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十二章经

全一卷。后汉迦叶摩腾(梵Ka^s/yapama^tan%ga )、竺法兰(梵Dharmaraks!a )共译。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之基本教义,重点在说明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阐示出家学道之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为佛教之入门书。

《四十二章经》全部章节目录

(1)四十二章经

猜你喜欢
  御制神僧传·朱棣
  月喻经·佚名
  大宝积经论·佚名
  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慧沼
  维摩经义疏·吉藏
  四分比丘戒本疏·定宾
  辩中边论·世亲
  净土境观要门·怀则
  人天眼目·智昭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佚名
  三观义·智顗
  鹤峰禅师语录·济悟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佚名
  无碍解道·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石耆翁·唐圭璋

      耆翁,蜀人。   鹧鸪天   借问枝头昨夜春。   已传消息到柴门。   频看秀色无多艳,   拖得清香不见痕。   山矗矗,水潾潾。   村南村北冷销魂。   人间不识春风面,   羞见瑶台破月明。   蝶恋花

  • 望江亭中秋切鲙·臧懋循

    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元)关汉卿撰●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清安观邂逅说亲 正名 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一折〔旦儿扮白姑姑上云〕贫道乃白姑姑是也

  • 提要·汪晫

    【臣】等谨案康范诗集一巻宋汪晫撰晫字处防以字行绩溪人当开禧间隐居县之环谷给事袁甫守徽州闻晫名求见不得叅政真徳秀属绩溪令李遇求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值徳秀卒事遂寝晫卒年七十六李遇私谥之曰康范先生是集末有晫三

  • 卷一百七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澹庵诗集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进士甲科绍兴五年以贤良方正荐除枢宻院编修官抗疏诋和议累谪吉阳军孝宗朝歴权中书舍人蒹国子祭酒权兵部侍郎以资

  • 提要·徐寅

    【臣】等谨案徐正字诗赋二巻唐徐寅撰寅字昭夣莆田人干宁元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正字后依王审知幕府归老延夀溪所着有探龙钓矶二集共五巻自唐书艺文志巳不着録诸家书目亦不载其名意当时即散佚不传此本仅存赋一巻计八首各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四·徐乾学

    元纪二十二【起重光单阏正月尽黓执徐六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一年春正月庚申命江浙行省左丞博啰特穆尔讨方国珍 丁卯兰阳县有红星大如斗自东南坠西北其声如雷 己卯命绰斯嘉提调大都留守司是月清寜殿火焚寳玩万

  • 胡叟传·魏收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家中世代为官,胡氏家族为西夏著名的姓氏。胡叟少年时即聪慧敏捷,十三岁时就能辨别疑难,解释义理,名传乡国,他所明白的义理,即使与成人交手辩论,也很少有屈服的。他不从师,完全凭自学掌握义理,朋友劝他还

  • 张俊传·脱脱

    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爱好射箭,富有才气。出身于群盗之中,十六岁时,是三阳地区弓箭手。政和七年(1117),随从征讨南方少数民族,转任都指挥使。宣和初年,随从进攻西夏仁多泉,开始授予为承信郎。平定郓州贼盗李太以及河朔、

  • 卷四十五·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五盛事【二十一 一产四男三男】【臣】等谨案挛生之事自诸史志及文献通考咸有专门列於瑞应诚以盛世休养之隆太和涵育之茂与三登丰兆同编者大有之与广生皆昊苍眷锡之庥也然孜宋辽诸史所

  • 卷一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索隐】:应劭云:“表者,录其事而见之。”案:礼有表记,而郑玄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著,须表明也,故言表也。【正义】:言代者,以五帝久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略有年月,比於五帝事迹易明,故举三代为首表。表者,明也。明言

  • 公是七经小传卷下·刘敞

    宋 刘敞 撰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朋众也可以爲师而众归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曽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者传所

  • 采葛·佚名

    ——热恋总觉时日短【原文】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②。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加三岁兮。【注释】①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②三秋:这里指三季。【译文】心上人啊

  • 卷二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二十一宋 朱子 撰邦国礼二之上大射仪经七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将有祭祀之事当射宰告于君君乃命之言君有命政教宜由尊者 疏曰知将有祭祀之事当射者以下

  • 卷一·道世

    ○劫量篇第一(劫灾有二:一小,二大。)△第一小三灾部(别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劫者,盖是纪时之名,犹年号耳。然则时无别体,约法而明。所以圣教弘宣,多所攸载者,虽非理观之冲规,亦惩劝之幽旨也。若乃涉迷津於曩识,微尘之数易穷;返觉路

  • 电贺虞洽卿寿辰·太虚

    虞洽卿长者尊鉴:欣逢七秩荣庆,并旅沪五五纪念,特电祝贺,敬颂康强!(见廿五、七、十九、佛教日报)

  • 佛法僧义广论·太虚

    一 叙意 二 佛观 三 法观 四 僧观 五 总结一、叙意佛法僧,为学佛者之根本认识,也是佛法究竟圆满的说明,所有一切清净法都摄在其中。阿

  • 东城志略·陈作霖

    金陵聚宝门城墉,左右袤延,淮水邪界于其北,中狭而旁广,故城厢隙地,如舒两翼。然土人呼门东、门西。而徐锦衣园亭分踞其胜,因又有东、西花园之称。予既辑《凤麓小志》以纪西南隅之名迹,而东城阙如。山川有灵,殆将怨我。会于暮秋

  • 词论·李清照

    宋李清照著。她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与词的关系。苏轼主张“词为诗裔”,偏于以文学观点立论。而李清照和他不同,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强调“尊体”,主张词“别是一家”。她要求词要“协律”、“铺叙”、“典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