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绪初年,福州有三狂生,皆林姓,一畏庐,一述庵(崧祁),一某。述菴乙酉举于乡,早卒。《挽林少溪》云:“牵裾惘惘去迟迟,便是人间死别时。箧裹剩将慈母线,扇头留得阿兄诗。龙蛇嫁呃天难问,烽火横江病不知。搔首为君添一恸,可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三十 宋 王十朋 撰 咏物 木山【并序】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峯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峯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 木生不愿囘万牛愿终天年仆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四室宇梁王园赋 【汉】枚 乘脩竹檀栾夹池水旋园并驰道临广衍故行于昆仑之垦芴兮有似乎西山西山隑隑激扬尘埃蛇龙奏林木薄游风踊焉虚谷应焉纷纷纭纭腾踊乱云枝叶翚
弘治十八年乙丑五月,武宗皇帝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正德。人谓正德号前代有之,宋世西夏乾顺尝建此号也。时内阁大学士则刘少师健、李宫保东阳、谢宫保迁,与礼部官皆未之深考耳。马冢宰文升因考科道,出题“宰相须用读书人&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仁宗三。○(己未)十七年春正月戊子金遣高州管内观察使耶律宁来贺生辰。壬辰宴金使于大观殿。乙未幸神众院。二月戊午大赦。 制曰: "朕承
张连科 译注【说明】《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李斯列传》的社会政治背景是极其广阔的,实际上几乎涉及了整个秦王朝的兴亡史,而秦王朝的兴亡,与李斯又有很大关
检讨呉任臣撰楚八列传李臯李节邓懿文李臯【阙】 人武穆王时由营道令累迁都统掌书记文昭王开天防府臯遂与十八学士之列王既威服诸蛮于溪州界立铜柱为表高丈二尺命臯铭之臯为文曰粤以天福五年嵗在庚子夏五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一圣孝康熙元年壬寅八月庚午上谕礼部朕惟君国之道必崇夫孝理化民之务首重乎尊亲钦惟我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仁承天德顺协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三雍正十一年七月上谕十道初一日办理军机大臣奉上谕据侍卫逹哈苏等奏称科尔沁公喇嘛扎卜旗分并无牲畜其贫苦人等惟有六月至八月赏给所食米粮养赡今年谷粒三分内只种有一分又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八雍正十年五月上谕十五道初一日奉上谕据山东巡抚岳濬奏称东省自冬春以来济兖东三府雨泽稀少今济南幸得透雨而兖东二府尚未均沾目前二麦未能畅发谷豆亦欠滋生粮价渐昂民间乏食
元 王充耘 撰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程子曰仁推己及人也论语一贯忠恕章程子又谓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何以言之不同以仁与恕对言则以己及物为仁推己及物为恕以仁民与爱物对言则仁谓推己及人如亲亲以及人之亲
明 卓尔康 撰荘公一戊子○荘王四年元年○齐襄五年晋缗十二年卫惠七年黔牟三年蔡哀二年郑厉八年子仪元年曹荘九年陈荘七年卒杞靖十一年宋荘十七年秦武五年楚武四十八年春王正月或以不书即位自是鲁君不行即位之礼非圣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五百比丘俱。时王舍国王。号名蓱比沙。少小作太子。意常求五愿。一者愿我年少为王。二者令我国中有佛三者使我出入常往来佛所。四者常听佛说经。五者闻经心疾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六之三如上所辩十种随眠。次第生时谁前谁后。诸随眠起无定次第。可一切后一切生故。然有一类烦恼现行。前后相牵非无次第。就此一类辩次第者。颂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十有身见与有身见为几缘。有身见与戒禁取。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为几缘。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与无色界修所断无
《秦汉神异》主要选录了秦汉以前的神话故事。若从“志怪小说”这种文体发展的角度说,秦汉以前尚处于志怪小说的萌芽期,神话故事只能称作“准志怪小说”;若从“神话”这种文学样式演变的角度说,魏詈的志怪小说,乃至后
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乃简略记述五会念佛之仪则。广、略二本皆述同一五会念佛之行仪,然广本分十门详述,略本则无
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所载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