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斋法清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竹林精舍。与二百五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八部鬼神菩萨摩诃萨。一时集会。是大目揵连从坐而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我昔日时入城乞食。道逢见有数千万人。头如太山。腹如须弥。咽颈如针。行步之时如五百乘车声。烟大口然。何罪所致。唯愿世尊为我演说。佛言。苦哉苦哉。告目连曰。此饿鬼者。先世之时为造斋食供具食讫。中后破斋便得如是罪报。食他斋食不持斋者亦得是报。若作斋讫。所有余食不得辄与不斋人。食过斋讫后施主启白。众僧请乞欢喜。所有余食众僧应施弟子。然后欢喜随口意用。若不咨请众僧施主二俱得罪。目连答曰。实如圣教。佛言。一切檀越施设法会供斋调度。若能持斋者可得与食。若不持斋者不得辄食。此饭获罪无量无边。若能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若不持斋食斋食者。六十万世堕饿鬼中。何以故。此信施重食。宁可吞热铁丸不食此饭。吞热铁丸须臾间。自食他信施久受勤苦。五百万世受饿鬼苦。但有设会之处。一切如法作斋。不得怀侠余残。归给亲友宗亲。食此饼饭。若怀侠余残。五百万世在地狱中。有热铁轮左右而过腋胁。燋烂受大苦恼。一切斋食不可不慎。不粒米麦化作热铁丸。一切施主欲设福会。于先尝此食者都是残食。唐作此会。不如不作。何以故。诸天鬼神不欢喜故。此人于先尝[飢-几+兌]者。亦五百万世受饿鬼苦。自今以后欲得福者。好当清净如上法作净。洗身手麸糠。于先安置屏处。藏盖实莫尝[飢-几+兌]。如法作斋可得福利。诸天欢喜。百神庆悦。善神拥护。经不虚言。福报如影响。此饿鬼本从人道中来。以不净手触众僧衣钵。以不净手浊沙门净食。以不净手著沙门食中。以不净食将施众僧及与父母。后五百世堕饿鬼中。常食不净。始欲上厕食啖粪屎。即彼厕神手把铁杖。逆彼饿鬼不得近厕。恒食脓血涕唾及荡除恶汁。常守秽恶女妇产生血污不净以为资粮。复迳五百万世堕在猪豚蜣螂之中。常食臭秽不净之物。受斯苦切累世勤苦。数千万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或以手触身体男女根等。或以此手触沙门父母净食。以不净食著与沙门父母。当致此殃。一切肉眼不知罪福。自今已后欲得佐助。众僧作饭食者。以清净身手捉众僧食器。以清净手澍米把面。及以净水作食。得福无量。自今以后广为一切普使闻知。如说修行。目连白佛。我当流布。不敢忘失。至心奉行。

佛说斋法清净经

猜你喜欢
  吹万禅师语录卷十七·吹万广真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佚名
  四分律卷第二十四(二分之三明尼戒法)·佚名
  卷下之下·佚名
  新旧问题的根本解决·太虚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八·智圆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第三品 界分别·佚名
  卷第二·佚名
  浮石禪師語錄序·通贤
  梵志计水净经全文·佚名
  卷第一百十三·霁仑超永
  卷八·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一 鲍子卿【诗品有梁步兵鲍行卿未知是否】 咏画扇【玉台新本作高爽者非今从旧本下同】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直爲发红顔谬成握中扇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六张弘靖张弘靖字元理蒲州人嘉贞之孙延赏之子以?为河南参军擢监察御史累迁户部侍郎河中节度使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出为太原节度使终

  • 卷十一·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十一左赞善赵执信撰回颿集将之江宁与南村聨舟暮发【暮冬十二日】三年潜菰芦每出昧所往扬舲无远近都未惬梦想今朝偕旧侣忽欲成北上归计尚迷漫客心且浩荡波寒山啓途日落风送响篷底对微醺笑言听荡浆

  • 东行初录·马建忠

    光绪八年壬午春三月,我东方属土朝鲜国始与阿美利加合众国立约通商,其国之政府以不谙外交,愿得中国大员莅盟,于是合肥傅相请于朝,以建忠行。北洋水师统领丁禹亭军门因巡洋之役,率兵舶三艘,曰威远、曰扬威、曰镇海,将偕至烟台,会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正统十三年九月甲申朔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等遣使臣哈三等来朝贡马驼玉石赐宴并彩币表襄绢布等物有差○河南开封府及直隶大名府各奏所属州县六月以来黄河泛涨渰没民庐舍秋田尽被灾伤 上命户部覆视以闻○乙酉擢进士应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历二年五月甲戌朔赐辅臣张居正等讲官丁士美等金艾叶簪绫符艾叶有差○乙亥 上御经筵○丙子吏部尚书张瀚再<婠勶-釒>乞休慰留之先是改各部主事为监察御史刑部主事侯尧封除授甫二月与焉吏科给事中张楚城<婠勶-釒>论方议久任

  • 第四十七册 天命八年三月·佚名

    第四十七册 天命八年三月初五日,抚顺额驸、西乌里额驸率每旗游击一员、兵四人,前往清河科理田地事宜。每牛录遣甲兵二十五人,往边境各地安置户口。萨满刚噶达使达岱、多达里出告,谓达岱有五子一妻,多达里有一子,噶尔萨之弟

  •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172)·司马光

    汉纪四十九 汉灵帝熹平元年(壬子,公元172年) [1]春,正月,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1]春季,正月

  • 卷102·陈邦瞻

    理宗宝祐四年六月,蒙古诸王亦孙哥、驸马也速儿等请伐宋。蒙古主命诸王阿里不哥居守和林,阿蓝答儿辅之,自将南侵,由西蜀以入。先命张柔从忽必烈攻鄂,趋杭州,塔察儿攻荆山。又诏兀良合台自交、广引兵会鄂,李全子璮进攻海州、涟

  • 雍也第六·朱熹

     凡二十八章。  篇内第十四章以前,大意与前篇同。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言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子桑伯子,鲁人,胡氏以为疑即庄周所称子桑户者是也。仲

  • 存心篇 第七 凡八十三条·范立本

    《景行录》云:&ldquo;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免过。&rdquo;《游定夫录》云:&ldquo;心要在腔子里。&rdquo;《素书》云:&ldquo;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rdquo;有客来相访,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 卷十二·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此一章书见论人者当观其大节也子张曰士之为士贵在立身果於死生利害之关幽

  •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一·陆陇其

    仪封张伯行孝先甫订受业诸子仝校陈几亭谓颜山农以口舌陷狴犴罗近溪变产脱之山农视近溪家为外府取用无厌论学或不合则披其颊在近溪因失所宗抑情忍辱亦人所难而山农之妄取苛求悉动于气人欲横流视彼制欲者不应愧死乎山农

  • 卷七·佚名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萨如风无碍而行。善男子,如世间风於一切处无依无著亦无色相。而能於彼一切宫殿楼阁。及须弥山大海等处。如所作事而悉能作。菩萨智风亦复如是,於一切处亦无所著。而能施设蕴处界等彼一切法。蕴者所谓

  • 道行经强弱品第二十四·佚名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高行耶。须菩提报言:我从佛所闻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无高行也。若干百千爱欲诸天。作是念。当为十方人发意为菩萨道者作礼。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中般泥洹故。如

  • 六度集经卷第七·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禅度无极章第五(此有九章)  (七四)  禅度无极者云何。端其心。壹其意。合会众善内著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

  • 表度说·熊三拔

    一卷。明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传教士。万历三十四年来华,随利玛窦习汉语,成为利氏的重要助手。后协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行星说,并测量北京经度,制造取水蓄水诸器。

  • 僧宝正续传·祖琇

    凡七卷。宋代僧石室祖琇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系宋代禅林之名僧传。祖琇辑录罗汉系南、圆通道旻、兜率惠照、黄龙道震、德山木上座、临济金刚王等,计三十人之传及宗乘语要,并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一篇。卷末附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