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华经安乐行义

全一卷。陈·慧思(515~577)述。又称安乐行义、法华安乐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为慧思依法华经安乐行品所阐示之三昧行。书中主张实践法华经之法华三昧有二种,一为有相行,二为无相行。所谓有相行,系就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而说观普贤行,强调若精进诵读法华经,于此行法成就时即心眼顿开,能见乘六牙象之普贤菩萨。然本书主要重点在于依安乐行品之经文解释无相安乐行,谓无相行乃精修禅定,体得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之三昧。慧思向为实践般若空义,以达佛教之奥旨,而屡遭迫害;为折服当时各种异说,并令彼等归依正法,遂将其生活体验论述成书。本书非但兴隆禅修及念佛,且促成以止观为宗之天台教派之诞生。对中国佛教教理史之影响甚巨。

《法华经安乐行义》全部章节目录

(1)法华经安乐行义

猜你喜欢
  大乘方广总持经·佚名
  见正经·佚名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佚名
  法事赞·善导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大般泥洹经·佚名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人本欲生经注·道安
  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佚名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法藏
  净土或问·惟则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佚名
  五分比丘尼戒本·明徽
  修禅要诀·佚名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希叟绍昙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先·唐圭璋

      先字子野,湖州人。生于淳化元年(990)。天圣八年(1030)进士。尝知吴江县。晏殊尹京兆,辟为通判。仕至都官郎中。元丰元年(1078)卒,年八十九。有安陆集一卷。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

  • 楔子·佚名

    (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年曾为典军校尉,因破黄巾贼有功,官封都尉。后因破吕布除四寇,累建奇功,谢圣恩可怜,官拜左丞之职。

  •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八·赵尔巽

      刘清 傅鼐 严如熤子正基   刘清,字天一,贵州广顺人。由拔贡议叙,授四川冕宁县丞,擢南充知县,政声为一省之冠。   嘉庆元年,教匪起,清得民心,募乡勇五百人击贼,人乐为用。贼自为民时知其名,遇辄避之。继从总督英善剿达州

  • 卷四·王世贞

    兵部尚书张公经不妨参替机务,仍总督南直隶、浙江等处军务事,权亦类之,寻以明年下狱。○勋戚大臣为指挥使洪武中,驸马都尉王克恭领福州卫指挥使,黄琛领淮安卫指挥使,靖海侯吴祯出领定辽卫指挥使。建文初,起在闲越隽侯俞通渊领

  • 第五十三册 天聪六年五月·佚名

    第五十三册 天聪六年五月五月初一日,前行捉生图鲁什、劳萨来会。於是日,命阿山、图鲁什、劳萨、乌拜四大臣留其前次所统兵,复率每牛录护军一人,前往捉生。是日,大军次果果苏泰河。初二日,次果果苏泰河口哈喇阿鲁克地方处。

  • 一二六二 热河总管全德等奏覆校书籍人员已到热河并收发办理缘由折·佚名

    一二六二 热河总管全德等奏覆校书籍人员已到热河并收发办理缘由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奴才全德、董椿跪奏,为覆校书籍人员已到热河,并收发办理缘由,恭折奏闻事。乾隆五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大学士和珅传旨:纪昀带领人员

  • ·复台府陈芍亭台防厅叶峭岩书·丁曰健

    飞复者:二十三日灯下接到公函,备悉前钉封要函已到,并商留镇台驻茅港尾兼顾郡城;于弟二十二日分布一函意相同;并府城调勇屯四、五百人防御,皆现时之急务。二十三日镇台来函,有暂驻盐水港,候弟回示之说;忽于二十四

  • 朱珍传·薛居正

    朱珍,徐州丰县雍凤里人。太祖初起兵时,朱珍与庞师古、许唐、李晖、丁会、氏叔琮、邓季筠、王武等八十多人,以中涓官的身份相追随,摧坚城陷战阵,所向无敌。到太祖镇守汴州时,兼任招讨使,暂任朱珍为宣武军右职,以掌管心腹将士。

  • 一零九、靖郭君相齐威宣王与湣王不同时辨·钱穆

    《史记 年表》:“齐湣王三年,封田婴于薛。”今按:田婴号靖郭君,事齐威、宣王,不与湣王同时。《齐策》:“楚威王战胜于徐州,欲逐婴子于齐。”婴子即田婴也。(鲍云:“田婴时未封,故曰婴子。”)其事

  • 帝学卷三·范祖禹

    大宋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眞宗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建隆元年正月幸国子监二月又幸诏加餙祠

  • 提要·王充耘

    【臣】等谨案书义矜式六卷元王充耘撰充耘字与耕吉水人元统甲戌进士授永州同知所着四书经疑贯通已别着録充耘精于科举之业又以书经登第其用功甚深此乃所作经义程式也自宋王安石变法始以经义取士当时如张才叔自靖人自献

  • 卷三十五·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五   明 湛若水 撰定公【敬王十八年】八年【晉定十年齊景四十六年衛靈三十三年蔡昭十七年鄭獻十二年曹靖四年卒陳懷四年卒杞僖四年宋景十五年秦哀三十五年楚昭

  • 第二十五卦:《无妄卦》·佚名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白话】《无妄卦》象征不妄动妄求:极为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然而,如果不能坚守正道的话就会发生祸殃,因而也就不利于前去行事了。《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

  • 卷三·佚名

    △离诤王授记品第六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应供正遍知而作是念。彼劝多亿众生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地。我今应授其记示现佛刹。尔时世尊入于三昧。名为不忘菩提心。即现微笑。笑已妙光普照无量无边佛土。示离诤

  • 卷五十七·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四尔时善财童子作如是念。我当云何见善知识。善知识者远离世间。住无所住不著诸入。超出障碍趣无碍道。具净法身善业化身。以明净智观诸世间。大愿成满。持佛法身。如意法身。非生灭身。非来去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一初元禅师语录一初和尚语录序禅道至今日可谓盛矣开堂者列刹相望传法者交臂相逢然求其超宗越格不愧古人者盖未数数也余是以叹无趣老人之源大而流长也无趣为断桥之后丕振济上宗风虽其随缘晦迹而子孙绵绵乃

  • Dismeryer先生·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Dismeryer先生》写了一个失业的德国年轻人酸楚的遭遇,Dismeryer先生变卖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却终于难以生存下去,自尊和自强的性格也使他杳然不知所终。同样有着争强好胜性格的H先生是冯至作品

  • 不退转法轮经·佚名

    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