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善见律毗婆沙

亦称《善见毗婆沙律》、《毗婆沙律》、《善见律》、《善见论》等。佛教律书。18卷。古印度*佛音著。南朝齐僧伽跋陀罗与僧猗于永明六年(488)在广州竹林寺译出。内容前4卷述说佛教的三次结集和*阿育王时佛教向外传播的情况,其余解释各条戒律,受《四分律》影响很大,可视为《四分律》的释文。据学者研究,汉译本唯前部分比较忠实原文,后部分属于抄译。此律对研究印度佛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善见律毗婆沙》全部章节目录

(1)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一
(2)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二
(3)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三
(4)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四
(5)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五
(6)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六
(7)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七
(8)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八
(9)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九
(10)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
(11)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一
(12)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
(13)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三
(14)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四
(15)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五
(16)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六
(17)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七
(18)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八

猜你喜欢
  大庄严经论·佚名
  四泥犁经·佚名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佚名
  四童子三昧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窥基
  涅槃宗要·元晓
  解脱道论·佚名
  大乘起信论疏·元晓
  阿毗达磨发智论·佚名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智俨
  六字神咒经·佚名
  迦才净土论·迦才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首罗比丘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148_1 【夏口送徐郎中归朝】刘长卿   星象南宫远,风流上客稀。九重思晓奏,万里见春归。   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离心与杨柳,临水更依依。   卷148_2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

  • 卷五十三·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二十三 杂曲歌辞         古辞 西洲曲【乐府作古辞玉台新本作江淹非也】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

  • 卷一百二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七花果安石榴赋【有序       晋】潘 尼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是以属文之士或叙而赋之葢感时而骋思覩物而兴辞余迁旧宇爰造新居前临旷泽却背清渠实有斯树植于堂隅华

  • 卷八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六皎然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峯兰若见怀鶺鴒中峯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已见郢人唱新题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五十·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五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女表周家世有妇德自周姜以迄任姒世嗣徽音文王后妃化行江汉其易污乱以贞信岂一朝一夕之故哉逮春秋之世四百余年礼教陵夷卫兴新台之刺齐有南

  • 二十二、记朱静澜师·包天笑

      朱静澜先生,是我第五位受业师。我在他案头,差不多有五年之多,这不可以不纪了。  先说朱先生的家况,他们是一个小康之家,便是不作教书生涯,也可以过度。但是从前吴中的风气,既然进了学,教书好像是一种本业。并且中国的传

  • 卷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九歌颂二十九【词臣二十一】万寿诗【五言排律二十韵】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刘於义共仰文明代羣歌燕喜时六旬逢圣旦千载届昌期禹甸荣光

  •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第八·晏婴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二·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一]總釋學處   上明由序是說戒緣起.下述諸門指陳論學處。且一一學處有二十一門.言二十一   者一犯緣起處二能犯過人三所犯之罪四所犯境事五所由煩惱六[二]制戒利益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复次嗢拖南曰邪师住雪山劝勉系属净渐次戒圆满穗成就为后有诸外道。于弟子众自立为师。专求利养。专求恭敬。专求自利。遇缘和合。有族姓子投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九·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見普賢菩薩。如是自在神通境界。歡喜踊躍。普遍身心。重復觀察。見普賢菩薩。一一身分。一一肢節。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一切地

  •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弘赞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辑准提真言。本出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欲求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成就者。依经作法。速获灵验。但今法末。人多懈怠。根性钝劣。及初机行人。依经修习。三业未淳。不能作诸观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三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四善恶门之余姚中启校持戒品菩萨大乘三聚品  梵网十重四八轻受菩萨三聚威仪第一开导原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为一切之师。过去诸佛

  • 范忠贞集·范承谟

    诗文集。清范承谟(1624—1674)撰,清刘可书辑。十卷。承谟字见公,号螺山,属汉军镶黄旗,辽东沈阳(今属辽宁)人。顺治进士,康熙间巡抚浙江,授弘文院编修,官至福建总督,后加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奉职勤劳,居官刚正,耿精忠反,执之,幽囚

  • 荆南倡和诗集·周砥

    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周砥字履道,江苏无锡人。马治字孝常,江苏宜兴人。二人事迹皆附载于明史文苑传中陶宗仪传末。至正间,周砥遭乱,客居马治家;马治馆周砥于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唱和,积诗一卷,各录一帙而怀其一。同

  • 谥法·苏洵

    四卷。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山 (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官秘书省校

  • 发墨守·郑玄

    一卷。汉郑玄撰。何休着《公羊墨守》,捍卫《公羊》学,郑玄针对何氏之书着《发墨守》,攻击何氏之学。今书只存四条,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与《箴膏肓》、《起废疾》合编为一书,《四库全书》仍之。清儒刘逢禄主《公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