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零九、靖郭君相齐威宣王与湣王不同时辨

《史记 年表》:“齐湣王三年,封田婴于薛。”今按:田婴号靖郭君,事齐威、宣王,不与湣王同时。《齐策》:“楚威王战胜于徐州,欲逐婴子于齐。”婴子即田婴也。(鲍云:“田婴时未封,故曰婴子。”)其事在楚威王七年,当齐威王之二十五年。《年表》为宣王十年,此《史记》误也。《齐策》又云:“齐将封田婴于薛,楚王闻之大怒,将伐齐。”楚王乃楚怀王。是年,柱国昭阳破魏襄陵,移兵攻齐,陈轸说之以蛇足,与公孙閈说楚王使封婴者乃一事而两传。薛南近楚,齐以封婴而居之,犹如往者楚之城陈、蔡、不羹而窥北方也。故滕人闻之而惧,楚人闻之而怒。乃乘胜魏之势而来攻。魏、齐之交,在魏主之者为惠施,而在齐则为田婴。楚既不欲齐、魏之相亲,故既胜魏,乃欲攻齐逐婴矣。《齐策》又曰:“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是靖郭君封薛,明在威王时。(鲍改威为宣,宣为闵,吴氏有正。黄丕烈云:“《吕氏春秋》亦作威、宣。”梁氏《校补》转据鲍策订吕,大误。)阎若璩云:“齐貌辨见齐宣王曰:靖郭君曰:薛受之于先王,且先王之庙在薛,先王即威王也。又齐王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薛公欲知王之所欲立。高诱注:齐威王子宣王也。(按《韩非 外储说右上》亦载此事,而曰威王,则高诱之注亦误。阎氏未及订正。)又孟尝君在薛,齐王制其颜色。高诱注:“齐宣王也,威王之子。《淮南 人间训》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威王欲杀之,陈骈子与其属出亡奔薛。孟尝君闻之,使人以车迎。然则田婴封于薛,在威王时无疑。”今按:阎说是也。《孟尝君列传索隐》引《纪年》亦云:“梁惠王后元十三年四月,齐威王封田婴于薛。十月,齐城薛。十四年,薛子婴来朝。十五年,齐威王薨。”惠王后元十三年,正当《年表》齐湣王二年,(其实乃威王之三十六年。)与所注田婴封薛之年相差仅迟一岁。然《孟尝君传》谓:“湣王即位三年,而封田婴于薛。”如是并宣王卒湣王立之年数之,则所谓湣王即位三年者,正当在《年表》之二年。今《年表》列于湣王三年,已是即位之四年。《年表》自误后一年,而《孟尝君传》之年并不误。余又考齐、魏会鄄应在梁惠王后元十二年。(参读《考辨》第一零四。)田婴封薛,盖以鄄会后封。(《国策》吴注,谓“婴封薛在威王之世,当梁惠王前十三年。疑《纪年》误书”,此由不知威王至惠王后元尚在,故云然。又狄氏《编年》亦书封薛于显王三十六年,而据梁惠王以三十六年改元言之,实非。语详《考辨》第九二。)

又按:《史记》以靖郭、孟尝为谥,《索隐》谓:“靖郭或封邑号,故汉齐王舅父驷钧封靖郭侯。”雷氏《义证》云:“尝即居常与许之常,在薛之东南者。郭乃近漷邑名。《左传》庄公十一年,公败宋师于郭,襄公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水经注》谓漷水西南流入邾国,经邹山东南,又西南经蕃县,乃西迳薛城及仲虺城北。据此,郭亦薛南之邑可知。”又曰:“田婴封薛之时,居仲虺城,去郭邑最近,故曰靖郭君。时任姓之薛尚存,居故薛城,即奚仲之初封也。是与尝邑实近。孟子于周赧王元年燕人畔之后去齐归邹,此后又适宋居薛至滕。在宋之时,滕文公尚为世子,至齐将筑薛时,文公已即位为君矣。所谓将筑薛,即侵灭任姓之薛并而有之也。故《赵注》云齐人并得薛筑其城以逼滕,盖自是而奚仲故城及尝邑皆属于田薛。”又曰:“筑薛之役,自在孟子至滕之后。齐之并薛,当在封孟尝君时。”今按:雷氏辨靖郭、孟尝皆生时称号,并发明其取号之由,其说是也。惟《策》《史》《竹书》皆言靖郭君封薛,《竹书》言四月封于薛,十月城薛,《国策》亦言靖郭君将城薛,城薛自在靖郭君时。雷氏强分靖郭君居故仲虺城,谓田薛封时,任姓之薛尚存,并无明据。而与故记旧文显背。余又按《集解》:“裴駰案:《皇览》,靖郭君冢在鲁薛城中东南陬,孟尝君冢在薛城中向门东,向门出北边门也。”盖田婴父子皆居薛,故称薛公、薛侯。其死而葬,亦在薛城中。其称靖郭、孟尝,或当时不欲拟于古诸侯之旧称,故避薛而称郭称尝以为号,非为其封居之不在薛。雷氏所以强为之说者,由误认孟子游迹,必谓齐人筑薛尚在后,乃不得不牵强说之也。

猜你喜欢
  马援列传第十四·范晔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大明孝宗敬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第四卷 书院表·缪荃孙
  六六五 两江总督萨载奏江宁书局续缴应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伊洛渊源録卷十二·朱熹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四·来保
  通鉴纪事本末卷五下·袁枢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孔谦传·欧阳修
  六·钱穆
  第五十六章 欧战爆发后之宜、枣及豫南、鄂北诸战役·李宗仁
  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有开·唐圭璋

      有开字躬明,号堂溪,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登隆兴元年(1163)进士,授南丰尉。屡迁司农丞、转运判官,兼庐州帅。有堂溪集,不传。   点绛唇   钓台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渔舟一叶。径入寒烟碧。   笑我尘劳,羞对

  • 甲集前编第八之上·钱谦益

    顾钱塘德辉二十六首【金粟冢中秋日燕集】绰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水作青龙来,九派盘遭周。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团团青桂树,枝叶相蜷樛。石削华表立,碑刻金窠锼。人身无百年,胡乃三彭仇。四大偶一失

  • 四集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古今体一百五十八首【壬辰二】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圆明园即景成什行庆开韶掖辇应萱闱福夀逐年增张灯楼阁从新阅入画林岚依旧仍冰面雪痕才薄委【昨日轻隂京师飘霰见云气迤北颇浓兹园中冰渚微有

  • 路史卷二十·罗泌

    后纪十一疏仡纪陶唐氏帝尧,陶唐氏,姬姓,高辛氏之第二子也。母陈丰氏,曰庆都。尝观三河之首,赤帝显图,奄然风雨。庆都遇而萌之,黄云覆之,震,十有四月而生于丹陵,曰尧,是曰放勋。身侔十尺,豊下兊上,龙颜日角,八彩三眸,鸟庭荷胜,琦表射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一百一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料理史册竣事即将入觐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目下缘料理各项文册,现在扬州日夜督催,俟事竣拜本后,即起身赴京复命。谨具摺奏闻,伏乞睿鉴。

  • 一〇 民报社听讲二·周作人

    往民报社听讲《说文》,是一九〇八至九年的事。太炎在东京一面主持《民报》,一面办国学讲习会,借神田的大成中学讲堂定期讲学,在留学界很有影响。鲁迅与许寿裳与龚未生谈起,想听章先生讲书,怕大班太杂沓,未生去对太炎说了,请他

  • 张果传·欧阳修

    张果,不让人知道他是何方人氏而显示自己神异。隐居在中条山,往来汾、晋之间,世人传说他是几百岁的人。武后时,派使臣召他,他当即死去,后来有人又看见他住在恒州的山里。开元二十一年(733),刺史韦济把他的事报告皇帝。玄宗命

  • 刘俊传·张廷玉

    刘俊,字子士,江陵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被授予兵部主事,历任郎中。他遇事善于剖析,为皇上所器重。二十八年,升为右侍郎。建文时期,任侍中。成祖即位后,他进升为尚书。永乐四年(1406)大征安南,以刘俊参赞军务。刘俊为人缜

  • 把匝剌瓦尔密传·张廷玉

    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是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的后代。受封梁王,仍镇守云南。顺帝之时,天下多事,云南地处偏远,梁王抚治,既有威望,且有实绩。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在蜀僭称皇帝,分兵三路进攻云南,梁王撤走,驻扎金马山。第二

  • 卷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下     宋 沈枢 撰三省门 唐以中书门下相检察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駮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

  • 卷二百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封建考【臣】等谨按古封建之制自汉而还渐乖其旧去古日远规模尽易然历代帝王子弟多膺封爵非惟重天潢之支派亦尚有屏翰王室之义焉若异姓公卿间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六·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六季氏第十六洪氏曰此篇或以为齐论凡十四章【胡氏曰疑为齐论以皆称孔子曰且三友三乐九思等条例与上下篇不同然亦无他左验○厚斋冯氏曰上篇首卫灵公

  • 卷十七·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七宋 陈经 撰説命上【商书】説命三篇皆叙髙宗傅説君臣相得之始终也上篇言所以得傅説之由与傅説所以复君之意中篇言傅説所以进戒其君下篇言髙宗之所以学于傅説愚尝怪傅説以匹夫而登相位不由

  • 圆通讷禅师·惠洪

    禅师名居讷。字中敏。出于蹇氏。梓州中江人。生而英特。读书过目成诵。年十一。去依汉州什邡竹林寺元昉。十七试法华得度。受具于颖真律师。以讲学冠两川。耆年多下之。会有禅者自南方还。称祖道被天下。马大师什邡人

  • 读梁漱溟君唯识学与佛学·太虚

    予读北京大学梁漱溟教授所著唯识述义,认为研究唯识宗学的良书,亦认为条贯东西洋哲学得一适当解决的方法论。但予是向来主张大乘各宗,所有因本与果极是平等无二的,但建言与制行的门径有不同耳。故不以贤首五教、圭峰三宗、

  • 请宾头卢法·佚名

    宋沙门释慧简译  天竺国有优婆塞国王长者。若设一切会。常请宾头卢颇罗堕誓阿罗汉宾头卢者字也。颇罗堕誓者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佛摈之不听涅槃。敕令为末法四部众作福田。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

  • 松源和尚语录卷下·松源崇岳

    临安府景德灵隐禅寺语录  参学 道岩 等录庆元三年六月五日入院。指三门云。灵山一路。达者犹迷。不立阶梯。凭谁措足。到头相见无余事。月下披云啸一声。指法座云。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水长船高。泥多佛大。升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