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一

宝祐四年五月八日御试防题

葢闻道之大原出于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根乎隂阳五行之赜而实不外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天以澄着地以靖谧人极以昭明何莫由斯道也圣圣相同此一道由修身而治人由致知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之精神心术达之礼乐刑政其体甚防其用则广厯千万世而不可易然功化有浅深证效有迟速者何欤朕以寡昧临政愿治于兹厯年志愈勤道愈逺窅乎其未眹也朕心疑焉子大夫明先圣之术咸造在廷必有切至之论朕将虚已以聴三坟而上大道难名五典以来常道始着日月星辰顺乎上鸟兽草木若于下九功惟叙四夷来王百工熙哉庶事康哉非圣神功化之騐欤然人心道心寂寥片语其危微精一之妙不可以言既欤誓何为而畔防何为而疑俗何以不若结绳治何以不若画像以政凝民以礼凝士以天保采薇治内外忧勤危惧仅克有济何帝王劳逸之殊欤抑随时损益道不同欤及夫六典建官盖为民极则不过曰治曰教曰礼曰政曰刑曰事而已岂道之外又有法欤自时厥后以理欲之消长验世道之污隆隂浊之日常多阳明之日常少刑名杂霸佛老异端无一毫几乎道驳乎无以议为然务徳化者不能无上郡鴈门之警施仁义者不能无末年轮台之悔甚而无积仁累徳之素纪纲法度足以维持凭藉者又何欤朕上嘉下乐夙兴夜寐靡遑康寜道乆而未洽化乆而未成天变洊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习浮国计殚而兵力弱苻泽未清边备孔棘岂道不足以御世欤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欤夫不息则乆乆则证今胡为而未证欤变则通通则乆今其可以屡更欤子大夫之复之勿激勿泛以副朕详延之意

御试勅差

详定官

朝奉大夫新除权吏部侍郎暂兼权中书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録院检讨官兼侍讲陈大方

朝散郎新除起居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暂兼直舍人院兼国史院编修官实録院检讨官兼侍讲林存中大夫新大府卿兼检正诸房公事饶虎臣

编排官

中顺大夫行大理少卿髙衡孙

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兼资善堂赞读皮龙荣

初考官

奉议郎干办行在司审计司鲍成祖

朝奉郎行在左藏东西库封椿下库安邉库陈防炎

文林郎行国子正陈合

添差初考官

承议郎差充尚书省提领市舶所主管文字呉湜奉议郎行在左蔵西库徐梦发

承直郎主管尚书吏部架阁文字徐彬

覆考官

朝请大夫尚书工部郎中赵逢龙

朝奉大夫行宗正亟兼权尚书左郎官胡大神朝奉大夫行秘书省著作郎兼司封郎官张渊防

添差覆考官

朝奉郎新除大府寺丞余鳌

朝奉郎行国子监主簿徐

承直郎秘书省正字

从政郎行在丰储西仓斛面官兼机宻郑

初考检防试卷官

文林郎特差充临安观察推官方熙孙

覆考检防试卷官

从事郎改添差两浙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王应麟

对读官

承直郎差充提领户部犒赏酒库所干办公事陈应星

从政郎添差两浙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陈问从政郎监行在省仓下界斛面官唐再炳

从政郎监行在车路院门余孟成

文林郎差充两浙西路转运司准偹差遣魏正子

封弥官

朝请大夫新除大理寺主簿张棻

朝散郎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张蕴

廵捕官

朝奉郎将作监主簿呉溥

宣教郎行借田令史椿卿

五月二十四日皇帝御集英殿唱名赐进士文天祥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共六百一人当日赴期集所六月一日凖勅依格赐进士期集钱一千二百贯文小録钱五百贯文

六月七日谢阙

六月十三日谒谢先圣先师兖国公邹国公

六月二十九日赐闻喜宴同日降赐御诗于礼部贡院七月一日凖省劄为期集所支用不敷再给降题名小録钱一千七百贯文

七月四日拜黄甲同日叙同年于礼部贡院

七月二十五日立题名碑石于礼部贡院

猜你喜欢
  后蜀世家第四·欧阳修
  卷一百七·列传第四·柯劭忞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八·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七·李心传
  ●卷一·李纲
  会匪纪略·孙衣言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佚名
  卷十五·陈均
  一○四四 谕办理四库全书错误记过之潘庭筠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第七章 王安石變法·林语堂
  卷二·欧阳昱
  卷二·佚名
  徐善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出 不允·梁辰鱼

    〔丑上〕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自家伯嚭。当初随了主公。因人成事。栖越王于会稽之巓。败齐师于艾陵之上。何等威势。何等煊赫。谁料被越追赶。旣败于囿。复败于役。又

  • 卷一百六十八·徐世昌

    曾纪泽曾纪泽,字劼刚,湘乡人。袭一等毅勇侯,官至户部侍郎。谥惠敏。有《归朴斋诗钞》。山行禹迹江河万古流,史详华夏略穷陬。秦皇无术求三岛,邹衍凭空撰九州。南北自教鹏运海,古今非复貉同丘。望洋向若嗟何

  • 卷162 ·佚名

    李弥逊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 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 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 枝分要及时,手植须着贤。 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轸。 土膏入新

  •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沈约

    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太常弘微子也。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行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二·杨仲良

      仁宗皇帝   李玮尚福康公主   庆历七年五月丙子,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也。玮,用和次子。上追念章懿太后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为,使长主降焉。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

  •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据曹寅家人陈佐呈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间,奉大人谕,除原任郎中、现放分司乌罗图奏报者外,倘有查算未尽,遗漏之处,著尔明白写出呈报等语。查我主人修建房屋、挖河等项工程所用银两,除原任郎中、现放

  • 第二四四单(附回照)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一一六○二--三·佚名

    前任淡水分府宁,单饬差役陈永:立赍公文一角及银单,投缴新任分府张,及其回照前署淡水总捕分府宁单仰本役立赍公文一角,又银单三张,飞赴新任淡水分府张衙门投缴,守取回照销差。去役毋得刻延,干咨,火速。计开

  •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陈寿

    (邓芝传、张翼传、宗预传、廖化传、杨戏传、邓孔山传、费宾伯传、王元泰传、糜芳等)邓芝传,邓芝,字伯苗,义陽郡新野县人,汉司徒邓禹的后人。汉朝末年进入蜀地,当时无人了解和起用他。其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前去请他相

  • 褚炫传·萧子显

    褚炫字彦绪,河南陽翟人。祖父褚秀之,在宋朝任太常。父亲褚法显,曾任鄱陽太守。其兄褚火召,字彦直,少有高风亮节,一只眼盲,官至国子博士,没拜受。常非议堂兄褚渊身事奉两朝君主,听说褚渊拜受司徒之职,叹息说:“如果褚渊在中书郎职

  • 郑赐传·张廷玉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后被授予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县官员多因犯罪被贬戍,郑赐曾奉命在龙江编组行伍,当时天气酷热,囚犯们都很疲惫,郑赐给他们脱去刑具,让他们租房休息,给他们接济饮食,有病便请医疗治,使

  • 八九、子华子考·钱穆

    《吕氏春秋 贵生篇》:“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釐侯,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梁玉绳云:“昭釐侯史作昭侯,乃懿侯子。此事又见《庄子 让王

  • 卷十 论语·钱时

    卷十 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易》曰:君子以致命遂志。致命者,顺天理之自然,无幸生苟免之意耳。非谓必于死也。义者,利之和。哀敬者,丧祭之本。于此不苟亦可以为士

  • 卷八·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八同知吴廷华撰聘礼第八【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经云小聘曰问故注谓大问曰聘也比年小聘三年大聘大聘使卿小聘使大夫礼有隆杀其节皆准诸此聘属賔礼当第九第八説非详士冠礼】聘礼君与卿图事【图

  • 卷五·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觧頥字义卷五  明 季本 撰小雅鹿鸣【一章】呦呦犹喓喓声之细也鹿本滛兽交则聚麀知礼者之所恶也诗人奚取焉此诗特以在野而食见其山林之性初非为其鸣而相呼也旧说以呦呦为和声

  • 大慧禅师示真如道人书·朱时恩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於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便与三世诸佛诸大菩萨相契。不着和会自然成一片矣。世尊说火宅喻正为此也。经云。是舍惟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

  •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佚名

    老那伽[王]之殁后,[彼]子巴提伽.提沙伽见楞伽之政二十四年,(一)使大精舍之周造栅,彼王筑造伽瓦罗提沙精舍,(二)施此精舍有摩诃伽玛尼伽储水池,筑造名巴提耶.提沙精舍。(三)设愉快塔波园之布萨堂,王于[此]国,使堀他之一储水池。(四)彼对生类有

  • 药性赋·佚名

    本草类著作。清福寿堂主人辑。一卷。作者生平不详。其内容为药性寒类赋(从黄连至白头翁),药性温散赋(从羌活至酒),平散亦附于内,药性温补赋(从黄芪至何首乌),平补、凉补亦载于内。按药性寒、热、温、平归类,编成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