 上悦以为 天眷已而礼部尚书吴山以救护礼毕报忤旨山引罪 上曰尔等守礼不必引罪该科官如何不参令以状对礼科都给事中李东华等惶恐言 圣德当阳祥云护日当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二月庚子朔○辛丑升南京太常寺少卿丁宾为南京鸿胪寺卿○壬寅以 皇太子第一子生诏告天下诏曰朕惟自古帝王祈天永命咸曰子子孙孙至于万年盖申命用休惟此为大朕以眇躬嗣登大宝三十四年于兹矣眷惟国本至重懋

  • 八七九 谕内阁谭尚忠所办《涛浣亭诗》一案殊属过当交刑部另行具奏·佚名

    八七九 谕内阁谭尚忠所办《涛浣亭诗》一案殊属过当交刑部另行具奏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三日内阁奉上谕:谭尚忠奏,歙县已故贡生方芬所著《涛浣亭诗》,语多狂悖,伊元孙方国泰隐藏不首一案,请将已故之方

  • 卷十三·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三宋 吕中 撰英宗皇帝治平四年即帝位嘉佑八年四月即皇帝位上不豫诏请皇太后权同听政上初以忧疑得疾举措或失常度左右共为 间遂成隙太后对辅臣常及之韩琦因出危言曰臣等只在外见官家内中

  • 志卷第六 高丽史五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三。授时历经下。步五星第七。历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七秒[半]。历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九十

  • 何卿传·张廷玉

    何卿,成都卫人。有志操,习武事。正德年间,承袭世职任指挥佥事。因他的能力,被提升为筠连守备。随从巡抚盛应期攻击歼斩叛贼谢文礼、谢文义。世宗即位,论功晋升为署都指挥佥事,充任左参将,协助镇守松潘。嘉靖年代初期,芒部土舍

  • 卷四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一雍正四年二月上谕二十道初二日户部等衙门议奏两淮商人建仓买糓备赈奉上谕此系商人急公银两即於本地买贮米糓备用商人等自然尽心管理不致亏缺倘将来有不得已亏缺之处朕必察情寛

  • 双桥随笔卷七·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晋宋时人虽放诞不羁而情关父子处天性切挚亦可以观如谢虎子尝上屋熏防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戯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

  • 卷十六·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六诗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羣黎百姓徧爲尔德编修【臣】徐文煜朱子曰质实也言其质实无伪日用饮食而已为尔德者则而象之犹助尔而为德也【臣】谨按易曰云上于天需君

  • 为震华法师封龛·太虚

    诸法刹那生,诸法刹那灭,  刹那生灭中,无生亦无灭。兹维:震华法师,乘如实愿,兴化人间。具戒宝华,参学超岸。一坐道场于京口竹林,作育僧才而勤讲述;再转法轮于沪滨玉佛,弘布圣教而著史文。处声华能澹泊,历纷扰常宁静,卓然僧家师表

  • 勖 诸 生·太虚

      要习头陀的勤劳苦行───┐                ├─体──定    炼成金刚的勇健强力───┘  要从严谨的自律言动───┐                ├─德──戒    实现和合的

  • 凡例·湛然

    一此论专对破慈恩玄赞本邦上代性相相拒若守护章法华秀句一乘要决等盖皆其流亚诸祖未必阅此论而暗相发明者多今宗学者最所宜讲究但恨旧本乌焉剩脱义路茅塞先师患之殚力订正稍觉披豁。一注称光山本者乃野州日光山所传订

  • 凉州记·段龟龙

    甘肃地方志。后凉段龟龙撰,清张澍(1781—1847)辑。原十卷,一说八卷。段氏原书久佚,张氏于《太平御览》、 《初学记》、 《北堂书抄》、 《艺文类聚》诸书辑得二十余事,加以考证纠误,集成是书。记述今甘肃河西走廊历史

  • 菊庄词·徐釚

    清词别集。徐釚撰。1卷,收词110阕。徐釚的词,格调华秀而趋于苍老沉着,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丁澎序),如[蝶恋花]《客中感春》、[卜算子]《春恨》等。也有少数感慨豪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