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家人传第七

○圣穆皇后柴氏

太祖一后三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淑妃杨氏

淑妃杨氏,镇州真定人也。父弘裕,真定少尹。妃幼以色选入赵王宫,事王熔。熔为张文礼所杀,镇州乱,妃亦流寓民间,后嫁里人石光辅。居数年,光辅死。太祖柴夫人卒,闻妃有色而贤,遂娶之为继室。太祖方事汉高祖于太原,天福中妃卒,遂葬太原之近郊。太祖即位,广顺元年九月,追册为淑妃。拜妃弟廷璋为右飞龙使,廷璋辞曰:“臣父老矣,愿以授之。”太祖曰:“吾方思之,岂忘尔父邪!”即召弘裕,弘裕老不能行,乃就其家拜金紫光禄大夫、真定少尹。太祖崩,葬嵩陵,一后三妃皆当陪葬,而太原未克,世宗诏有司营嵩陵之侧为虚墓以俟。显德元年,世宗已败刘旻于高平,遂攻太原,太原闭壁被围,乃迁妃丧而葬之。

○贵妃张氏

贵妃张氏,镇州真定人也。祖记,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兵部尚书。父同芝,事赵王王熔为谘呈官,官至检校工部尚书。熔死,镇州乱,庄宗遣幽州符存审以兵讨张文礼,裨将武从谏馆于妃家,见妃尚幼,怜之,而从谏家在太原,遂以妃归,为其子妇。久之,太祖事汉高祖于太原,杨夫人卒,而武氏子亦卒,乃纳妃为继室。太祖贵,累封吴国夫人。太祖以兵入京师,汉遣刘铢戮其家,妃与诸子皆死。太祖即位,追册为贵妃。

○德妃董氏太祖子侗信侄守愿奉超逊

德妃董氏,镇州灵寿人也。祖文广,唐深州录事参军。父光嗣,赵州昭庆尉。妃幼颖悟,始能言,闻乐声知其律吕。年七岁,镇州乱,其家失之,为潞州牙将所得,置诸褚中以归。潞将妻尝生女,辄不育,得妃怜之,养以为子,过于所生。居五六年,妃家悲思,其兄瑀求之人间,莫知所在。潞将仕于京师,遇瑀,欣然归之,时年十三。瑀以嫁里人刘进超,进超亦仕晋为内职。契丹犯阙,进超殁于虏中,妃嫠居洛阳。汉高祖由太原入京师,太祖从,过洛阳,闻妃有贤行,聘之。太祖建国,中宫虚位,遂册为德妃。广顺三年卒,年三十九。

妃兄三人:瑀官至太子右赞善大夫,玄之、自明皆至刺史。

初,帝举兵于魏,汉以兵围帝第,时张贵妃与诸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皆被诛。青哥、意哥,不知其母谁氏。太祖即位,诏故第二子青哥赠太尉,赐名侗;第三子意哥赠司空,赐名信;皇侄守筠赠左领军卫将军,以筠声近荣,为世宗避,更名守愿;奉超赠左监门卫将军;定哥赠左千年卫将军,赐名逊。世宗显德四年夏四月癸未,诏曰:“礼以缘情,恩以悼往,矧在友于之列,尤钟恻怆之情。故皇弟赠太保侗、赠司空信,景边初启,大年不登,俾予终鲜,实勤予怀。侗可赠太傅,追封郯王;信司徒,杞王。”又诏曰:“故皇从弟赠左领军卫将军守愿、赠左监门卫将军奉超、赠左千牛卫将军逊等,顷因季世,不享遐龄,每念非辜,难忘有恸。守愿可赠左卫大将军,奉超右卫大将军,逊右武卫大将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申徽 陆通 弟逞 柳敏 卢柔 唐瑾·令狐德棻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司马光
  自序·王国维
  卷二百三十四·杨士奇
  卷之三百九·佚名
  ●平闽纪卷之三·杨捷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纪昀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佚名
  南唐书卷九·马令
  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班固
  顾荣传·房玄龄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围·李宗仁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卷一百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十三    宋 陈起 编李涛蒙泉诗稿 南山 南山思美人也彼美人兮在南山之阳岂不尔思道阻且长彼美人兮在南山之侧我不见兮寤寐思服彼美人兮悠悠我思何以予之琼瑰玉佩 南山三章章四句 登高

  • 梅尧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

  • 卷二百九十 列传七十七·赵尔巽

      杨名时 黄叔琳子登贤 方苞 王兰生留保 胡煦 魏廷珍任兰枝 蔡世远 沈近思 雷鋐   杨名时,字宾实,江南江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改庶吉士。李光地为考官,深器之,从受经学。散馆,授检讨。四十一年,督顺天学政,用光地荐也。

  • ●崇祯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六)崇祯十六年春正月丙申朔,李自成陷承天;总兵钱中选战没,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宋一鹤、钟祥知县萧汉死之。汉知钟祥有声,贼戒其部曰:『杀贤令者,死无赦』!乃幽之寺中,戒诸僧曰:『令若死,当屠尔寺』!僧谨视之;汉曰:『吾尽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月。甲子。谕内阁、宝鋆、阎敬铭奏、请将崇文门委员先行解任撤委一摺。崇文门委员内务府郎中火□犮阳阿。被□□□尔□妄拏勒罚各节。业经查有确据。该员供仍狡展。着先行解任撤委。严行质讯。现

  • 第五卷 长江水师 江防·缪荃孙

    长江水师 成丰三年,金陵失守,江忠源在南昌围城中,始奏请设立江面水师。曾国藩时以侍郎在籍,始创办水师,四年二月,浮湘东下,转战数省,湘军水师,遂名天下。东南底定,伏莽尚多,沿江港汉纷岐,宵小尤易藏匿,不可无以镇慑。而桓桓之士,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纪昀

    元纪 【十三】顺帝 【一】○顺帝一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母哈喇鲁特氏郡王阿尔斯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尔斯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 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哈喇鲁特氏而生帝文宗至顺元年明宗后班布

  • 卷五·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起庚子殷王盘庚元祀○止戊寅殷王纣三十有二祀】凡二百七十九年表例说【臣】之枢谨按是卷殷王小乙二十六祀古公亶父自豳迁岐改号曰周国势寖昌八百之

  • 七九一 谕令图明阿等妥办流传剧本不得过当致滋烦扰·佚名

    七九一 谕令图明阿等妥办流传剧本不得过当致滋烦扰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谕:前因世俗流传曲本,内有南宋与金朝关涉或本朝新事新编词曲,扮演过当,以致失实,无识之徒,或转以剧本为真,殊有关系

  • 卷十三·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三刑部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三<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三<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三刑部国朝官制刑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四·高晋

    吁俊【臣】等谨按观民设教王者省方之举其义莫偹于易盖必有久于其道之圣人而后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斯吁俊之典隆焉礼记王制详廵狩之典首云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盖徳教之纯风俗之盛棫朴薪槱之化吉人吉士之材胥于玊辂所经

  • 卷六 五刑章第十一·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五刑之属三千.案舜命皋陶云:“汝作士,明于五刑。”又《礼记·服问》云:“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以其服有亲疏,罪有轻重也,故以名章。以前章有骄乱忿争之事,言此罪恶必及刑辟,故此次之。子曰:“五刑之属三千

  • 提要·黎靖德

      臣等謹案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宋咸淳庚午導江黎靖徳編初朱子與門人問荅之語門人各録成編嘉定乙亥李道傳輯廖徳明等三十二人所記為四十三卷又續增張洽録一卷刻于池州曰池録嘉熙戊戌道傳之弟性傳續蒐黄榦等四十二人所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林语堂

    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语译能守大道,天下人都会归从他。因为他不但不会害人,反而能使天下得到太平康乐。悦耳的音乐,可口的美味,只是做客时

  • 提要·江永

    【臣】等谨案群经补义五卷国朝江永撰是书取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中庸论语孟子九经随笔诠释末附襍説补义多能补注疏所未及惟有过矫郑义者如礼记补义云主常在室朝事虽延尸出户而主不动故云诏祝于室坐尸于堂堂上有尸无主也

  • (二)为政篇·钱穆

    温故而知新章。 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之说。朱子曰:“若徒温故而不能知新,则闻见虽富,诵说虽勤,而口耳文字之外,略无毫发意见。譬若无源之水,其出有穷,亦将何以待学者无已之求哉。”今按:学问以求知,知贵有源,其源则在心。而所

  • 元音遗响·佚名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为张达、刘绍诗。三人都是元朝遗民,很少在书中见到有关他们的诗与人的资料,故其爵里、仕履均不详。从本书考知:胡布字子申,张达字秀充,刘绍字子宪。刘